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GPRS的GPS监控系统数据传输建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GPRS/GPS/GIS定位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GPS数据信息、GPRS通信网络中数据信息的结构,以及系统的数据传输流程及数据格式.讨论了利用UML对系统的传输流程、各传输阶段的数据组成进行详细建模,为监控软件后续开发和升级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2.
GPRS/GPS车载网络终端硬件与驱动程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RS/GPS车载网络终端是用于车辆监控与业务管理的嵌入式设备,就车载终端的GPRS通信模块、GPS信息采集模块、单片机最小系统、Flash、显示和键盘的硬件设计方法和驱动程序进行论述,并对GPRS通信、GPS信息采集的软件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为GPS定位和GPRS通信设备的硬件设计与驱动程序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姜松涛  孙现斌  杨伟才 《科技信息》2011,(31):I0046-I0046,I0071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GPS利用原来的电台传输由于距离限制和设备更新太快及价格昂贵等原因,已逐渐退出市场,通过GPRS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已经普及;本文根据使用徕卡和拓普康仪器的实际情况,就目前基于GPRS的GPS定位信息传输系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集成GPS定位技术、GPRS通信技术和GIS地理信息技术于一体的车辆监控终端系统,可实现全天候GPS定位和车辆实时监控等功能。整个系统由车载端和监控中心两个部分组成。车载端以三星公司S3C2440处理器为开发平台,Linux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主要负责GPS定位信息的采集。监控中心包括通信服务器、监控终端和数据库,其中通信服务器主要负责数据的接受、转发和存储,数据库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配合监控终端进行车辆的调度监控。车载端和监控中心之间通过GPRS进行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5.
姜松涛  孙现斌  杨伟才 《科技信息》2011,(33):I0051-I0051,I0074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GPS利用原来的电台传输由于距离限制和设备更新太快及价格昂贵等原因.已逐渐退出市场,通过GPRS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已经普及;本文根据使用徕卡和拓普康仪器的实际情况.就目前基于GPkS的GPS定位信息传输系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加,如何提高保险理赔车辆的工作效率,合理调度指挥理赔车辆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论述了通过GPS/GIS/GSM/GPRS相结合实现的保险理赔车辆监控调度指挥系统的功能、特点,系统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及软件结构.系统基于C/S结构,利用VC 6.0及MapX相结合实现.采用GPRS作为主要通信手段,达到了实时秒级定位,不仅减少了运营费用,而且方便了用户的直接参与.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的安全性也日益重要.目前市场上的集装箱监控装置大多采用GPS+GPRS的模式.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定位导航系统,同时具备定位和短报文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拥有北斗/GPS组合定位、北斗短报文通信、手机蓝牙交互功能的集装箱监控终端.  相似文献   

8.
基于GSM/CDMA网络的GPS船舶定位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SM网络的短信、GPRS数据传输和CDMA网络CDMA1X的数据传输技术,结合电子地图和船载定位GPS雷达,针对定位、调度、安全等因素需求,对比较大的船舶位置信息服务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其中包括了GPS雷达的设计、监控服务器和分监控中心的设计,各个模块之间的通信协议的设计。该系统建成后,对船舶动态实施了有效监控。  相似文献   

9.
基于GPS与GPRS技术的车辆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车辆监控系统的无线传输部分大多采用GSM短消息通信技术,难以满足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GPS与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的车辆监控系统,设计了系统的硬件原理图及软件流程图,这种新型的车辆监控平台具有可靠性高、费用低、扩展性强等优点,适合于对车辆进行远程监控,对其实时动态信息获取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旅游智能导航系统平台设计中需要第三方确定并显示GPS信息接收者的位置,基于这种要求提出一种将GPS、GPRS和GIS三种技术综合利用,实现GPS信息实时标注的方法.该方法通过GPS模块接收信息,GPRS网络作为传输渠道,MAPXTREME控件为图形平台.本文描述了系统的结构,并实现了其功能.  相似文献   

11.
原始采集的GPS轨迹数据通常非常庞大,导致对其的传输、存储和处理变得越来越困难,需要对原始GPS轨迹数据进行压缩.现有的基于方向的轨迹压缩方法存在可容忍误差难以确定、计算代价大、压缩效果较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排序树索引的轨迹压缩方法,借助于排序树索引,在轨迹压缩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剪枝,提高了轨迹压缩的效率.同时,对压缩轨迹中轨迹点的去留起决定作用的指标——线段误差进行了重新定义,提高了轨迹压缩的效果.大量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所提的轨迹压缩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轨道检测系统效率低、成本高的不足,应用GPS 全球定位技术、GPRS 无线通信技术和CAN 总线技术,提出一种新型轨道检测方案,并对GPS 数据采集系统的关键模块进行了设计。GPS 数据采集系统由4 个基站GPS 模块和1 个流动站GPS 节点组成,实现了相对测量与绝对测量的统一,提高了检测精度;基于GPS 的数据采集实时准确,更新率高达50 Hz;利用GPRS 进行无线数据传输,方便快捷,实时高效;利用CAN 提高了通信速率(高达l Mbps),且可靠性高、性能稳定;通过Flash 存储器进行数据缓存,再传至上位机进行存储与处理,系统容量高达500 G,数据处理简单高效。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民族建筑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运用现代测绘与信息技术,即3S技术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建立少数民族传统建筑三维数据与信息库,其中对原始数据的采集与信息加工方法、海量空间数据与图形的存储与分析、三维数据建模与可视化技术进行了研究。所建立的民族建筑基础数据库可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时钟偏差模型的GPS不完整星座定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GPS接收机在卫星星座不完整情况下仍能定位,提出采用接收机时钟偏差模型辅助接收机定位的方法.将模型预测的时钟偏差引入伪距线性化定位解算方程中,保证了在GPS星座不完整时仍能给出接收机的位置.基于GPS实测数据的验证分析表明,该方法的定位精度在标准误差范围内.同时,该方法具有计算简单、有效可行的特点,可以方便地嵌入到GPS接收机中.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静基座全球定位系统(GPS)实测定位数据为依据,分析其定位误差情况,并进行建模研究.研究表明,静基座GPS陆定位误差模型国定位星组的不同而有差异,但都含有周期为180~6005幅值为随机变量的周期误差和符合AR(1)模型的随机误差.木文采用半周期均值法和AR模型预报法对定位数据进行误差补偿.  相似文献   

16.
The time-saving numerical method for GPS/MET observation operator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ray-shooting method is a self-sufficient observation operator inGPS/MET (meteorology) data variational assimilation linking up the GPS observation data and the atmosphere state vari-ables. But it cannot be applied to data assimilation and operational prediction so far because of huge computation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computation, a 2-order time-saving symplectic scheme is used to solve the equations of the GPS ray trajectory, due to its separable Hamiltonian nature, and good results are achieved. Not only does it save 75 % of CPU time taken by the old GPS ray-shooting model with 4th-order Runge-Kutta method , but also it improves the sim-ulation accuracy to some extent.  相似文献   

17.
移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与3S集成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掌上电脑硬件平台下,对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与分析,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移动GIS数据模型,设计和实现了一个移动地理信息系统,探讨了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低内存环境下的大数据量组织与管理,与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等的集成技术,构建了一个可支持数据移动采集、定位与导航、多源数据融合等应用的集成应用服务环境.在上海某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移动GIS数据模型和构建的集成服务环境具有较好的高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精密定位软件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GPS精密静态定位软件LTW_BS的改正模型、预处理和解算模型,及其对2年上海CORS网的数据以及江苏CORS网70个站的数据处理情况.结果表明,计算结果正确,软件运行稳定可靠.对于基线长度100 km区域网静态定位精度能够达到mm级,对于上千km的大区域定位精度优于2cm.  相似文献   

19.
Digital Orthographic Map (DOM) can be used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because it contains both image features and terrain information. Spati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aim at th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data related to a space,engineering design and so on. Thereby spatial database provides an efficient solution for managing DOM. According to large amounts of the DOM data in storage, a data compression based on wavele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storage. Another strategy to solve this problem is to decompose the raw image into tiles and store the tiles individually as separate tuples. The metadata of DOM can be used to organize and manage spatial information,especially for spatial data sharing and fast locating. A tool for browsing, zooming and querying the DOM data is also designed. We implemented these ideas in SISP (Spatial Information Sharing System) and applied the subsystem into the DOM management of Beijing City, which is an component of the Beijing Spati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相似文献   

20.
Digital Orthographic Map (DOM) can be used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because it contains both image features and terrain information. Spati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aim at th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data related to a space, engineering design and so on. Thereby spatial database provides an efficient solution for managing DOM. According to large amounts of the DOM data in storage, a data compression based on wavele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storage. Another stratcgy to solve this problem is to decompose the raw image into tiles and store the tiles individually as separate tuples. The metadata of DOM can be used to organize and manage spatial information, especially for spatial data sharing and fast locating. A tool for browsing, zooming and querying the DOM data is also designed. We implemented these ideas in SISP (Spatial Information Sharing System) and applied the subsystem into the DOM management of Beiiing City, which is an component of the Beijing Spati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