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是19世纪初法国浪漫派作家缪塞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品塑造了一个世纪病患者的形象,也是作家自己的写照。缪塞以深刻的忏悔意识剖析自己,剖析客观存在的社会。作品流露出对无法把握人生深深的痛苦和忧郁。本文从忏悔意识的来源,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剖析了作家精神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2.
现代作家日记具有重要的文学史研究价值。它能够帮助我们探索作家内心深处的各种动向,直观把握作家微妙的创作心理和思想的发展流变。它亦能够帮助我们厘清作品创作的来龙去脉,还作品以本来面目。作家日记与创作之间还可能存在互文关系,我们只有把作品放回到这种互文网络中才能对其文学内涵作出合理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虽经8年时波的冲击,《废都》余热尚存,尤其是其主题内涵的难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通过分析《废都》主人公庄之蝶身上所凝结的作家的心理情结和作家对世态人心的思考,力求对《废都》的主题内涵有一个更新更深的解读,对作品内涵与作家创作心迹的关系有一个规律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4.
儿童文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在身体、精神、社会等方面均未成熟的儿童培养为健全的社会人。为最大限度地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应突出强调五个问题:一是正确认识儿童文学的特性;二是准确把握儿童文学的文体知识;三是充分发挥儿童文学的启蒙作用;四是注重新时期儿童文学作品的学习;五是注重云南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蝇王》是一部从人物及其行为到环境、实物都充满象征意味的小说。读者只有对这些象征的深刻内涵进并较为全面的领悟和把握,才能更好地欣赏这部作品,进而理解作家的真正写作目的。  相似文献   

6.
魯敏是一位敏锐和深刻的作家,具有对世界的整体概括想象能力.<惹尘埃>继续她对现实的敏锐和深刻,为我们揭示出我们身体感知到的一个谎言世界,并且把这个世界背后的政治、历史、文化、制度等因素呈现出来."同情性理解"是作品的叙事风格,这种叙事把人性叙事的深刻展现的淋漓尽致,但同时也暴露出作家人性叙事的困境.这也是当下作家共存的问题,所以如何突破对底层的"同情性理解"的人性叙事困境,就成为魯敏也是当下作家共有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周三娇 《科技信息》2009,(18):87-87
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月牙儿》中那贯穿全篇的象征物"月牙儿"无所不在,是主人公情感的寄托。我们从它在文中做为情感的象征、主人公命运的象征、情境的营造物和作家内在的生命悲剧承载物等四个方面来理解"月牙儿"在作品中的重大作用,从而深层把握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亨利&#183;詹姆斯的《贵妇画像》是美国文学中最伟大的小说之一。现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为出发点,选取作品中典型语料,对蕴含其中的隐喻语言及隐喻现象进行解析,进而对以容器隐喻为纲、路径隐喻为线的概念隐喻框架展开研究,有助于加深读者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和人物命运的把握,并从认知层面上拓展对该小说的研究范围,为读者提供另一种解读小说的方法,提高对小说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更为全面地解读作品内涵。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是一位与时俱进的作家.他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探索人类未来的发展道路,创作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海明威不同时期的作品,留下了他探索的足迹.分析海明威创作思想的具体表现及其成因,有助于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0.
文学的生成和嬗变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原理、优胜劣汰原理和二律背反原理。其中正态分布原理决定了超常作家作品和低常作家作品为数很少,而一般作家作品为数较多。超常作品是超常作家对整个种族乃至全人类思想文化尤其文学艺术进行极限相容和对人类生命意蕴进行极限体验,并富有独创性地诉诸语言文字符号的终端显现。优胜劣汰原理决定了超常作家作品受马太效应影响易在竞争中获胜并得以流传,反之则易被淘汰甚或失传。二律背反原理决定了诸如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艺思潮和文艺理论等因素不是促使或阻滞文学生成和嬗变的关键,其关键在于它们是否有利于激励作家独创性地进行极限相容和极限体验。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文艺理论领域手稿派和审美反映派对文学实践性的研究 ,认为审美反映理论强调作品对确立读者实践理性的意义是对文学实践性研究的发展 ,但从审美反映理论的理论根源来看 ,它对文学实践性研究必然面临着如下问题 :正确认识作家的审美需要与人的社会实践需要之间的关系 ;正确认识作家审美需要的社会历史性。  相似文献   

12.
身体的病残在为作家带来身心痛苦与孤独的同时,曼重要的是使作家同生存、生活和生命所展现的时空关系发生了变化,从而借助其职业的敏感性体验,将这种情感变化表达出来,以缓解作家的消极情感,进入健康的生活世界.病残作家表现在其作品中的.是对于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真实展现和对于疾病、孤独和死亡等人生问题的形而上的思考.就其作品的价值来说,在不断丰富文学对病残这一题材的感性书写,使文学作品具有思想史的意义的同时,也提供了人类社会对于病残状态行为真相的珍贵精神样本.  相似文献   

13.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意识流代表作家之一.本文以《达罗卫夫人》为例,从伍尔夫的“主观真实论”出发,对作品进行由浅入深的读解首先梳理作品中人物的意识流程,从人物意识流程透视人物痛苦、绝望的生活态度;其次分析作品中人物对生活绝望的深层原因,揭示二十世纪初西方人的异化感和末日感;第三阐述作家如何利用意识流技巧展示人物灵魂的挣扎和心灵的呐喊.同时,本文也阐明了意识流小说并不仅仅只有技巧,它还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14.
汪逸芳的散文作品在主题上体现出了一个女性作家对女性意识和水文化的双重皈依.汪逸芳的女性意识从本质上说是无意识的,是其童年丧父的悲剧性生命投影的自然反映.对水文化的关注,是汪逸芳一切文学耕作最深最终的精神指向,她的文化观和她的个体生命体验是融为一体的;作为一个知性的现代知识女性,对人类文明整体进程的把握企图又使她在文化哲思中显示出寥远的历史感和相当的超验性.  相似文献   

15.
高志忠的文学研究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他在对明清宫廷文化持续观照和把握中提出了许多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通过对明清两朝宦官诗文创作、明代宫廷戏剧、明清宫廷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研究,扩展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维度。高志忠的文学研究聚焦于历史与文学的互证,通过对作品文本的细致解剖彰显特定历史时期的作家思想与作品内涵,形成了具有个性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许地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独特的作家,小说《命命鸟》深刻地揭示了其以佛学为情感本体探讨人生,追问生命本质,探求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基于对许地山生平经历的透视及其作品的剖析,进而深入思考作品中的佛性美学意蕴,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其独特的生命哲学思想及其对人类灵欲深处的生命探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笔者几年来外国文学教学的一点体会,对如何执行大纲,如何对待作品中的性爱描写和人道主义以及作家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也谈了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一些尝试,目的是求得专家同仁的指教。  相似文献   

18.
马华女作家黎紫书是世界华文文学最值得期待的作家之一.从<天国之门><山瘟>开始,她的作品对人性阴暗面的透析和挖掘就已经震动华文文坛.近些年来的微型小说或对马共历史进行重读、或对凡俗人世精心揣摩与书写、或对宗教神学的体味与解构,都使得她的创作变得更为复杂.此处且从艺术实践、日常生活和神性解构三个角度,试图对黎紫书的创作进行把握,勾勒出这位成名于大马、盛名于台湾、漂流在大陆的作家的创作心路.  相似文献   

19.
原型批评理论是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典范,既对旧有的模式进行突破,又对各项理论进行有效整合,从而为自己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我们以“向后站”为理论视角既可以对作品进行“远观”式研究,从而把握其宏观性,又可以对作家作品在文化范畴内进行系统分析;既可纵观原型批评的实用性、启发性、局限性,又可凭借此窗口来窥探其前景与发展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小说命名是作家整个艺术构思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如房屋的门楣,自有高下优劣之分,综观每位作家的小说命名,也可帮助我们把握他的艺术风格,从中得到艺术的启迪。 作品命名艺术可谓最精炼的艺术,较之其他的构思艺术,它是最难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因为它让作家驰骋艺术才华的天地太小,而鲁迅却能充分发挥他功底深厚的优势,得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