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各项建设都在不断的进行,对城市的绿化工作也越加的重视,在城市道路两侧都设置有明显的绿化带,有效地改善着城市的环境。文中针对北方绿化树木低温危害的部位及原理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绿化树土越冬防寒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林志周  李聪莉 《河南科学》2003,21(1):97-101
以郑州1995~2000年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的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常规GM(1,1)和推陈出新GM(1,1)预测模型。经用四种不同方法对两种模型的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推陈出新GM(1,1)模型优于常规GM(1,1)模型,其精度更高,不失为预测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一种好方法。应用该模型,对郑州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未来4年进行预测,其结果符合郑州城市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李军 《科技信息》2010,(35):343-343
讨论了城市交通道路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并提出城市交通噪声的基本防治措施,以降低乃至消除城市交通噪声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4.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灰色预测和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郑州市 1994~ 1998年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监测数据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的数据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GM (1,N)预测模型 ,对郑州市 2 0 10年前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进行预测 ,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 ,提出了 1999年到 2 0 10年期间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胡健 《科技资讯》2010,(36):39-3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工作火热进行。道路照明工程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必要工程。城市照明设备的剧烈增长,加大了国家电能的消耗。对城市道路照明工程采用适当的技术进行节能照明是每个城市都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从实际出发,从管理节能和技术节能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城市道路照明中实现节能。  相似文献   

6.
城市文教区是集学习、工作和居住一体的特殊城市区域,本文结合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在空间的传播及分布规律,考虑测试点在声场中所处的位置及环境特点,对城市文教区的交通噪声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和监测结论,采用灰色理论对交通噪声进行预测分析,并提出城市文教区降噪措施及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系统作为一个城市正常运行必不可缺的基础设施之一,时城市道路正常交通秩序影响越来越大,因此,科学工作者对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愈加重视。但由于我国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秉统规划建设经验尚缺.在排水系统建设中存在大量的不足,在日常城市道路排水工作中常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引发负面影响,为保证城市道路清洁,维护城市良好的环境质量,该文针对我国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分析,并结合国外先进的处理经验,对排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期为以后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兆军 《科技资讯》2014,(10):47-4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随着增长的是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的追求.社会飞速发展必定会带来交通流量的增大,我国道路的运载量越来越大,大型车辆数量不断攀升,许多车辆的超载现象极为严重,这就对城市道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城市道路的路基作为道路的基础工程,它对于承担车辆的荷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 此看来,做好道路路基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工作及其重要,是决定现代化道路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灰土路基是道路路基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本文就主要介绍了灰土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与质量控制,对常见的路基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城市综合体内噪声源种类多、数量多、噪声振动叠加互相影响,噪声治理难度较大。本研究通过以某位于1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城市综合体为例,选取具代表性的冷却塔机组、排油烟风机及地下车库通风系统排风口噪声源进行研究,根据噪声源不同的位置以不同预测模型进行预测,以综合体内的酒店为敏感目标,预测各声源的噪声水平、垂直距离衰减的叠加噪声影响,并通过实测数据检验预测结果,根据预测结果研究设计了一套对冷却塔通风散热影响小、低频声治理效果好的冷却塔机组整体降噪工艺和专利技术防油烟阻抗复合消声器,监测数据证明治理后酒店各楼层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2008)》夜间45dB(A)的1类区噪声限值的要求。该研究的噪声控制思路和冷却塔机组、排油烟风机的噪声控制技术工艺先进合理,为城市综合体噪声的控制提供了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0.
城市道路声屏障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城市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交通噪声污染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城市道路声屏障是控制城市交通噪声、保护城市居住环境的重要措施。文章通过对国内外道路声屏障的研究成果的总结,提出了对我国城市道路声屏障开发可借鉴的经验以及研究的重点方向,对该领域的工作人员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城市快速路立交出口安全风险防控,提升城市道路整体安全性,对快速路立交出口风险水平进行预测,并探究运行状态、控制设施、道路属性、天气等因素对立交出口安全风险的影响.基于导航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以交通秩序指数作为事故替代指标,采用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构建交通秩序预测模型,并利用可解释机器学习框架SHAP...  相似文献   

12.
城市道路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以及交通便捷性。为了便于定期对道路下方的管道进行维修与检查,在城市道路上每隔一定距离便设立一个检查井。检查井不仅影响着城市道路的美观性,还会影响到道路最终的寿命长短。城市道路检查井与路面的衔接部分易发生交通事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该文从检查井与周围路面的顺接工艺出发,探究道路与检查井平整衔接,井周围无沉降、裂缝井盖牢固行车无碍,检查井高度与路面平齐的施工技术,以期降低检查井对城市道路的危害,保证人们出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海口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的10年平均值分别为59.0dB(A)和69.5dB(A).两者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受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较大,主要原因是道路密度较高,城市纵深度较低,交通布局不合理.预测结果表明,未来5年海口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综合预测结果在57.6~57.8dB(A)之间,道路交通噪声在68.2~68.6dB(A)之间,均稍有反弹.海口市噪声管理重心应是控制机动车噪声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熊鸿斌  许毅 《安徽科技》2014,(10):40-42
城市交通道路的提升改造保证了道路的畅通,但同时也增加了交通噪声对道路两侧住户形成的噪声干扰和危害。本文提出采取隔声窗治理措施,确保居住声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何永鉥 《广东科技》2012,(21):203-20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而搞好城市道路的绿化工作有利于整个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的完善,有利于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维护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改造老旧街道树立城市新形象,更加有利于响应我国文明城市的建设工作。因此要加强对城市道路绿化与养护工作的重视,将城市道路的绿化工作充分与道路的改造相结合,并将原有的路街绿地充分的与城市道路的绿化相结合。以某市的道路绿化工作为例,提出了几项科学合理的道路绿化建设措旌,并对之后的绿化养护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合肥市3个小区不同道路级别(城市高架、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的沿街住宅昼夜噪声声级进行实地测量,将实测分析结果与Noisesystem V4.1噪声预测软件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对合肥市区沿街住宅声环境进行评价,并综合实测和预测结果,提出相关降噪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奇 《科技信息》2011,(11):281-281,29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城市的道路建设任务也日益增加。因此搞好城市道路建设这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如何科学施工,如何统筹组织,如何科学管理城市道路施工,已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相辅相成。城市道路系统好比是城市道路交通的硬件,是静态的交通设施;城市道路交通好比是城市道路系统的软件,是动态的交通设施。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以城市用地布局为基础,以城市道路交通流量、流向为根据。否则道路走向和道路宽度等众多因素的确定,缺乏依据。只有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城市人口发展规模、城市交通流量以及城市人、车流动轨迹,才有可能科学、合理地制订道路规划,使之成为具有交通功能良好的城市道路系统。同理,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道路网系统规划以及城市用地布局规划亦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依据,有了好的道路网才有可能合理确定城市交通规划、城市公共交通路线规划,以及公交站场位置的确定。因此上述两者应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的快速增长,城市道路系统中行人与机动车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为了有效缓减人机冲突,确保行人安全过街,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本文主要从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处研究行人过街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首先明确行人过街影响区、行人过街影响时间等概念,确定道路通行能力在行人过街影响下的计算公式;结合调查数据,得到过街行人到达率与影响时间的统计关系,建立行人过街对通行能力影响的数学模型;最后针对城市道路的典型路段,进行实例计算与仿真评价,通过对比模型计算值与仿真模拟值,对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  相似文献   

20.
随城市发展步伐加快,城市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道路作为城市市政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发展完善,而道路照明作为城市道路不可缺少的一环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本文就城市道路照明设计基本步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