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002年7月30日公布了一张由科学家精心设计的"太空高速公路路线图".据说,假如宇宙飞船按照设计的路线在太空飞行,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用于推进的燃料,而且还可以大大缩短飞行时间!  相似文献   

2.
令人担心的"伤疤" 一架在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拍摄到的图片表明,月球上正在发生着严重的侵蚀现象.从这些月球地表图片中可以看出,月球上出现了一些深深的裂痕和空洞.尽管过程很缓慢,但是可以确定这些裂痕和空洞正在不断地向太空排放一些气体和尘埃.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高科技战场上,步兵面临的巨大威胁不仅来自地面,更大的威胁来自空中。步兵分队为此装备了越来越多的各种类型的反坦克导弹和防空导弹。是否可以有一种武器系统可以同时对付来自地面和空中的目标呢?最近,俄罗斯的KBM工程设计局在莫斯科向外界公开展示了一种全天候远程反坦克制导武器系统——“克里赞塔马”(Khrizantema),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同时用来攻击武装直升机和低飞的固定翼飞机,实现了“管天管地”一弹多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晓阳 《科学之友》2006,(11):73-73
自从有了建筑之后,人类即使在晴朗的白天也难以享受到阳光的照耀.在同一幢住宅楼里,采光好的房子比光线暗的房子更受欢迎,售价也就更高。澳大利亚科学家正在发明一种可以让阳光照亮房间内每一个角落的装置。如果发明成功,朝向不好的房子也可以享受到明媚的阳光了。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抗冻基因”,这种基因使南极地带的草在-30℃的条件下仍可以存活。科学家们说,这种基因可以避免霜冻给农作物造成高达数百万美元的经济损失。维多利亚州拉特罗布大学的研究人员说,这种基因是在成功移植到南极半岛的名为南极发草的一种盐草中发现的。研究人员确认了这种新型基因蛋白,其结合力是普通基因蛋白的两倍,可以阻止冰晶的扩大,避免冰晶造成的损害。科学家们将这“抑制冰再结晶基因”导入澳大利亚的一种本土植物体内,于是这种植物也具备了防冻特性。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弄清楚了这种基因的防冻原理,因此可…  相似文献   

6.
在1998年间,九州大地上突然掀起一股“学习的革命”之热潮。炒作和广告铺天盖地而来,就连著名导演谢晋也卷了进去,免费为《学习的革命》书作广告宣传:“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改变孩子的一生”。果真如此吗?如果人们稍稍平静地思考一下,或者认真地读一读这本书,答案就清楚了。打着“革命”的旗帜,叫喊“学习的革命”,是最容易感染父母们的,因为他们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期望。所以,此书一出,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学习的革命》在中国也成了一大奇观。那家科利华公司更是在去年年底以一亿人民币的金钱攻势,制造了又一…  相似文献   

7.
假如一辆汽车横着车身向你开过来,你心里一定会嘀咕:"这车子是不是出车祸了."事实上,我们现在看到的马路上跑的汽车都不可能像螃蟹那样横行.而日本一家汽车公司新研制的一款电动汽车就有这样的本领,因为它的车轮可以转动90°,据说这款汽车行驶起来更加灵活,可以有效地避免塞车和车祸.  相似文献   

8.
我们很早就知道,地球是具有圈层结构的.如果把地层比作蛋糕,那么我们可以更为清晰地理解它(们)的结构. a.蛋糕是一层一层摞起来的; b.每一层的味道也许不同; c.每一层含有不同的水果,比如葡萄、樱桃、草莓. 这样的蛋糕,除了可以食用之外,还透露出许多有趣的信息.比如,蛋糕的底层会先被放置上去,依次再摞上一层层的蛋糕或奶油;通过品尝蛋糕的酸甜,可以推知糕点师是不是加了过多的水果或果酱.另外,通过观察蛋糕里的水果的新鲜程度,可以大概推知它们放置了多久.  相似文献   

9.
<正>许多有听力或视觉障碍的人,他们对电视剧的喜爱程度可能并不亚于你。他们可能听不见,但还可以观看电视节目,有的可能看不见,但还可以聆听电视节目,但既聋又盲的残障人士该怎么办?如今,他们在特殊装置的帮助下也能"看"上电视了。这项创新技术能将电视信号以一种聋盲者可以理解的形式传达给他们。  相似文献   

10.
每周缴纳10英镑,普通人死后也能冷冻盼"复活" 死后将遗体冷冻在液态氦容器中,然后等若干年后科技发达时再"起死回生",这种"复活梦"以前显然只有少数富翁才能做,譬如<美国偶像>评委西蒙·考威尔就已经签署了一份死后冷冻遗体协议,盼望未来的高科技可以在他死后若干年令他"复活".不过,美国密歇根州克林顿市"人体冷冻协会"提议的一种"冷冻复活"人寿保险协议,却可以让普通人也能享受到死后冷冻遗体盼"复活"的待遇!  相似文献   

11.
战场上一群上窜下跳、钻墙打洞的机器鼠异常活跃,它们时而通过下水道潜入敌方阵地侦察情况,时而钻入墙洞投放爆炸物。它们不仅可以做士兵可以做的事情,还可以做战士不可以做的事情。它们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这种机器鼠并不是什么科学幻想小说中的角色,而是美国海军陆战队新近添置的两种"机器人"。与其说是机器人不如说是机器鼠更贴切,因为无论外形还是本领都与鼠非常接近。这两套机器鼠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为在危机四伏  相似文献   

12.
人会跳舞不稀奇,你能想象出草也会跳舞吗?在北京的圆明园公园里,就展出了一种会跳舞的小草——跳舞草。如果你喜欢这种有“灵性”的植物,可以买一盆回家,为家居生活增添几分生机。  相似文献   

13.
去年11月9日,18岁的美国女孩阿曼达·万西科被人勒死后抛尸于俄亥俄河,事后警方抓获了一名嫌犯。该嫌犯一口咬定,在那名18岁女孩被害前的两个小时里自己始终呆在家里。可是案发当时根本没有现场目击者,也没有可以证明嫌犯当时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据。案件  相似文献   

14.
迈克尔·格雷斯,一个从小生长在美国乔治亚州中部起伏山区的孩子,摆弄蛇是他最大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爱好已经变成了他的专业。现在格雷斯把他的时间都花在了乔治亚州佛罗里达技术研究所的蛇实验室里了,他想从那些令他着魔的爬行动物身上了解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格雷斯已发现响尾蛇科的毒蛇能用两种不同的方式精确地观察世界:它们既可以像人一样,用眼睛建立起周围世界的视觉影像,同时又能使用特别敏感的红外感受器,根据周围物体发出的热量建立一个相似的图像。而且,这两套系统可以来回切换,或同时使用。  相似文献   

15.
人们对海洋中的漂流瓶也许并不陌生,那里面或者装有一封寻觅恋人的情书,或者放着一件具有纪念意义的物件,它们被主人投入大海后,总是希望在漂流了若干年月之后,被人捕获,从而演绎一段极富浪漫色彩的故事。受此启发,现在有人正在思谋向太空投放“漂流瓶”。日本一家公司最近在策划为所有人提供向太空发送物体的服务,或者至少可以让那些愿意支付69万欧元的人,在太空中拥有一颗类似于海上漂流瓶的微型个人卫星。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太空是神秘而纯净的,很多人对它抱有浪漫情感。对普通人来说,现在拥有一颗个人卫星还是遥不可及的事,但这并不…  相似文献   

16.
喝咖啡喝出诺贝尔奖?在剑桥有一种说法,说剑桥大学的下午茶喝出了60多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剑桥大学,不同专业的教授和学生常常利用下午茶时间聚在一起相互交流.任何人有什么计划或者问题,都可以和别人商量.文理学者聚集一处,各种思想在温热的咖啡味中摩擦出创意的火花.  相似文献   

17.
“一孔之见”这句成语出自《礼记·中庸》,原意是批评那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井底之蛙”,人们多用以比喻狭隘的主观见解。然而,在创造发明中,“滴水见太阳”,给“一孔之见”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勿以善小而不为,一孔之见可以成全大事,甚至创造伟大的业绩。使用挂锁最令人尴尬的事是钥匙断在锁眼里,或者锁眼被调皮的小孩子用火柴梗之类的细木条堵住了。如果遇到危险时刻,真非坏了大事不可。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发明了带小孔的挂锁,就是在锁眼的对面预留一个小孔,一旦遇到上述尴尬情况,只要找一根细铁丝之类的物品…  相似文献   

18.
马健 《科学之友》2005,(3):47-47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前苏联的科学家分别发现,在大洋深处有一些深海声道可以让声波传得很远,传播到数千千米之外而没有减弱的迹象。后来。科学家还为此做过一次实验,他们在澳洲南部投下深水炸弹,爆炸产生的声波顺着深海声道绕过了好望角,又折向赤道,横穿大西洋,经过3 h  相似文献   

19.
“让我们建造一个非常酷的秋千,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坐上去?”菲利普·罗斯德尔(Philip Rosedale)说道。几次点击后,一个非常精巧的秋千出现。旁观者集中在一起观看这个秋千。一个名叫“美人鱼”的人拒绝坐上这个秋千,但是另一个叫做“忍者”的人上去坐了一会。然后一条雕刻精美的龙出现了,吸引了每个人的目光。这就是游戏“二次生命”里的一个情景,它是虚拟世界里的真实人生。在游戏中你可以交友经商、购地置房。如果你是播客(Pod-caster),当然还可以播放你的播客(Podcast)。从技术上来说,这些都不是发生在真实生活中的,这是游戏“二次生命…  相似文献   

20.
曹夫 《科学之友》2003,(11):10-10
扬起帆的船,在风的推动下,可以在浩瀚的海洋里航行。那么,是否有一种“阳光帆船”,利用太阳光的推动,可以在宇宙间航行呢?日本文部科学省太空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回答:可以。原来,光除了具备波性质,也拥有粒子性质,光的粒子(光子)碰撞到阳光帆船的帆,会在帆上施以极微小的力,这个力可以使阳光帆船加速前进,最终以极快的速度航行。当然,他们正在设计的“阳光帆船”,外形和普通帆船有很大不同。但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太阳的光子就像“风”一样,驱动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