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研究钠冷快堆的固有安全性,研究了适用于钠冷快堆系统分析的理论模型,根据钠冷快堆的特点开发了SAC程序。针对钠池温度计算不准确问题,提出了两区模型。利用三维模型计算钠池主流区,采用提出的两区模型计算钠池温度的瞬态响应。选取了美国实验增殖反应堆(EBR-II)的无保护失流事故实验进行计算对比分析,采用三维钠池模型对钠池流场进行计算和分析,采用两区模型有效地计算了钠池温度瞬态响应。程序计算的事故瞬态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验证了SAC程序进行快堆瞬态计算的准确性,同时证明了利用金属燃料的钠冷快堆的固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研究反应堆严重事故进程中热工参数对源项释放的影响,识别对其影响较大的物理过程,从而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数值模型以提高计算精度降低不确定性,以第三代压水堆为对象,利用一体化严重事故分析程序ISAA对大破口失水事故导致的严重事故开展了数值分析研究,并基于Wilks公式利用自主开发的不确定性程序代码SAUP对17个热工参数进行了拉丁超立方抽样(LHS)执行批量计算,对目标输出(FoM)即氢气与裂变产物的释放进行了不确定性与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热工参数的不确定性范围内,氧化产氢以及裂变产物的释放呈现正态分布且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带,包壳氧化层的失效温度、堆芯碎片尺寸以及碎片孔隙率对高挥发性裂变产物的释放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该研究有助于理解反应堆严重事故中热工参数与源项之间的复杂联系,同时对核电厂安全系统的设计以及严重事故的预防与缓解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郭峰  徐晓强  刘金鑫 《科技信息》2011,(18):I0038-I0038
核电厂严重事故过程可分为堆芯解体、压力容器熔穿、安全壳失效三个阶段,裂变产物随之释放,会有对周围环境产生放射性污染的危险。本文对目前严重事故的分析程序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池式钠冷快堆是目前世界上较先进的堆型,其主池结构如图1所示。这种堆型工作时堆芯被循环纳流所包围,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但当主回路泵因掉电或机械故障而停止运转时仍会发生失流事故。一旦失流能否在反应堆主池内迅速建立起稳定的自然对流从而带走反应堆中的衰变余热是关系到钠冷快堆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国学者对此进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白云鄂博铁矿床中钠辉石和钠闪石的地质产状、矿物组合、矿物学特征、化学组成和微量元素特征。并据此探讨了它们的成因。认为钠辉右是岩浆期后热液与白云岩发生强烈钠交代作用的产物;钠闪石则主要是成岩阶段至变质作用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采用一体化严重事故分析工具,建立包括主冷却剂系统、专设安全设施、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的事故分析模型,该模型耦合了核电厂热工水力、安全壳响应及裂变产物行为分析。研究了小破口失水事故(SB-LOCA)、大破口失水事故(LB-LOCA)以及主给水丧失事故(LOFW)始发严重事故序列下非能动安全壳冷却机制对安全壳大气的净化作用,对非能动安全壳空冷和水冷工况下对安全壳内气溶胶的去除行为进行了分析。通过无冷却、空冷有效、空冷和水冷同时有效的三种工况下气溶胶行为的比对分析,研究了冷却机制对扩散电泳和热电泳引起的气溶胶沉积。分析结果表明,非能动安全壳冷却机制可以增强气溶胶扩散电泳和热电泳的去除效应,相关分析可为严重事故管理导则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以pH6.8磷酸盐为释放介质,通过测定最大吸收波长、绘制标准曲线、精密度实验、稳定性实验和加样回收率实验,建立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释放度的测定方法,对两个不同厂家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释放度进行测定,计算累积释放率,采用weibull方程计算释放参数T50、Td、m,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A厂家和B厂家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释放速率有明显差别,两厂家药品释放参数存在显著差异(P0.01).不同厂家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质量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临床用药应注意.  相似文献   

8.
双环路池式钠冷快堆在部分事故运行工况下,堆本体内一回路的两组环路可能出现非对称功率运行工况,使得钠池内出现特殊的非对称三维热工分布特征,对核电厂的正常运行产生一定影响。基于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池式钠冷快堆进行全尺寸一体化计算,模拟当一回路两个环路的冷却功率不相等时,一回路主热传输系统的三维热工水力变化。并分析流量分配调节措施对池内非对称运行现象的缓解效果,获取钠池内整体三维温度、流动分布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两环路在12%冷却功率差异的非对称运行条件下,两环路中间热交换器(intermediate heat exchanger, IHX)出口温差可达20℃,经适当的流量分配调节后,可补偿冷却功率差异造成的非对称现象,在较高运行功率下两个环路的温度场可以形成基本稳定的对称分布,两环路IHX出口温差仅约3℃,双环路非对称效应得到有效缓解,关键区域和部件的热工参数可以满足安全要求。三维计算结果是对现有一维、二维计算程序的有力补充,可为核电厂设计、运行提供三维数值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浸渍法,制得腐植酸钠/氧化铝复合脱硫剂,研究其负载氨水前后的脱硫性能.利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吸附剂样品的表面成分和结构、晶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负载腐植酸钠后,在氧化铝纤维表面会形成一层腐植酸钠膜,可以提高载体氧化铝的脱硫性能.腐植酸钠/氧化铝浸渍氨水后,腐植酸钠膜在脱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氨水有较强的吸附和保持力,可以减少氨损,长时间保持较高的SO2转化率.脱硫后的产物可以从氧化铝上洗脱,制成以硫酸氨、腐植酸铵、腐植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复合肥,同时氧化铝纤维也可实现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八硼酸钠与硅溶胶复合处理对建筑木材燃烧成炭率的影响,该文采用八硼酸钠(DOT)与二氧化硅溶胶(SiO2)对杉木试件进行二次加压浸注处理,制得DOT/SiO2/木材这一无机质复合木材。采用锥形量热仪法(CONE)测定了其成炭率。结果表明:杉木试件经DOT/SiO2复合处理之后,成炭率达到了50.16%,是素材的5.4倍。说明八硼酸钠与硅溶胶复合处理能大幅提高木材燃烧的成炭率,且两者表现出较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该文采用低温水热合成法制备出x约为 0 .4的导电材料钠钨青铜晶体。通过条件实验确定了水热法制备钠钨青铜的较佳工艺条件 ,提出了目标产物提纯方法。用便宜、易得的KBH4 代替NaBH4 作了探索实验 ,得到了与目标产物接近的产品。红外光谱表明产物具有良好的红外光吸收性能。电阻率的测定结果表明目标产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高倍透射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经过不同硬化工艺制得的钠水玻璃凝胶胶粒大小、结构、成分等进行了分析,发现强度高的胶粒细小、结构致密。认为强化钠水玻璃的粘结强度的机制在于抑制硬化过程中胶粒生长过大。采用能稳定或阻抑胶粒长大的化合物(有机或无机或复合物)有利于对钠水玻璃改性;使用有机酯类型的促硬剂、加热硬化、真空硬化等措施均有利于钠水玻璃凝胶的胶粒细化,有利于提高钠水玻璃砂的强度。  相似文献   

13.
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生产N-乙酰神经氨酸的过程中,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抗生素等方法来改善细胞通透性,以减少产物和副产物所带来的反馈抑制,从而促进细胞生长和产物的合成.对比研究了吐温20、吐温60、吐温80及青霉素钠对重组枯草芽孢杆菌摇瓶和5L发酵罐发酵的影响,确定青霉素钠具有明显增强该菌种发酵产N-乙酰神经氨酸的效果.通过对青霉素钠的添加时间和添加量进行了优化,确定在10h和34h均添加200mg·L-1青霉素钠最优,使N-乙酰神经氨酸的产量达到7.17g·L-1,相比对照提高了38.42%.在利用青霉素钠提高目标产物的基础上,又通过在发酵培养基成分中添加0.75%氯化钠来改变细胞渗透压,从而增强细胞通透性.实验证明,N-乙酰神经氨酸的产量进一步增加,最终达到7.96g·L-1.  相似文献   

14.
以钠-氨水体系为还原剂,苯为溶剂,对属于a,β-不饱和酮类的8个ω-酰基莰烯类化合物进行了还原.结果表明:足量钠作用下,还原产物为饱和醇(α-异莰烷基醇),有内型与外型两种异构体;酰基部分的烃基越大,外型醇的比例越高.对所得的α-异莰烷基醇作了GC—MS分析,对还原过程与立体化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环戊二烯钠与环氧氯丙烷反应产物的结构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HNMR、MS方法研究了环戊二烯钠与环氧氯丙烷反应产物的结构,测试表明该反应产物不含环氧基,而是一种螺环化合物,即1螺环[2,4]4,6庚二烯基甲醇。通过NMR和DTA分析考察了该化合物的二聚及解二聚特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新型交联剂制备了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研究考察了交联剂种类及用量、引发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高吸水性树脂溶胀率及溶解率的影响,得到了制备高溶胀率、低溶解率产物的最佳反应条件:交联剂用量0.08%(占丙烯酸单体的质量分数,下同),引发剂用量0.10%,丙烯酸的中和度60%,反应时间10 h.同时利用高吸水性树脂凝胶作为尿素控制释放基质,考察了高吸水树脂交联度、中和度等因素对尿素控制释放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煤中微量元素及其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煤燃烧过程中微量元素释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描述了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 ,总结了燃烧气体与固体产物中微量元素的形态、分布及富集特性 ,阐明了燃烧过程中微量元素形态转变机理。最后 ,简单介绍了微量元素的释放控制方法和技术 ,并探讨了微量元素今后研究的若干方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高倍透射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经过不同硬化工艺制得的钠水玻璃凝胶胶粒大小、结构、成分等进行了分析,发现强度高的胶粒细小、结构致密,认为强化钠水玻璃的粘结强度的机制在于抑制硬化过程中胶粒生长过大,采用能稳定或阻抑胶粒长大的化合物(有机或无机或复合物)有利于对钠水玻璃改性;使用有机酯类型的促硬剂、加热硬化、真空硬化等措施均有利于钠水玻璃凝胶的胶粒细化,有利于提高钠水玻璃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一体化严重事故分析工具,建立包括主热传输系统、专设安全设施、安全壳系统的AP1000的事故分析模型。根据AP1000概率安全评价选取典型事故序列,同时叠加相关安全系统失效的严重事故进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中破口始发严重事故压力容器内会产生624kg的氢气,安全壳隔间有氢气燃烧的风险。同时,建立氢气控制系统模型,选取热段中破口始发(MB-LOCA)的严重事故序列,分析氢气控制系统的消氢效果,结果表明,氢气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将氢气浓度控制在安全限值以内,采用64个点火器叠加2个非能动氢气复合器(PARs)可以有效降低点火次数。  相似文献   

20.
聚丙烯酸钠的热分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G/DTA联用技术,在10、15、202、5 K.min-1不同线性升温条件下,研究了聚丙烯酸钠的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在空气气氛下,聚丙烯酸钠的热分解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应用非等温多重扫描速率法对热分解过程的第一阶段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并计算得到了聚丙烯酸钠热分解的动力学3因子,分别是热分解活化能E=132.88 KJ.mol-1,指前因子lg(A)=9.103,以及相边界反应型的机理函数,其积分形式G(α)=1-(1-α)12和微分形式f(α)=2(1-α)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