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矿井水是煤矿排放量最大的一项废水,从矿井水资源化、减少矿井水涌出量和矿井水污染程度3个方面,对矿井水污染进行控制,不仅能解决矿井水污染问题和矿区缺水问题,而且充分利用了矿井水水资源,节约了地下水资源,有利于促进矿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恩口煤矿区的构造对岩溶、地面塌陷、井下突水及其对地下水化学场、温度场的控制作用。以构造特征为主建立了恩口煤矿地下水径流模式。井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应的矿坑水防治对策,这对避免矿井水灾及提高采煤效益有积极的意义。图4,表1,参2。  相似文献   

3.
邵洪文 《科技信息》2011,(14):326-327
本文通过对硫磺沟煤矿区三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水化学特征的研究,结合矿井充水条件,探讨了矿井的主要充水因素,提出了矿井水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存在大量的地下水污染场地,给地下水资源的使用带来了严重威胁。对我国地下水污染场地划分为4大类,15个亚类,为制定不同地下水污染场地的管理、控制和修复规定提供了依据;对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建立地下水污染的预警系统,为污染的预防奠定基础;最后介绍了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与修复技术,并对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控和治理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将于2008年11月底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会议主题包括: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地下水污染场地调查;地下水污染调查与取样技术;地下水有机污染测试技术;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转化物理试验与数学模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与区划;地下水污染监测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煤矿开采工业场地及矸石场污、废水排放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采用数值法预测了I类区污废水的产生与排放下渗进入地下水造成污染影响,分析了极端情况污水排放对地下水环境的最大影响程度,并计算最大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讨论普遍分布的煤矿和各种硫化矿山在矿山开采中所排放的酸性矿坑水的水文地球化学成因和对水质产生影响的可能途径。为了减少酸性矿坑水对水质的污染,最终探讨了防治结合的治理方法。图1,表4,参5。  相似文献   

8.
安志伟  黄茹  申瑜 《科技信息》2010,(5):343-344
矿井疏干水水量的预测是一项既复杂而又很重要的工作。本文从矿坑充水水源、矿坑充水通道和矿坑充水强度三方面对矿床充水因素进行了分析,分别采用地下水动力学法的“大井法”和“廊道法”两种方法对西王寨井田的矿坑涌水量进行了计算和比较.为矿井安全生产及防水治水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史正银 《科技信息》2011,(21):45-45,27
在地下水污染治理中,由于地下水含水介质的隐蔽性和埋藏分布的复杂性以及具有流速慢、稀释能力比地表水差等特点,地下水一旦被污染,治理起来要比地表水困难得多,所需成本也要高得多,有些不可能得到彻底根治。因此,地下水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或"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防治地下水污染,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要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工农业生产布局,科学划分地下水保护区的范围,并采取科学严格的防护措施,保证地下水不被污染。  相似文献   

10.
分析研究了废弃煤矿矿井特有的导水和含水介质结构特征及其地下水运动循环、水文地球化学与水动力学基本特征,探讨了煤矿矿井关停废弃后地下水位淹没回升机理,分析了废弃矿井地下水淹没过程中可能诱发的水资源与环境问题、工程安全与地质灾害问题,提出了有效保护利用废弃煤矿井区水资源及其防范相关环境与地质灾害所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煤矿瓦斯中H2S异常矿井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煤矿瓦斯H2S异常矿井的地质构造、水文条件、H2S体积分数、煤类、煤自燃状况,研究煤矿瓦斯H2S异常矿井的地域特征和层域特征。结果表明,H2S异常区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山西省、四川省等省区;H2S异常煤层主要分布于石炭纪、二叠纪和侏罗纪等煤层中。H2S异常区具有良好盖层,地下水与其他含水层水力联系弱,煤级为焦煤及以上,为硫酸盐热化学反应成因。该研究为煤矿瓦斯H2S异常区预测与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傍河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地下水修复技术方法众多,有着不同适用性和优缺点的情况,对不同的污染场地类型国内外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筛选机制.本文引入IOC(importance order of the criteria)筛选法,以地下水修复技术的修复成本、修复时长、技术有效性、技术可靠性、工人保护及人群保护为筛选指标,以吉林市某废弃工厂为研究区,在结合地下水污染调查和地下水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的基础上确定了场地地下水的修复目标污染物,根据场地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和目标污染物特性,结合抽出处理、曝气技术、渗透反应墙等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特点,筛选出合理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方案.结果显示,场地地下水中苯并(a)芘的致癌风险超过单项污染物的可接受致癌风险限值,确定为修复目标污染物.经过IOC排序法分析确定,在有效性优先条件下,抽出-生物反应器法是理想的修复技术;在经济优先的条件下,地下水曝气技术适用于该场地的修复技术;综合有效性和经济优先2种条件,组合技术抽出-生物反应器法结合地下水曝气技术适宜于该场地的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三氯乙烷(1,1,1-Trichloroethane)污染场地,采用地下水污染调查和地下水污染迁移转化模型,描述了污染场地自然衰减的潜在能力。通过对污染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测定,发现氯代烃污染物主要存在于地下2~6m的地层中,被污染的区域面积约1 000m2,并且场地含水层中发生了自然衰减过程。地下水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地下水流场较为稳定且水力梯度较小,联合吸附作用共同导致了污染物的缓慢迁移扩散。考虑到吸附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利用等温吸附实验和自然衰减模拟实验,计算和优选了三氯乙烷在含水层土壤中分配系数为0.06m3/kg和准一级降解动力学参数为0.005d-1。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模拟,预测污染区域的高质量浓度三氯乙烷的衰减,且5年后三氯乙烷的最高质量浓度低于300μg/L的荷兰标准值。  相似文献   

14.
浅谈地下水污染来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祥琨  郭盛彬  宋旭 《科技资讯》2009,(16):153-153
地下水由于其自身特点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被污染。在我国地下水污染途径主要有沿海地区的海咸水人侵、硝酸盐污染、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污染等。因此,必须加强地下水的防治工作,如加强污水的处理、回用及防治水污染的宣传教育与切断污染源,综合防治地下水污染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山西省煤炭资源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煤矿开采对山西省地质环境的影响,并将其划分为四个方面:煤矿开采对矿区地表稳定、水资源、土地资源和采场环境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矿区地面裂缝、地面塌陷,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煤层自燃;地下水疏干,地表水污染及漏失;矿区荒漠化;矿井突水、瓦斯爆炸等.最后介绍了各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以及山西省煤矿治理工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铁法煤田沉陷灾害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法煤田因采矿引发的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两种地质沉陷灾害进行研究,认为采法、采区、采深、采高、顶板管理是影响沉陷灾害的直接因素;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坑降水是影响沉陷灾害的间接因素,其中矿坑降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根据地表沉降值、水平移动、倾斜、曲率现状值和预测值对沉陷区的建设场地进行危险性分级和分区,将铁法煤田沉陷区分为灾害危险性大区、危险性中等区和危险性小区,并提出了避让和治理措施,为沉陷区治理和沉陷区村屯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矿井开采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其中煤矿废水和地质塌陷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最为严重.矿井废水治理不仅有利于矿山地区环境污染状况的根本改善,也是煤炭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矿井废水处理、净化后可以为生产、生活二次利用,有效地节约当地地下水资源,保护矿区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自然平衡;解决了矿井过度开采地下深井水带来的环境问题,避免因污...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选取了水稻耕作区、蔬菜基地、畜禽养殖场周边三类场地,对不同类型场地土壤中的镉、汞、砷、铅、铜和锌这六种无机污染物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指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水稻耕作区、蔬菜基地、畜禽养殖场周边三类场地土壤的大部分点位处于清洁或尚清洁状态,处于轻度污染至重污染的点位数量比例分别为23.76%、27.34%和8.89%。水稻耕作区和蔬菜基地的污染程度大于畜禽养殖场周边,农田土壤中的镉、汞污染较为突出,蔬菜基地土壤中铜元素的污染程度大于另外两种场地,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中超标率最高的污染物为铜,超标率为10.37%。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突水事故频发,如何利用水化学分析资料尽快地判别突水水源,对水害事故及时有效的处置和治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尤为重要。对煤矿地下水的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结合有关矿区普遍性的一些问题,对煤矿地下水中的一些主要成分和形成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煤矿水化学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工业化脚步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企业项目开发经济社会效益与场地环境息息相关,其中,污染场地调查监测作为后续场地环境修复治理管控的重要基础,相关单位需要制定场地调查的具体工作模式,继而确定工作程序,如何科学合理地对污染场地进行调查监测是当前迫不及待的事情,且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重点关注。基于此,该文首先介绍了污染场地勘查技术,其次对场地勘察和监控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继而对污染场地具体监测方法、点位布置方式进行了分析,以便为相关企业污染治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