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赖诚 《科技资讯》2006,(15):11-12
当今,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在军事和民用通信领域的广泛应用,完善的抗干扰技术是保证通信有序和畅通的先决条件。本文主要针对实用的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检测与躲避(DAA)的超宽带(UWB)无线通信技术将认知无线电与超宽带技术相结合,是解决UWB通信系统与现有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相互干扰问题的最有效方案.针对DAA技术的关键问题--如何实现UWB抗干扰发送波形的频谱整形,综述了近年来在UWB适配波形的频谱整形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对未来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短波通信是当前国际上常用的通信手段,其自身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随着通信技术的越加成熟,短波通信的应用越来月广泛,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但是在复杂的电磁通信环境下,各种各样的干扰难以避免,而有效抗干扰技术的采用则是实现其通信系统和装备可通率增强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抗干扰技术这一概念出发,并分析短波通信中抗干扰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高雅娇 《科技信息》2013,(20):280-280
<正>无线通信技术是以无线电波为介质的通信技术,它的发展速度与应用领域已经远远超出了有线通信技术。其中卫星通信、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3G无线图传、无线电测遥等无线通信技术都已在指挥应急系统中广泛深入的应用,下面就无线通信技术在指挥应急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一、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现代信息通信技术领域中的一种重要传输方式,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不受地理条件限制、通信频带宽、容量大、方便架设和接收等优势,可为平时应急服务社会提供通信保障,目前大多数频段的卫星通信系统都有较强的灵活性、可靠性、使用方便等特点。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复杂,各种灾害及突发事件频发(如水灾、雪灾、地震  相似文献   

5.
扩展频谱技术是抗干扰通信中的主要应用技术。目前该技术已在战术抗干扰通信、卫星通信、数据信息分发以及卫星导航等系统和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所搜集的国外战术抗干扰通信设备技术资料,归纳、总结了现用抗干扰通信设备的应用特点和应用现状,分析、综述了抗干扰通信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CDMA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Code Divison Multiple Access),它是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CDMA技术的出现源自于人类对更高质量无线通信的需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战争的需要而研究开发出CDMA技术,其思想初衷是防止敌方对己方通讯的干扰,在战争期间广泛应用于军事抗干扰通信,后来由美国高通公司更新成为商用蜂窝电信技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铁路事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铁路运输过程中,通信作为行车安全以及运输效率的一个重要保证,在铁路运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信的灵敏性以及有效性也成为了提高铁路效率、实现安全运行的一个关键。在这种形势下,为确保铁路各部门之间信息的畅通,有效地指挥列车运行,GSM-R技术开始被应用于铁路通信中,该技术是在通用且成熟的公共移动无线通信系统GSM平台的基础上针对铁路需求所开发的一种数字式移动无线通信技术。下面该研究者就GSM-R技术特点和功能进行简要地分析,基于此就GSM-R技术在我国铁路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行探讨和分析,望该文内容可为今后铁路通信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关锦文 《科技资讯》2007,16(5):70-70
随着PLC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抗干扰问题也日益引起了我们的重视,本文分析了PLC应用系统的主要干扰来源,并提出了几种PLC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及具体的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对短距无线通信技术的需求及应用越来越广泛,通信频率共存导致的通信干扰会越来越严重。强电磁环境中短距无线通信也会受到严重干扰甚至无法进行。该论文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可应用于这些环境中的短距离声通信方式。在这种短距离声通信中,信号被调制到声波上,通过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来实现数据通信,因此不占用无线信道带宽、不受电磁干扰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代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电磁频谱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使用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为了适应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通信技术的发展要求,使得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带宽不断增宽,因而由此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超宽带电磁学。超宽带电磁学告诉我们,时域电磁波是人类尚待开发、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而超宽带天线是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微波器件,用来实现被导电磁波和自由空间无线电波之间的转变工作。  相似文献   

11.
关锦文 《科技资讯》2006,(23):88-88
随着PLC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抗干扰问题也日益引起了我们的重视,本文分析了PLC应用系统的主要干扰来源,并提出了几种PLC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及具体的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升跳频卫星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将LDPC信道编码与跳频技术相结合,建立一种基于LDPC码的跳频抗干扰通信系统模型,基于该模型进行了抗干扰性能仿真分析。首先结合BPSK调制方式,建立不同码率、不同码长的LDPC码跳频抗干扰通信系统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不同码长、不同码率的LDPC码跳频抗干扰通信系统在不同干扰因子的部分频带干扰条件下进行抗干扰性能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DPC码跳频抗干扰通信系统模型的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通过仿真分析,得到采用不同的编码参数在不同干扰条件下抗干扰性能的量化结果与结论,为基于LDPC码的跳频抗干扰系统设计和自适应抗干扰措施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概述先进航空通信系统的基础上,阐述了航空超短波抗干扰通信系统、航空短波自适应通信系统、航空数据传输系统、航空卫星通信系统及航空光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无线电磁环境的日趋复杂,互调干扰已经成为影响航空甚高频通信可靠性的重要原因。本文首先分析了甚高频通信中互调干扰的形成机理,探讨了其抗干扰技术手段,并且研究了如何保障机场甚高频通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邹照亮 《科技信息》2013,(18):368-36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高速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在民用飞机上得以应用,飞机航空电子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利用机载信息化平台的高速网络、无线通信链路的高速数据传输特性,可以建立一套有效的飞机健康管理系统。通过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对飞机的健康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机载设备存储采集到的数据,结合历史数据,在航后对飞机健康状态进行全方面的分析和评估。本文将对基于机载信息化平台的民用飞机健康管理技术进行介绍和研究,为该项技术的工程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作者主要就无线通信用于电力自动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及WiMAX网络和无线网状网络(WMN)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准备应用自动化通信技术的电力公司展示一种结构化框架。  相似文献   

17.
刘慧 《科技信息》2011,(32):296-298
在信息通信领域中,无线通信技术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一种通信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在消防领域,无限通信成为指挥调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火场指挥和抢险救援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就自身所学的通信专业知识及近年来从事消防工作的实践经验,谈谈无线通信技术在我们消防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复杂电磁环境抗干扰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惠娟 《科技资讯》2008,(34):103-104
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随着战场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以往那种彼此分立,功能单一的电子干扰已无法满足作战的需求。文章论述了复杂电磁环境的组成及特点,对构成复杂电磁环境的各种因素对通信系统形成干扰原因和类型进行了分析,针对复杂电磁环境对通信系统形成的有意干扰提出了相应的抗干扰对策,其中对有意干扰的抗干扰措施从技术和战术角度两方面进行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19.
军事通信抗干扰技术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对通信抗干扰技术中最关键的扩频技术、自适应干扰抑制技术、猝发通信、以及多种功能结合的综合抗干扰技术等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预测了军事通信抗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图像传输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线图像传输系统抗干扰能力差、保密性低等问题, 设计并研制了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图像传输系统。该系统采用51 单片机为主要控制器, 以发光二极管发出的高速调制可见光作为信息载体, 利用光电二极管接收光载波信号, 并通过PC 机获得图像信息, 实现了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无线图像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成本低、功耗小、安全性好, 在通信距离为0. 7 m 时, 其最大位传输速率为0. 1 Mbit/ s, 误码率小于10-5 , 有效克服了现有图像无线传输系统的固有问题, 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很好的补充, 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