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掺量粉煤灰基多组分矿物掺合料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获得性能优良的混凝土矿物掺合料,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粉煤灰基多组分矿物掺合料,不添加强度激发剂,将粉煤灰、矿渣与天然矿物微粉进行配比优化和复合,产生超叠加效应,通过掺合料各组分之间的复合效应和粉磨效应,起到优势互补和更好的颗粒级配作用,从而获得性能叠加和成本降低的双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粉煤灰基复合掺合料在水泥中的掺量为50%(质量分数)时,7d活性指数达56.26%,28d活性指数达76.6%,多元胶凝粉体的标准稠度需水量降低,而混凝土的坍落度与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采用自燃煤矸石取代砂石作为骨料配制喷射混凝土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通过采用试验的方法优化自燃煤矸石骨料级配,比较外加剂、I级粉煤灰、水泥用量等对所配混凝土强度及性能的影响,确定配制C20自燃煤矸石骨料喷射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结果表明:在掺加速凝剂情况下,配制同标号混凝土采用自燃煤矸石骨料取代砂石骨料可以大幅降低水泥用量。  相似文献   

3.
简要分析了影响混凝土流动性及强度的主要因素,讨论了CF-WF骨料级配理论在骨料级配优化中的应用.在CF-WF骨料级配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粗细骨料混合后的骨料空隙率分析及其与粗糙度因子(CF)和工作性因子(WF)的关系,研究了骨料空隙率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及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粗细骨料混合后的空隙率越小,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越好,混凝土的强度越高.粗细骨料混合后的空隙率是衡量混凝土骨料级配优化的核心指标.通过多种不同粒径范围的骨料混配、骨料整形等措施,降低骨料混配后的空隙率是骨料混配及优化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4.
贾青  耿辉 《科技信息》2011,(14):I0343-I0343
矿渣是一种具有潜在活性的工业废弃物,其大量堆放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在某些多渣少砂地区可用矿渣部分替代细骨料砂拌制混凝土,这样在不降低混凝土强度的同时,不仅可以改善细骨料的级配,降低水泥浆用量,并且可以提高混凝土质量,降低成本,充分利用工业废弃物,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和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颗粒级配对水泥基材料有害孔隙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水泥基材料的硬化浆体中含有大量的孔隙 ,其中的有害孔隙直接影响到耐久性 .依据所建立的微粒级配模型 ,采用粉煤灰、硅灰等球形颗粒掺合料及纳米纤维红粉 (NR)掺合料 ,设计球形颗粒紧密堆积体系与纳米纤维增强紧密堆积体系 ,讨论 2种混合体系内部的总孔隙率与有害孔隙率之间的关系 ,确定活性NR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 ,NR粉能够增加体系密实度 ,水泥混合体系硬化后期的总孔隙率与有害孔隙率之间服从对数关系 ,通过微粒级配模型可预知体系有害孔隙率及颗粒级配的合理性 .  相似文献   

6.
贺瑞芳 《科技信息》2012,(17):348-348,350
在粉煤灰、矿渣粉双掺高性能混凝土中,矿渣粉和粉煤灰双掺可等量或超量取代水泥,大大节约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因温度应力而造成的混凝土裂缝;还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易泵送,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新拌混凝土内聚性,改善水泥浆体的微观结构,增大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骨料级配、骨胶比、矿物掺合料、树脂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解决其高强与多孔的矛盾和易开裂不耐久的问题.方法通过粗骨料的空隙率找出最佳级配,利用减水剂与矿物掺合料的双掺技术,掺加一定量的砂,采用水泥与水性环氧树脂复配的技术来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性能.结果两种骨料质量比m(A)∶m(B)=1.5∶1时,骨料的紧密堆积空隙率最小;骨胶比为3.9时透水混凝土的性能较好;0.8%的减水剂与三种矿物掺合料的双掺技术可有效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且硅灰掺量为6%时效果最佳;加砂10%和掺入5%的水性环氧树脂能有效地解决透水混凝土的开裂,提高透水混凝土耐久性.结论骨料级配决定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减水剂与适量的矿物掺合料进行双掺能显著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性能;掺加适量的砂和水性环氧树脂可略微提升强度,并能有效减少裂纹的出现,提升透水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8.
粉煤灰是一种具有潜在活性的工业废渣,研究和开发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是提高粉煤灰综合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文章介绍了大掺量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分析了粉煤灰的掺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并介绍了粉煤灰的活化工艺以及活化、超细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工程在保证其内在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改观其外观质量,使其美观、平整、光洁、颜色美观,长期以来,一直是缠绕我们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当地粗细骨料级配不良,颗粒较粗时,更成为急待攻克的技术难题.通过试验和现场实践,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粉煤灰使普通混凝土成为改性混凝土,不仅改善了混凝土的性能、提高工程外观质量、增加混凝土后期强度、提高抗化学侵蚀的能力.而且节省了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存在的早期强度低、抗冻、抗碳化耐久性不足等问题,通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①宜既掺优质粉煤灰又掺引气型高效减水剂,混凝土为中等标号时可选用32.5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②为确保达到一定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普通硅酸盐水泥外加粉煤灰不宜大于胶凝材料总量的50%;③含气量宜为3%-5%,其抗冻标号可达到D100以上,同时掺入激发剂、元明粉和生石灰粉后,强度损失和质量损失有所减小,可进一步改善其抗冻性和耐久性;④可添加1.0%-1.5%碱性激发剂元明粉以提高其早期强度和抗碳化性能;⑤若既掺元明粉又掺生石灰粉作碱性激发剂,则可弥补元明粉对后期强度的不利影响,但生石灰粉的掺量不宜超过5%,掺量太大可能会导致膨胀开裂.以上结果为大掺量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再生骨料级配对再生保温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其离散性的影响规律,对四种不同再生骨料级配配制的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并计算抗压强度标准差。以骨料级配为变量,分析了再生保温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通过人工调配可提高骨料的物理性质以及优化骨料级配。级配调整后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也可有效降低抗压强度的离散性,标准差在1~3 MPa范围内。当分别增加大粒径(9.5~19 mm)、小粒径(4.75~9.5 mm)再生粗骨料时,虽依照现行普通混凝土规范[《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表现为级配不良,但出现了强度分别提高27.3%和14.1%的现象。同一级配下再生保温混凝土抗压强度呈正态分布,级配调整后,再生保温混凝土抗压强度正态分布曲线均值增加。再生骨料级配调整,可为再生保温混凝土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碱激发不同活性粉煤灰地质聚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粉磨时间的粉煤灰进行活性Al与活性Si的测定,其溶出量随机械粉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平均颗粒直径为10.36μm的粉煤灰在激发剂作用下合成28d抗压强度为82.16MPa的地质聚合物.采用XRD和SEM分析手段对地质聚合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XRD和SEM结果表明,地质聚合物的抗压强度与无定形的硅铝酸盐凝胶相的存在及粉煤灰的颗粒级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颗粒组成和分布对大掺量粉煤灰水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粉煤灰资源大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低,在水泥中粉煤灰的掺加量低于40%。研究粉煤灰掺加量大于50%的粉煤灰水泥技术已引起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密切关注。将粉煤灰直接大量掺入水泥会导致水泥早期强度的降低和凝结时间的延长。本文研究的大掺量粉煤灰水泥,在水泥原材料中加入3%的晶核素,通过晶核诱导作用,使粉煤灰中的硅、铝氧化物迅速生长成稳定的水化矿物相,提高了粉煤灰水泥的早期强度,解决了大掺量粉煤灰水泥早期强度低的问题。粉煤灰的掺加量为50%和60%时,大掺量粉煤灰水泥达到了GB175-2007通用水泥标准的32.5#粉煤灰水泥性能指标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粉磨时间和粉煤灰掺加量,得到若干组不同的粉煤灰水泥试样,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研究方法,研究了颗粒组成及分布对大掺量粉煤灰水泥性能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研究颗粒级配和水泥性能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改变粉煤灰水泥的颗粒级配及组成来达到改善水泥性能的目的。结果表明:对同一配比的粉煤灰水泥,当粉磨时间改变后,影响水泥强度性能的颗粒区间会发生变化;不同配比的粉煤灰水泥,当粉磨时间不同时,其有效作用区间颗粒也有较大的差别,对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起作用的区间颗粒也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4.
试验分别采用再生骨料和天然骨料作为粗骨料,制备了碱激发高钙粉煤灰基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和地聚物天然骨料混凝土。测试了其密度、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吸水率、渗透孔隙率、氯离子渗透深度及抗硫酸侵蚀等指标,探讨比较了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高钙粉煤灰基地聚物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NaOH溶液浓度(6 mol·L~(-1)、12 mol·L~(-1)和18 mol·L~(-1))对其相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可以用作粗骨料制备高钙粉煤灰基地聚物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在30.64~38.22 MPa之间,略低于天然骨料制备的地聚物混凝土。随着NaOH溶液浓度的增加,粉煤灰基地聚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均显著改善,且当NaOH浓度为12 mol·L~(-1)时,其各项性能综合较优。  相似文献   

15.
贡鸣 《江南学院学报》1998,13(4):98-101
粉煤灰是一种具有潜在活性的工业废渣,研究和开发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是提高粉煤灰综合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文章介绍了大掺量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分析了粉煤灰的掺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并介绍了粉煤灰的活化工艺以及活化,超细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骨料是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成分,一般大约占到70%左右的比例,是成品混凝土中起骨架或填充作用的颗粒状松散材料,具有使混凝土按照预先设定的建筑模型最终成型的作用。通常可按性能和所起的作用,划分为分粗骨料和细骨料。粗骨料包括卵石、碎石、废渣等,细骨料包括中细砂、粉煤灰等。深入研究骨料粒级和级配要求对混凝土的成品影响,以及对施工中骨料质量的控制,包括借助骨料的级配能力提高单体建筑工程的质量,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不同矿物掺合料对轻骨料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Ⅱ级粉煤灰、超细粉煤灰、磨细矿粉以及钢渣粉等量取代水泥,制备了轻骨料混凝土.并采用加速碳化试验和混凝土孔溶液pH值测试技术,研究了其碳化特性,分析了不同矿物掺合料对轻骨料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掺II级粉煤灰和钢渣粉的试样各龄期碳化深度均高于基准样,且不同深度处的混凝土孔溶液pH值也低于基准样;而...  相似文献   

18.
采用常规的实验方法对高粉煤灰掺量碾压混凝土的强度、变形性能以及耐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持混凝土水泥用量和用水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增大粉煤灰掺量,碾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变形性能和耐久性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保持碾压混凝土的VC值、粉煤灰掺量相同的情况下,增大粗骨料最大粒径,亦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就粗骨料的品种、级配、最大粒径、空隙率以及针片状颗粒含量对高性能快速修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石灰石集料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的脆性 ;大小颗粒搭配合理、空隙率小的粗骨料配制的HPRRC有较高的早期抗压和抗折强度 ;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2 5mm ;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超过 4 %。  相似文献   

20.
陈卫岗 《科技信息》2012,(21):333-333,330
对于混凝土而言,骨料是否是碱活性骨料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耐久性。当混凝土处于水中时,活性骨料能与碱K2O及Na2O)反应,产生体积膨胀,使混凝土遭受破坏。因此,骨料的碱活性试验是必须评判的检测指标。结合嘉陵江巨亭水电站工程实例,简述粉煤灰对于骨料碱活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