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不同部门在技术上的需要,测量领域存在多种坐标系统,常需要将不同坐标系统的坐标数据进行转换。结合2种常见的数学转换模型,即高斯换算和平面坐标转换,运用VB6.0进行坐标转换界面设计,并编写程序实现坐标转换的计算功能,使计算过程方便、快捷,并且也适合非专业测绘人员的使用,最后并以一个工程实例进行验证,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佛山市三水区规划测绘工作中坐标系统转换的实例,分别对高斯投影换带原理及相似变换(四参数法)模型进行了分析,通过编写坐标转换程序,实现了1954年北京坐标系成果向佛山市统一坐标系的转换。在进行相似变换时,利用拟合残差对公共点进行筛选,提高了坐标转换的精度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VC++的坐标系统转换程序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坐标系统转换一直是专业性强且不易解决的问题.根据不同参考椭球和相同参考椭球的坐标系转换原理,论述了利用VC 编制不同坐标系统转换和坐标换带软件编制过程的关键技术、软件功能,利用VC 语言定义了相应的结构体和不同的类,实现了不同参考椭球情况下七参数、四参数的计算过程、不同坐标系统的坐标转换和坐标换带计算程序化,并以某个矿山的实际数据对软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操作方便、计算结果能满足精度要求.图1,表2,参8.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和运用地理信息体系时,常常会需要借助坐标转换来完成。在当前国内的测绘数据成果资料中,大部分1∶50000地形图是采取西安80坐标系建立的,还有部分地形图采用北京54坐标系完成的,我国已实现将国家现行的大地坐标系向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的转变过程。ArcGIS是建立地理信息体系的主流平台,在国内地理数据信息的产出、数据库建立及系统应用开发之中都获得了广泛采用,从而形成大量根据ArcGIS建立的矢量信息数据。文中深入分析了ArcGIS的坐标转换方法,并且基于ArcGIS的坐标转换形式,针对国内常用坐标系转换系统,对点位坐标转换精度实施了评估。  相似文献   

5.
郑敏辉  林铁 《科技信息》2008,(19):38-39
为满足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数据整合的需要,设计开发了一套数字化地形图坐标转换工具,提出了采用四参数与七参数进行无损精度的地形图坐标转换的模式,并提出了基于图元及Dxf的转换模式,实现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空间参考基准的统一,并进行了转换效率进行了测试,实际应用表明本工具的设计思路合理,方法可取。  相似文献   

6.
针对同一坐标系下多区域内重合点坐标转换结果不统一,限制测量成果的综合利用问题,根据反距离权重法原理,提出一种多区域的平面坐标转换方法,并采用实际坐标数据进行验证计算。首先给出了进行坐标转换的计算模型,通过分析探究了坐标分布与其转换精度的特殊关系,引入了移动窗口提取区域内坐标,并对重合点的坐标转换参数进行插值计算,最后利用实际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对比直接进行坐标转换的传统算法,引入移动窗口的新的坐标转换方法提高了坐标转换计算的精度,减小了冗余数据对坐标转换结果的影响,保证了多区域中重合点坐标转换结果的唯一性,坐标转换结果在X方向、Y方向的位置误差分别减小了30.45%和20.52%。  相似文献   

7.
针对同一坐标系下多区域内重合点坐标转换结果不统一,限制测量成果综合利用问题,根据反距离权重法原理,提出一种多区域的平面坐标转换方法,并采用实际坐标数据进行验证计算。首先给出了进行坐标转换的计算模型,通过分析探究了坐标分布与其转换精度的特殊关系,引入了移动窗口提取区域内坐标,并对重合点的坐标转换参数进行插值计算,最后利用实际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对比直接进行坐标转换的传统算法,引入移动窗口的分区系数加权转换法提高了坐标转换计算的精度,减小了冗余数据对坐标转换结果的影响,保证了多区域中重合点坐标转换结果的唯一性,坐标转换结果在X方向、Y方向的位置误差分别减小了30.45%和20.52%。  相似文献   

8.
以信息化测绘发展需求为背景,探讨通过集成多源、多尺度、多类型的海量测绘成果数据,基于ArcGIS平台构建虚拟地理环境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关键技术.通过针对各类测绘成果的数据组织、空间坐标动态转换精度、多尺度场景的平滑过渡阀值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使用ArcEngine和.net工具开发了JxGlobe系统,实现了全球背景下从全省宏观尺度虚拟地形环境到城市微观尺度三维景观的无缝实时漫游,以此验证了这些技术方法在测绘成果三维可视化中的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9.
为使CORS系统的先进测量手段在土地调查中得到充分应用,通过实验结合不同规范要求,总结了利用CORS系统进行地籍测绘的技术方法,并在全省范围内求解了坐标转换参数,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工程实际测量时,工程部门得到当前测绘点的GPS坐标数值,它是基于协议地球坐标系即WGS-84坐标系统,而工程设计中使用的图纸要求的是基于1954年北京坐标系(BJ-54)的数据或者1980年西安大地坐标系(C80)的数据。不同的坐标系统对测量得到的数据是不同的,必须进行相应的模型转换即坐标转换。详细了解坐标转换的有关问题对于工程测量很重要,下面就坐标转换的有关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汪志远 《甘肃科技》2010,26(4):75-76
第二次全国土地大调查任务艰巨,对测绘数据质量要求较高。为了充分利用国家1∶5万和1∶1万地形图,国土资源部门要求农村统一使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统成果,而许多农村调查成果属于地方独立坐标系或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从而造成数据口径不一,无法很好的衔接入库,如何将其坐标成果转换为符合要求的1980年系统成果成为瓶颈,通过实例给出坐标转换途径,经过实地检验效果理想,期望该方法能更好地为各地第二次全国土地大调查成果转换服务。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分析了坐标转换的数字模型,提出了精确进行平面控制点坐标系统转换的具体步骤,接着介绍了测绘成果整理的步骤,最后对数字化地形图坐标转换技术的应用情况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最小二乘法解算坐标转换参数易受个别公共点坐标精度影响的问题,利用稳健抗差估计理论将个别坐标精度过低或误差较大的公共点的权值按一定的方式进行调整,降低其在解算过程中的作用,从而解算出高精度坐标转换参数,以进行高精度坐标系统转换。数据计算表明,高精度坐标转换新方法计算结果正确,可以克服个别公共点坐标误差较大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方法在实际测量工程中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14.
常规的测量坐标转换模型因采用确定的变换参数而导致坐标换算误差。将转换区域内各新旧坐标公共点视为精度均匀的离散点,通过计算区域重心坐标和坐标转换的初始参数,求取各公共点的坐标换算近似值及其改正数。在此基础上,根据公共点旧坐标与其改正数的对应关系,利用常规数字成图软件的离散函数插值功能,获取任意点的坐标换算改正数,实现新、旧坐标转换。实例应用表明,该法简便可行,换算精度高,是新旧测量坐标转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三维坐标转换参数求解的问题,首先根据三维坐标转换模型中系数矩阵既含有随机元素又含有非随机元素的特点,把三维坐标转换模型转换成非线性Partial EIV模型,最后线性化成类似于最小二乘间接平差形式,采用迭代的方法求解转换参数,并推导精度评定公式。最后,通过算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Partial EIV的三维坐标转换模型总体最小二乘方法的正确性、高效性。  相似文献   

16.
魏希涛  李辉 《科技信息》2010,(19):237-237,61
全站仪数字测图中难免遇到设站错误,暂无控制点坐标或后视困难等情况。对于后者可采用假定坐标进行施测。两种情况下所采集的数据可采用坐标转换的方法进行纠正,基于坐标转换思想对外业操作的调整和内业数据的转换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从而使测图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将方差分量估计应用于三维七参数坐标转换模型参数求解,并通过实例计算与传统的解算方法进行精度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将方差分量估计用于三维七参数坐标转换模型参数求解,可有效提高坐标转换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将方差分量估计应用于三维七参数坐标转换模型参数求解,并通过实例计算与传统的解算方法进行精度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将方差分量估计用于三维七参数坐标转换模型参数求解,可有效提高坐标转换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穆宝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6):9037-9039
在已知三、四等三角点或者高精度GPS点的控制下,直接用GPS-RTK测量技术对测区已有的高精度控制点进行图根测量,然后把RTK所测点的坐标数据与原已知坐标数据分别进行两点之间的坐标距离反算,并根据反算的结果进行相对应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GPS-RTK测量的点位精度可以满足大比例尺地形图对图根点测量的精度要求,在小范围面积的地形图测绘中可以采用GPS-RTK这种方法进行图根点测量。  相似文献   

20.
陈安平  张斌 《江西科学》2021,39(3):495-497,546
坐标转换精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平面四参数模型在坐标转换中的应用为例,探讨地形起伏对坐标转换精度的影响,模拟算例结果表明,除了选择测区周边的公共点外,将高程极值点纳入坐标转换参数的求解,可以提高坐标转换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