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观察55例血尿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表明: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有明显差异,主要为血液粘度降低,红细胞压织降低,血浆粘度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血液粘度降低和红细胞压积降低有关。血液粘度的改变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增高和肾小球疾病的发展及血尿的形成有着因果的关系,其临床意义不仅可以关断血尿的性能,也提示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1. 消红散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三等奖,项目负责人:张翠讲师 2. 富硒碘系列营养食品的研制,三等奖,项目负责人:余善鸣教授哈尔滨商业大学2001年上半年获黑龙江省中医局科技进步奖2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名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观察组,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Cys C以及RBP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与慢性肾小球肾炎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Cys C的含量分别为(2.97±1.06),(0.95±0.62)mg/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RBP的含量观察组为(105±30.5)mg/L,相比于对照组的(38±10.3)mg/L明显升高;单项指标阳性率分别为Cys C 84%、RBP 76%,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为90%,和单项指标相比阳性检出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两项指标研究发现:血清Cys C和尿RBP的含量呈正相关(r=0.921,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清Cys C和RB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联合检测血清Cys C和RBP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检出率和敏感性均明显高于单指标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液和尿中Sc5b-9的变化规律及测定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液及尿中的Sc5b-9蛋白水平.结果 肾小球肾炎患者尿的pH、红细胞及白细胞不影响Sc5b-9水平,但将尿液置-70℃冷冻后可使Sc5b-9水平提高.结论 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Sc5b-9来源于肾脏,其含量变化可反映肾脏的损害程度;血与尿中Sc5b-9水平无相关性.将尿液置-70℃冷冻后可影响Sc5b-9水平.  相似文献   

5.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儿童时期比较常见的疾病,大多预后良好,但有部份病例,病程迁延症状反复,旦自尿血尿持续达数月之久,甚致极少数病例发展为急性快速进行性肾炎或慢性肾炎,导致不良后果。因此对急性肾炎的治疗,促进病变的恢复,预防演变为慢性,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丽  张晓鹏  何桂平 《科技信息》2009,(30):343-343
急性肾小球肾炎常简称急性肾炎。广义上系指一组病因及发病机理不一,但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故也常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从无症状血尿或蛋白尿至急性和慢性肾衰竭。这些表现与肾脏病理损伤的多样性有关。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是确诊狼疮性肾炎和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机.方法:针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病机拟定其治疗方法.结果:辨析该病的病机是诊治该病的有效要点,结论:准确掌握疾病发展变化规律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杨欣燐 《甘肃科技》2010,26(19):174-175,181
观察益气清热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将慢性肾小球肾炎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疗程1个月,连续观察3个疗程,进行两组病例的总有效率与血肌酐、尿素氮、白蛋白,24h尿蛋白水平评估。益气活血法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7.0%,对照组为66.67%,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益气活血法可提高肌酐清除率,降低24h尿蛋白量(PO.05)。益气活血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肾小球肾炎患者尿红细胞形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染色法按Fairley尿红细胞形态分类和Chu尿红细胞形态新的分类计数法,观察30例肾小球肾炎患者尿红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2种方法均证明,肾小球肾炎患者尿红细胞正常形态明显增多,大于70%.结论 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红细胞完整漏出和肾小管不能形成渗透梯度有关.红细胞形态大部分为正常,其机制与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裂孔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11.
基于血浆粘度对血浆与红细胞的动量交换在血液循环系统中的重大影响,通过全血离散模型的创建,运用差分法得到血浆粘度对血浆与红细胞的动量交换关系式,分析得到红细胞的聚集与血浆粘度有关,并由此解释了老年慢性病的原因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2.
Blood viscos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vascular homeostasis. Under normal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blood viscosity is kept at a relatively stable level by a variety of regulatory mechanisms. However, under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disorders in these regulatory mechanisms mediated by endothelial cell dysfunction result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development of certain diseases, such as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diabetes mellitus, and hemorrhagic shock. Therefore, monitoring and regulating blood viscosity are important for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diseas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ole of blood viscosity regulation and its importance i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观察异常黑胆质成熟剂对异常黑胆质载体大鼠动物模型血液流变性及凝血功能的作用,选用健康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异常黑胆质模型组、药物干预组、自然恢复组,测定4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变形指数、刚性指数、电泳指数、红细胞压积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凝血酶时间(TT)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分析。结果显示,异常黑胆质成熟剂能有效控制异常黑胆质证大鼠模型血液黏度增高及凝血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4.
为制定中国健康女性全血比粘度参考值的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收集了中国各地用毛细管法测定的健康女性全血比粘度参考值,对其与地理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海拔高度是影响健康女性全血比粘度参考值最主要的因素,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增大,健康女性全血比粘度参考值也在逐渐增大,相关性显著,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一回归方程,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地理因素,就可用回归方程估算这个地区的健康女性全血比粘度参考值。依  相似文献   

15.
粘滞度是血流最重要的性质之一,血液是非牛顿流体,血液的粘度随着切变率的变化而变化。考脱粘度计可用以测定血液的表现粘度. 文章推导了该粘度计的扭矩公式,该公式可用以测定像血液、矿物油、润滑油、粘合剂之类非牛顿流体的表现粘度.  相似文献   

16.
稠油中含有大量胶质、沥青质,造成其黏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给稠油的开采和输送造成了很大困难.常规降黏方法,包括加热降黏、稀释降黏及乳化降黏,都有其不可克服的缺点.介绍了5种新型降黏技术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国内的研究应用情况,包括油溶性降黏剂降黏、水热催化裂解降黏、微生物降黏、超声波降黏、磁处理降黏.指出目前单一降黏方法难以解决稠油的开采和输送问题,采用合理的复配技术是解决稠油降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血液粘度测定的温度和时间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利用HT-2型血液流变仪测定正常人与心血管病患者的全血表现粘度,研究血液粘度的温度、时间效应,以进一步探讨血液流变学的特点,寻求测定全血表观粘度的最佳和有效时间。  相似文献   

18.
应用高温、高压液体粘度装置 ,模拟了水、油接触时地层原油的轻烃组分向地层水中扩散而引起地层原油粘度的变化过程。测定了原油与模拟地层水多次接触后原油粘度与模拟地层水体积数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油、水接触轮次的增加 ,甲烷的含量呈下降趋势 ,乙烷和C3 以上组分呈上升趋势。原油粘度变化与油水接触时间有密切关系。随着油水接触时间的增加 ,油中的轻烃组分逐渐扩散到水中并达到平衡状态 ;随着浓度差的减小 ,扩散速度逐渐减慢。原油中轻烃组分溶于水并随地层水产出是导致原油粘度上升的主要原因。这一结果可为水驱油田开发中有效控制原油的粘度、增加水油流度比及提高水驱效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中国22个地区1483例健康男性全血粘度(5.75S-1)正常值与5项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海拔高度是影响男性全血粘度(5.75S-1)正常值最主要的因素,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大,男性全血粘度(5.75S-1)正常值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柴油机喷雾的特点,提出高速油柱的不稳定扰动波应采用三维高阶理论,推导了考虑柴油粘性后的弥散关系式,据此对高速油柱的雾化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