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掌握和了解桥梁新旧设计规范变化对汽车荷载效应影响和变化规律,以简支空心板梁与T梁作为研究模型,分析了跨径、车道折减、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以及荷载加载方式等对汽车荷载效应的影响和变化规律;同时将新旧规范中的汽车荷载模式直接加载到不同跨度的桥梁上,获得了简支梁与T梁内力效应,提出了各类汽车荷载模式和各类桥梁结构型式的作用效应关系,为设计人员分析汽车荷载效应影响和变化规律提供了一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比分析了15规范、04规范在汽车荷载方面的异同,分别从汽车荷载标准值、横向车道布载系数、组合值系数等方面阐述新旧规范的规定.同时,选取我国公路桥梁常见标准跨径空心板梁为样本,将新旧规范的汽车荷载在这些样本桥梁上加载,得到简支板梁汽车荷载效应、内力组合、配筋量,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旧规范相比,新规范对于中小跨径公路桥梁的设计汽车荷载显著增大,荷载组合更趋合理,桥梁安全储备更高.  相似文献   

3.
随机车流作用下多塔斜拉桥总体荷载响应特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合车辆荷载研究技术,以三塔斜拉桥为例,分析了该结构在随机车流作用下的总体荷载响应特性,深入研究了实际汽车荷载响应与规范荷载模型计算值差别,探讨了车流随机特性参数对结构响应特性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的汽车荷载模型对多塔斜拉桥估计过高,交通运营状态和日均交通量、重车混入率交通特性等参数对汽车荷载响应影响显著,对不平衡加载敏感不同的效应显示出对随机车流不同的响应特性.说明现有规范基于影响面确定加载范围的极端加载方式及荷载取值无法反映多塔斜拉桥的实际汽车荷载响应状况,建立反映实际状况的荷载模型可考虑引入多参数多级别的性能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适合福建省重载交通公路的车辆荷载模型,选取车流量大、重载货车比例高的沿海地区,布设2个动态称重(WIM)系统测点。通过对WIM系统长达30个月不间断采集的车流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福建省典型重载交通公路车辆荷载的统计特征,并建立了相应的车辆荷载模型。基于实测模型与现行规范汽车荷载标准,对典型公路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的汽车荷载作用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福建省重载交通公路桥梁,采用公路—I级汽车荷载标准进行结构设计总体上是安全的,而采用公路—II级汽车荷载标准则偏于不安全。本文所建立的重载交通公路车辆荷载模型可供福建省公路桥梁设计或结构损伤验算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江苏全省高速公路桥梁逾5.4×10~7辆汽车荷载数据,统计全省高速公路桥梁汽车荷载特性,包括车型、车身质量、车间距、轴质量、轴间距等,建立全省高速公路汽车荷载特性的概率分布模型.然后,采用与国家规范制定相似的流程和方法,建立江苏省高速公路桥梁汽车荷载模型,并计算模型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江苏省高速公路桥梁两轴车和六轴车比例分别约为76%和15%,平均超载率为7%.江苏省高速公路桥梁的实际运行汽车荷载为规范中公路-Ⅰ级汽车荷载中车道荷载的1.46倍.根据实测汽车荷载数据,计算得到一车道、二车道、三车道、四车道、五车道、六车道的横向折减系数分别为1.20、1.00、0.85、0.72、0.60、0.47.研究结果可为江苏省高速公路桥梁汽车荷载标准的制定及既有桥梁加固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工程中作用在板、梁上的荷载除恒载外,活载主要考虑由汽车荷载、板上覆土重、人群荷载等情况。在探讨汽车车队的排队、混凝土楼板设计的基础上,研究汽车荷载对板、粱的影响,并给出梁与板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适合福建省重载交通公路的车辆荷载模型,选取车流量大、重载货车比例高的沿海地区,布设2个动态称重(WIM)系统测点.通过对WIM系统长达30个月不间断采集的车流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福建省典型重载交通公路车辆荷载的统计特征,并建立相应的车辆荷载模型.基于实测模型与现行规范汽车荷载标准,对典型公路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的汽车荷载作用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公路-I级汽车荷载标准进行结构设计总体上是安全的,而采用公路-II级汽车荷载标准则偏于不安全.文中所建立的重载交通公路车辆荷载模型可供福建省公路桥梁设计或结构损伤验算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泉州后渚大桥主桥施工阶段控制截面应力的监测,得到连续刚构桥施工直至全桥合拢箱梁截面应力分布规律,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都在设计允许范围内.以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为基础,模拟汽车荷载试验,计算了该桥在最不利汽车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结果表明:后渚大桥在设计汽车荷载作用下处于弹性状态,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叠合式公轨合建隧道不同于其他公轨合建隧道,汽车-列车荷载作用下其动力响应也有所不同。为研究复合交通荷载下叠合式公轨合建隧道动力响应,用激振力法、元胞自动机、汽车动力模型模拟列车荷载、车流和汽车荷载,用有限元软件Plaxis3D分析了不同荷载及有无垫层工况下隧道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分别主要对汽车荷载、列车荷载产生加速度响应,铁路隧道的加速度响应要明显大于公路隧道,约为后者的20倍;隧道不同位置处,对两种交通荷载的应力响应情况不同,铁路隧道应力响应主要受列车荷载控制,但当公路隧道中有大型车辆通过时,会对铁路隧道应力响应产生较大影响,甚至起到主导作用;公路、铁路隧道之间设置垫层会增大公路隧道的动力响应,但同时会减小公路隧道下方土层的刚度差异进而减小其应力值,综合作用下,设置垫层后公路隧道的应力状态会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
基于静动力测试的多跨预应力连续梁桥承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基于静动力测试的既有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承载力评估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实桥环境振动实验和汽车荷载静载试验、桥梁有限元建模、有限元模型参数修正、模拟汽车荷载的数值加载分析等步骤.利用该方法评估了107国道深圳松岗高架桥九跨预应力连续箱梁桥的承载力,结果表明:该桥边跨满足设计荷载的使用要求,但中跨的承载力严重不足,需要对桥梁结构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11.
针对汽车后桥的缩径-胀形工艺,为得到合理的胀形加载路径,在缩径实验的基础上,使用ABAQUS软件对缩径-胀形工艺进行了数值仿真,确定了仿真过程中的边界条件以及加载方式,分析了不同的加载路径对成形过程的影响,考察了液压胀形的主要工艺参数,即液压与轴向进给量对成形过程的影响,得到了合理的加载路径. 仿真结果表明,缩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第1次胀形取胀形压力为常压47 MPa,第2次胀形取多线性加载路径,所得桥壳外形和尺寸较为理想;在第2次胀形时进行退火处理,胀形桥壳应力分布更为均匀,所需胀形压力也较小.   相似文献   

12.
汽车底盘测功机的计算机辅助测试与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汽车底盘测功机的计算机辅助测试与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使测试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监控、报表打印等自动化,文中详细地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软件、控制方式以及通过电涡流测功器加载来模拟汽车行驶阻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液压成形是依靠高压液体使金属坯料贴模成形的柔性加工工艺,具有成形产品质量轻、刚度好、形状及尺寸精度高、模具简单和生产周期短等诸多优点.在浅拉延大尺寸覆盖件液压成形过程中,如何设计加载路径,是液压成形技术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采用数值模拟,对轿车顶盖的液压成形加载路径进行设计,同时对比分析了传统拉延与液压成形的成形性,结果表明液压成形汽车外覆盖件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以某型汽车变速箱为例,建立了面向传动装置的参数化模型;研究了啮合过程中齿面载荷分布、齿间载荷分配和啮合刚度的变化规律;考察了支承系统变形对斜齿轮承载特性的影响;得出了有实际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汽车传动带是汽车发动机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其质量优劣将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寿命试验是评价传动带质量的重要手段,文中系统分析了机械封闭式和电封闭式汽车传动带疲劳寿命试验机加载原理与特点,为疲劳寿命试验机的合理选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虚拟试验技术在驱动桥多轴道路模拟试验中的应用,分析试验系统组成及原理,分别利用AMEsim和ADAMS建立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和机械系统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并验证,通过Simulink平台建立机-电-液系统联合仿真模型。结合远程参数控制(RPC)技术中系统辨识和模拟迭代算法,利用MATLAB编写虚拟试验系统加载控制程序并验证。以某驱动桥为例进行虚拟试验,最终平均迭代误差在5%以内,迭代效率和精度大大提高,为驱动桥道路模拟试验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一种专门用来检测汽车座椅头枕静态性能和能量吸收性能的试验台。试验台采用液压加栽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使刚性球体的撞击速度准确,试验结果可靠性高,可读性强。着重论述了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以104国道界河加筋土挡土墙失稳实例,在对路面与挡土墙相互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车辆荷载下、不同质量的路面对挡土墙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路面强度对挡土墙稳定性和变形具有非常敏感的影响;且挡墙越矮,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9.
过渡工况下汽车发动机汽缸盖温度的测试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发动机经常在非稳态的过渡工况下工作 ,即启动、暖机、突加和突减工况。本文对车用风冷发动机汽缸盖的非稳态温度进行了实测 ,分析了启动、突加和突减三种过渡工况下汽缸盖温度的变化规律。实测结果表明 :汽缸盖内、外表面的温度变化规律有很大差别 ,启动工况对热负荷可靠性影响最大。同时 ,实测结果也为汽缸盖温度场、热应力计算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汽车市场需求及其弹性和预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中国汽车和其它有关月度经济数据,首先对目前中国的汽车存量是否对汽车市场需求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分析,其次建立了中国汽车市场月度需求预测回归和时间序列模型,最后分析了汽车月度需求收入和价格弹性;研究表明目前中国汽车存量还不能对汽车市场需求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消费者滞后2期的收入和当期汽车价格对汽车月度需求有显著影响,汽车月度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滞后2期的收入弹性;最后,针对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