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人工养殖黄姑鱼的性腺发育进行了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各个发育阶段的细胞学形态和生理学特征,将黄姑鱼性腺在第一次性周期内的发育过程划分为5个时期。2月龄之前,黄姑鱼精巢和卵巢均处于第Ⅰ期;5月龄时黄姑鱼卵巢发育至第Ⅱ期,11月龄时卵巢发育进入第Ⅲ期,23月龄进入到第Ⅳ期,24月龄可发育成熟(第ⅴ期);精巢在3月龄时处在第Ⅱ期,4月龄发育至第Ⅲ期,6月龄进入Ⅳ期,11月龄即可发育成熟(第ⅴ期),精巢发育明显快于卵巢。随着日龄的增加,黄姑鱼孵化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的4、5月份,雌性和雄性GSI都出现了明显增加,特别是在24月龄时,GSI系数显著增长,标志着黄姑鱼已经开始进行生殖活动。  相似文献   

2.
采用形态学测量与组织切片技术,研究了人工注射催产激素对半滑舌鳎卵巢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催产激素之后,半滑舌鳎的卵巢发育速度显著加快,性腺指数(GSI)迅速增大、肝脏指数(HSI)随卵巢发育不断降低、肥满度(CF)最高值出现在实验的48 h;组织切片显示,催产激素能够促进卵巢更快地发育到下个时期,Ⅳ期末的卵巢在激素首次注射后36 h发育到第Ⅴ期的卵子成熟期,60 h开始进入第Ⅵ期.人工注射催产激素有利于缩短亲鱼产卵周期,增加成熟卵子的数量,便于人工繁殖过程中集中大量采卵.本研究结果可为半滑舌鳎人工繁殖生产中高效催产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室内饲育西伯利亚鲟的血清性类固醇激素的周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放射免疫方法对比观测了室内饲育4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亚成体和9~11龄西伯利亚鲟的成体血清睾酮(T)、雌二醇(E2)的周年变化规律,并对4龄西伯利亚鲟亚成体的性腺发育状况进行了组织学检测,以期为西伯利亚鲟后备亲鱼培育和全人工繁殖提供参考数据.结果表明,4龄西伯利亚鲟亚成体的血清性类固醇激素水平与成体接近,T在9—10月份和3月份较高,E2在8—9月份较高.成体雄性西伯利亚鲟,T在排精前升高,排精时仍保持较高值;E2全年较低。雌性西伯利亚鲟,T在产卵前升高,临近产卵和产卵时降为较低值;E2在产卵前一年10—11月份较高,临近产卵和产卵时降为较低值。4龄西伯利亚鲟的性腺成熟系数雄性为4.1%~9.7%,雌性为8.2%~14.5%.组织学观察结果雄性个体的精巢已发育到Ⅲ或Ⅳ期,精巢中有少量成熟精子出现;雌性个体的卵巢发育处于Ⅲ~Ⅳ期,最大卵母细胞直径达到2.Omm。综合以上结果判断,室内饲育4龄西伯利亚鲟雄性个体已接近性成熟,而雌性个体尚未达到性成熟。  相似文献   

4.
养殖俄罗斯鲟性腺发育及人工繁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繁殖季节通过肉眼观察和组织切片对池塘养殖7龄的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性腺发育进行分析,发现雌性个体间性腺发育差异较大(n=500)。其中73%卵巢中可以看到白色卵粒,卵径小于1.0mm;有16%卵巢达到Ⅲ期,卵粒已经着色;有9%卵巢发育到IV期早期,卵径平均为2.6±0.2 mm;还有2%卵巢中肉眼看不到卵粒,组织学观察属于I期卵巢。雄性俄罗斯鲟全部达到性成熟,有部分成熟好的可以挤出精液。激素催产2尾八龄和6尾九龄的雌性俄罗斯鲟,其中7尾催产成功;剖腹手术收集游离卵7.2 kg,催产后的雄鱼全部排精。  相似文献   

5.
从原尾蜥虎的卵巢重量、输卵管重量、卵巢内最大卵泡的长径、输卵管上皮厚度及输卵管中含卵数的季节性变化,观察了雌性生殖周期,结果表明: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开始于11月份,冬眠期间卵巢增重缓慢,出蛰后增重加快,到次年6、7月份卵巢重量达到最大值,此时最大卵泡已发育成熟、可以排卵,排卵后卵巢逐渐退化、缩小,到10月份其重量为最小值,一个周期至此结束.原尾蜥虎一年繁殖一次,每次产卵2枚(偶尔1枚),6、7月份为卵成熟及排卵的高峰期,而孕卵、产卵的高峰期是6~8月份.  相似文献   

6.
根据卵巢的组织学和形态特征分析,虎纹捕鸟蛛的卵巢为若干由生殖上皮向卵巢腔内突起的卵巢小体构成.在卵细胞发育过程中,一直有滋养细胞形成的托柄向其供应养分.卵巢发育可分为5个时期:形成期、生长期、成熟期、排卵期和恢复期.在生殖季节里可多次产卵,为多次产卵类型.卵巢的大小重量与蛛体重量成正相关,而成熟的蜘蛛性腺指数仅随卵细胞的发育而变化,不随蛛体大小改变.  相似文献   

7.
条纹叶甲不同发育时期卵巢解剖表明,卵巢发育可分5级:乳白透明期、卵黄沉积期、成熟待产期、产卵盛期、产卵末期.本文描述了卵巢不同发育时期的识别特征,为预测发生期与发生量提供依据.同时对条纹叶甲的羽化节律作一研究:(1)在室外自然暗条件下,成虫的羽化高峰为11—17时;(2)在室内自然温度下进行连续光照与连续黑暗处理,两种处理的羽化高峰均为11—17时;(3)在25℃恒温下进行连续光照与连续黑暗处理,黑暗条件下羽化高峰期为8—14小时;光照条件下羽化高峰期为14—20时,在2—5时羽化率最低.这表明成虫羽化受光周期和温度的影响且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8.
莲雾毒蛾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莲雾毒蛾的发育历期、各龄幼虫的体长、各龄幼虫头壳宽度、逐日平均取食量、成虫性比和雌虫产卵量等.结果表明莲雾毒蛾的发育历期为46 d;从1龄到6龄幼虫的体长变化为0.5~4.2 cm,头壳宽度变化为0.51~4.07mm,逐日平均取食量变化为0.02~1.01g;成虫雌雄比为1.51;雌虫产卵量为几十粒到上千粒,平均产卵量为600粒左右.通过7种杀虫剂对莲雾毒蛾的室内药效测定表明,抑太保防效较差,药后4 d中的最高防效仅为48.27%;VBt-Ⅲ生物复合杀虫剂、阿维虫清、灭幼脲、烟百素、敌死虫和功夫均有较好防效,药后4 d中的最高防效都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9.
通过人工繁殖技术获得大鳞副泥鳅幼体,采用石蜡显微切片技术对幼体性腺发生、分化的组织学特征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大鳞副泥鳅是在出膜后14 d出现了未分化性腺,卵巢分化始于25日龄,到45日龄分化完全;精巢则是分化于30日龄,于75日龄分化为I期精巢.卵巢分化早于精巢.从性腺分化开始,将要发育为卵巢的性腺还表现为体积快速增大,向体腔中间靠拢,横截面变宽,而将要发育为精巢的性腺则呈两端尖中间稍突的梭形,增生并不明显,这些特征可能与雌雄性腺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分化速度有关,可以作为大鳞副泥鳅性腺早期分化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0.
养殖三龄暗纹东方鲀性腺发育及其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龄养殖暗纹东方鲀性腺发育情况进行了较全面观察与测量,同时对其卵巢和肝脏的毒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养殖三龄暗纹东方鲀雌鱼和雄鱼性腺均发育到了第IV期,成熟系数在19.8~26.0 之间,存在作为种鱼进行全人工繁殖的可能性;养殖三龄暗纹东方鲀的肝脏和卵巢均未检出毒性.  相似文献   

11.
 以1天龄、未成熟(3周龄)、成熟期(10周龄以上)的昆明正常小鼠睾丸组织为实验材料,利用地高辛标记的Si1基因探针在其组织切片上进行DNA-mRNA分子原位杂交,探讨Si1基因在小鼠睾丸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同时,分别在生后15,20 d及25 d的昆明小鼠睾丸组织切片上进行凋亡细胞原位检测,验证小鼠睾丸上述发育时期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发现:①Si1基因在1天龄小鼠的睾丸组织生精上皮内无杂交信号;在未成熟小鼠的睾丸组织部分生精上皮内有极强的杂交信号;在成熟小鼠的睾丸组织生精上皮内无杂交信号.②小鼠睾丸组织生精上皮内,凋亡细胞数从生后第15-20天呈增加趋势,于生后第20天出现峰值,生后第25天又降低.上述结果表明Si1基因可能参与了小鼠睾丸的发育过程,在小鼠睾丸发育的特定时期发挥作用,由于Si1基因的表达与小鼠生精细胞凋亡发生的时期同步,表明该基因可能与小鼠睾丸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麦穗鱼卵母细胞发生及其产卵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麦穗鱼产卵前后卵巢发育的组织学资料表明,在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3时相早期卵母细胞质膜外周出现放射带;之后,在放射带外周又形成一层次级卵膜,且随其厚度增加,渐变成绒毛状,绒毛的长度可达18μm。与此同时,麦穗鱼的内层滤泡细胞从扁平状渐成立方形,最后成柱状。麦穗鱼为分批产卵类型。从卵巢切面的组织学图像分析,一般分三批产完。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组织学染色观察以及生物学测量与统计方法对尖唇散白蚁Reticulitermes aculabialis成熟蚁后的性腺发育以及卵子发生各阶段生殖细胞发育程度进行了研究,并与分飞繁殖蚁的性腺发育进行了比较。蚁后和分飞繁殖蚁性腺发育大小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者卵巢纵切面长度之比为3.5∶1,宽度之比为3∶1,蚁后卵巢体积约是分飞繁殖蚁的19倍。蚁后在一个卵巢组织切面内卵巢管卵原区分布有数量较多的分化期卵原细胞,有130±9个;生长期卵母细胞有99±6个以及卵黄期卵母细胞有27±4个;而分飞繁殖蚁具卵黄的卵母细胞仅有3±1个。蚁后与分飞繁殖蚁相比,卵子发生的各个阶段的生殖细胞数目呈现极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表明,在新建巢群至成熟巢群的过程中,即由分飞繁殖蚁向蚁后发育的过程中,卵巢呈现逐渐增大以及生殖细胞增多的趋势,其生殖能力也逐步增强;成熟蚁后强大的产卵能力与其发达的卵巢以及庞大的生殖细胞数量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化分析的方法,探讨台湾海峡自然海区日本囊对虾雌亲虾性腺发育过程中卵巢、肝胰腺和血清中生化组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自然海区的日本囊对虾雌亲虾性腺发育过程中,葡萄糖在卵巢中的含量呈不断上升趋势,0期到5期增幅达到96.53% (p<0.01);在肝胰腺中,0期和1期具较高水平,随后快速下降,从最高(1期)到最低(5期)总降幅达到72.11%;在血清中,1期处于最低水平,其余各期水平相当,1期与其他各期之间至少相差100%以上;2)胆固醇在卵巢中的含量由0期至4期呈上升趋势,增幅达到208.67%,随后开始下降,到5期时降幅为23.44%;在肝胰腺中0期处于最高水平,后呈持续下降趋势,从0期到5期降幅达到74.66%;在血清中含量水平比在卵巢中略高,在(10.45±1.03)~(23.19±3.59)mg/dL之间呈起伏状波动;3)甘油三酯在卵巢中的含量快速上升,从0期到5期增幅达到313.56%;在肝胰腺中含量呈下降之势,以1期为最高,0期最低,经产卵下降到只有原来的8.63%;在血清中含量水平各期虽有起伏,但相对较为恒定.推测日本囊对虾卵巢发育过程中,葡萄糖和胆固醇是通过肝胰腺提供,经血淋巴中的血清运输至卵巢储存.甘油三酯主要由肝胰腺和血淋巴中的血清共同提供.  相似文献   

15.
在光暗周期14L/10D、恒温28℃、相对湿度75%的人工气候箱中,研究了樟巢螟成虫的交配行为和雌蛾的产卵行为.结果显示:樟巢螟成虫在光周期不发生交配行为,进入暗周期后少数雌雄蛾开始发生交配行为.从暗周期5h开始雌雄蛾交配率明显上升,并且在暗周期6.5~7 h达到交配高峰期;不同日龄成虫的交配率不同,以2~3日龄的成虫交配率较高,高峰期交配率达到43%;樟巢螟雌雄蛾的交配行为依时间顺序可以分为预交配期和成功交配期2个过程.雌雄蛾间的交配主要发生在暗周期5~9h.雌蛾产卵全程都在暗周期内,交配后第1天有少许雌蛾开始产卵,第2天产卵雌蛾开始大量增加,第3天时达产卵高峰,而第4天产卵量急剧下降,其中在第2天和第3天达到产卵总数的84%;室内条件下卵块为2~3层的层堆,每卵块平均47.6粒.雌雄蛾的交配率及雌虫产卵量和虫龄有着显著的曲线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以美洲黑杨的雄花枝为材料,采用卡宝品红压片法,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与花芽及花药外观形态的关系, 为美洲黑杨2n配子的诱导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美洲黑杨雄花花序开始露出芽鳞之前,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已经结束; 花芽顶端及侧面的芽鳞开始松动时,在同一花序中可以观察到从小孢子母细胞到花粉粒的所有减数分裂阶段,此时是诱导2n配子的最佳时期; 美洲黑杨花药长度与减数分裂阶段密切相关,长约0.5 mm的花药处于减数分裂的小孢子母细胞阶段, 长约1.0 mm的花药处于减数分裂的细线期、粗线期、中期Ⅰ、末期Ⅰ及二分体阶段,长约1.5 mm的花药处于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长约2.0 mm的花药已处于花粉粒阶段; 同一花枝上的不同花芽及同一花序中不同小花的发育不同步,但同一小花中的不同花药发育基本一致。美洲黑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正常,是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的良好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对粗糙沼虾雌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卵巢壁由外膜和内生殖上皮组成.输卵管壁由外膜和管壁上皮组成.根据卵细胞及其细胞核、核仁的形态以及卵黄发育情况,将卵子发生划分为五个时期,即:卵原细胞期;初级卵母细胞期;次级卵母细胞期;成熟前期;成熟期.并对不同时期的输卵管壁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粤北南岭无斑肥螈的雌雄异形及雌性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粤北南岭无斑肥螈(Pachytriton labiatus)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性成熟两性个体全长、头体长和体重之间差异显著,成年雌体全长、头体长、体重显著大于雄性.成体头长、头宽、尾长没有显著差异.当雌体平均全长大于127.84mm,雄体平均全长大于121.24mm时,卵巢和精巢才开始明显发育.性腺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5~8月为卵巢的快速生长期,8、9、10月份卵巢重量平均值最大,12月至翌年1月降为最低值,卵巢可以划分成4个发育时期,产卵盛期在9~10月份.  相似文献   

19.
利用组织切片技术,结合外观特征,在光学水平对江苏南通地区第一次排卵后18天内(即卵巢的二次发育)的中华绒螯蟹的卵巢发育进行组织学和细胞学的观察研究.本实验可以观察到卵细胞发育的四个不同时期:初级卵母细胞小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大生长期、成熟期以及退化时期的卵细胞.排卵后的卵巢在营养贫乏的情况下,出现直接退化现象;而在营养丰富的情况下,处于大生长前期的卵细胞则会迅速生长,为二次排卵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0.
采用解剖观察、石蜡组织切片及苏木精-曙红染色方法,利用显微镜照相获取图像,研究了斜纹夜蛾幼虫到成虫精巢的发育及精子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2个精巢在预蛹期开始融合,并在蛹期融合成1个;在成虫期,随着精子的排出,精巢体积逐渐减小;斜纹夜蛾雄性生殖细胞发育为有核精子和无核精子,2种精子的发生都经过精原细胞囊期、精母细胞囊期和精细胞囊期;精子的形成主要区别在于有核精子的细胞核有一个变形过程,而无核精子形成过程中不经过细胞核变形,且后期将细胞核丢弃.综上所述,有核精子的主要发育时期为6龄到蛹期,而无核精子的主要发育在蛹期.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和控制精子形成以及利用生殖机理防治斜纹夜蛾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