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入理解韦伯分析问题的宗教伦理视角,必须了解韦伯研究问题的社会学方法,即了解韦伯分析近代资本主义起源的社会学方法。从哲学基础、社会行动、"理解"、"价值中立"4个视角阐述韦伯分析近代资本主义起源的社会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古往今来,人们习惯于将"稳定"、"有序"视为人类共同体存在的正常状态,一定的秩序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前提和保障。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诸多社会现象或客观存在,都会以不同的方式,针对现实秩序产生特定的作用和影响,宗教也不例外。宗教社会学对于秩序问题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和热情,从"人性宗教"到"公民宗教",类似"传统(宗教)信仰衰落后,社会如何可能"的问题构成了宗教社会学研究的现实依据和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3.
<正> 宗教作为历时最为久远,分布最为普遍,影响最为深广的一种社会现象,并没有因为科学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高度发展而在现代生活中沉寂下去,反而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在继续作用于个人和社会,使现代宗教表现出强烈的世俗化倾向。宗教世俗化是现代宗教的最主要特征。随着整个时代的全方位推进,作为特殊上层建筑形式的宗教也在奋力寻求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宗教世俗化一方面意味着宗教的神秘性和神  相似文献   

4.
从马克斯.韦伯的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入手,分析了新教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所扮演的角色,揭示了新教伦理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之间非线性的关系,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社会学大师所提出的宗教伦理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宗教旅游开发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一方面,随着一大批宗教旅游景区的不断开发,宗教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新的热点。另一方面,由于宗教在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以及宗教所特有的群众性、民族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等特征,在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旅游活动在国内外也是倍受争议的问题[1]。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分析宗教旅游及其存在的问题,不仅对现代宗教旅游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认识宗教旅游与宗教本身和宗教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宗教市场论(Religious market theory)取代宗教的世俗化理论(Secularization thesis)而成为当代西方宗教社会学理论的新范式。宗教市场论的理论基础为理性选择理论,即将宗教行为看做与其他人类行为一样是理性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括从个体到群体再到市场的诸多命题的一个理论体系。宗教市场论在对美国与欧洲的宗教现象取得成功解释的同时,也招致各方面的质疑与批评。该理论对于中国宗教的实证研究具有促推作用。  相似文献   

7.
古典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和当代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关于行动与结构的论述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反映了古典社会学与当代社会学对社会建设状况的反思。韦伯论述呈现出单向作用论。在社会建设方面,韦伯警示应该重归社会。吉登斯的双向互动论摒弃二元对立,重塑二重性,认为当代社会是反思性现代社会。在社会建设方面,吉登斯主张不仅要实现去传统化,并且要在反思性监控机制影响下开展社会建设,做到协调发展、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8.
中世纪对上帝和神灵的信奉与膜拜,是人类所向往和追求的最高境界。进入近代,传统宗教衰微,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是科学的发展对宗教的消解。俄国与美国都是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国家,但是,它们的宗教信仰仍然存在,这说明在现代社会,科学与宗教并非绝对对立而不能相容。我们要全球性的呼吁科学与人文和谐发展,而且这个“人文”中应该包括宗教。  相似文献   

9.
布莱恩·斯坦利·特纳的伊斯兰社会哲学主要包括对伊斯兰的宏观研究、对韦伯理论的研究以及对当代伊斯兰的理论诠释。其理论属于将伊斯兰传统哲学与现时代研究相结合、理性与经验并重的典范。他在伊斯兰社会哲学中提出的诸如沙里亚社会学、身体与行动、功利与伦理等研究范式不仅对当代宗教社会哲学有开创意义,也将有助于推动国内伊斯兰研究从宏大叙事向细小研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民间秘密宗教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为中国下层人民所创造和信仰的宗教,因其组织和仪式简单,教义朴素而易于为下层人民所接受.同时也为下层人民提供了反抗封建统治思想武器,因而常常成为组织和发动群众反抗封建统治的重要形式.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民间秘密宗教赖以生存的土壤并未被彻底根除.进入民国后民间秘密宗教以空前的规模发展起来,并对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宗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因素,宗教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今天,在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正确看待宗教,发挥宗教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仍然是有益的。宗教包括物质和精神的维度,也包括有生活的维度,特别是宗教最重要的宗教伦理社会职能。如何在使宗教适应今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要求,不断发挥宗教爱国爱教、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凝聚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全面发展、和谐建设的正能量,使其发挥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当今世界宗教色彩最为浓厚的发达国家,具有悠久的宗教传统和众多的宗教信徒,宗教在美国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影响美国内政外交的不容忽视的力量。基督教新教依然是美国的主流宗教,美国人的宗教信仰与其社会政治立场密切相关。美国外交的两大指导思想种族主义和扩张主义都有其宗教源头,分别对应基督教孤立主义和普世主义。宗教对美国外交实践的影响体现在战争、法律、组织建设等方面。研究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宗教因素,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国外交意图,把握美国外交走向,丰富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全方位研究。  相似文献   

13.
涂尔干是社会学思想史上的三位古典大家之一,在社会学界影响长盛不衰。其学术经典《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是其学术生涯的最重要成果,为我们理解宗教生活的起源和功能提供了新角度,丰富了宗教理论,该书的问世曾引起学界极大反响,本文就该书内容做简要导读。  相似文献   

14.
《权力与荣耀》是格雷厄姆·格林最为重要的宗教主题小说。虽然以往的评论家对《权力与荣耀》的主题做过各种研究,但是较少关注作品中传统天主教思想因素与反传统天主教理念矛盾并存的特点。从新历史主义协合观着手,可以通过对《权力与荣耀》中的宗教母题文本呈现的研究,得出结论,发现小说中特殊的宗教思想是作者主体与社会权力关系之间能量交换、协合的结果,是建立在对传统天主教主题继承和批判基础上特定时代的意识形态产物。  相似文献   

15.
台湾是一个宗教信仰多元化地区,信教居民多达90%。台湾宗教与台湾社会、经济、政治紧密相连,对台湾政坛及当局起到一定影响。大陆及台湾两岸政府对台湾宗教的发展极为关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台海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在经济发展的背后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贫富差距的加大,人口与环境问题的积累以及弱势群体的增加等。这些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了不利影响,需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作为政府社会保障制度的补充。本文通过探讨历史上宗教慈善事业的发展与贡献,分析当代中国宗教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探索我国宗教事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以下简称《新教伦理》)是韦伯最为重要而且争议最多的社会学著作,该书的宗旨是揭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内在亲和关系。“资本主义”概念在韦伯的著作中有两个涵义,其一是作为社会形态的资本主义,即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之后出现的一种社会形态。其二,资本主义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欧洲近代理性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了深入研究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这一文化现象,韦伯区分了性质和方式均不相同的四种资本主义形式。掠夺型资本主义“主要通过强力获利,尤  相似文献   

18.
泰戈尔与苏轼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极具影响力,两人出生于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的人生体验造就了诗歌主题与宗教思想的不同。泰戈尔诗歌宗教思想崇尚“宗教是通向上帝与自由之路”的理念;苏轼将“仁、善”看作人生最高的追求。通过对两人诗歌宗教思想比较分析,揭示其宗教思想内在的冲突与统一,为未来诗歌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9.
冯英 《韶关学院学报》2004,25(10):14-19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长期过渡的初始阶段,人文主义者在这一时期对宗教既爱且恨,表现出理性与信仰相交织的矜持宗教思想。促使人文主义者形成这种宗教思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时代造就了这一思想的形成,除此以外,文化发展的沿袭性,人文主义者的复杂性,以及许多外部因素的推动也成为形成这一思想不可或缺的条件。了解这些,对于认识文艺复兴运动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更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文艺复兴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20.
瑶族宗教文化是瑶族社会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瑶族文化发展史上,宗教文化对瑶族的生活方式、经济生活、文学艺术、民间医学、历史传统和心理感情等都有这样或那样,间接的或直接的,甚至重要的影响。加强对瑶族宗教文化的研究,批判地继承宗教文化中的优秀遗产,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