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组传统构拟为*ts-类辅音声母,后包拟古依照汉藏同源对应以及上古汉语词族的分析认为*st-。我们认为精组上古应该是*tl-、*tr-系列复辅音声母。  相似文献   

2.
上古汉语有*l-和*r-辅音声母是汉语音韵学界所普遍承认的。但是,上古汉语的这两个辅音声母后来演变成中古汉语的什么辅音声母在汉语音韵学界却存在着极大的分歧。本文利用系统的同源材料证明上古汉语的这两个辅音声母中古都变成了来母l-:其中上古汉语的*l-演变成了中古汉语的来母一等,而*r-演变成了来母三等。  相似文献   

3.
上古汉语有^*1-和^*r-辅音声母是汉语音韵学界所普遗承认的。但是,上古汉语的这两个辅音声母后来演变成中古汉语的什么辅音声母在汉语音韵学界却存在着极大的分歧。本文利用系统的同源材料证明上古汉语的这两个辅音声母中古都变成了来母1-:其中上古汉语的^*1-演变成了中古汉语的来母一等,而^*r-演变成了来母三等。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旧时以韵部考订、声纽分合为主的传统上古音韵研究方法,近年进展为以历史语言学方法,汉语语音史角度研究上古语音系统,重视分析音系结构及其变化,变化机制及其语法功能,变化规律及在今语中的反映方面,并取得很大成就。尤其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更有飞速发展,新近几年又在复声母及音节结构构拟方面,汉藏语言同源词拟音方面取得新的成果,推动了上古音研究向科学方向的发展。本文分概况、声母问题、韵母及声调问题、音节类型、语音变化的形态意义五节予以分述。  相似文献   

5.
谐声系统中,晓母的谐声关系十分复杂。我们通过对晓母谐声关系的分析,认为造成如此复杂的谐声关系是由于中古汉语晓母上古有不同的来源,即有舌根音、舌尖音和双唇音等来源。这些本来完全不同的辅音声母附加了*s-或*h前缀之后,中古同演变成舌根擦音x-。通过对晓母的分析,告诉了我们中古汉语的辅音声母上古来源并不是单一的.我们不能认为中古一个辅音声母就认为上古只有一个来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汉藏语研究进一步深入,领域进一步拓展,无论是在宏观的语言理论和方法论还是在微观的词汇、语音、语法等方面,都有论著不断涌现。学界将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与上古汉语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创发了新的理论和原则,论证和解决了一些悬而未决的难题,取得了较大成绩。其中,将汉藏语同源词与汉字谐声关系结合,考求、构拟上古声母系统以及上古音系,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便利和可行的,但在研究中必须要注意汉藏语历史层次问题、汉藏语同源词确定的问题和谐声系统的异质性问题等,才能使上古汉语的研究不入歧途,取得更大进步。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汉越语语音系统与《切韵》音系的比较,讨论了中古汉语某些声母、韵母的音类分合与音值构拟问题。对中古汉语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分合,于、以、匣三母的关系,鱼、虞、模三韵的音值,真、臻二韵的构拟以及舌尖元音的产生时代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汉语由上古的19个声母发展到中古的40个,这一演变是重韵轻声的体现.福建方言因人文地理诸种因素,既保留上古语音的痕迹,又打上中古语音的烙印,故为研究汉语从上古到中古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本文列举并分析福建三大方言群、七个主要方言的重要实例,以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为序,对汉语声母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加以粗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莆田方言是闽方言的一个次方言。莆田方言内部有严然划二的白读(话音)和文读(读书音)两个系统。白读音是莆田人两晋末年以后逐渐从中原南迁带来的,至今还与上古汉语语音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分别就声韵两方面作些介绍。 一、白读音反映了上古汉语声母的大部分特征 上古汉语声母系统,结论不一。不过,清人钱大昕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古人多  相似文献   

10.
上古音系声类研究,有清以来主要依据《说文》,本文吸取近年来古文字研究成果,对第四版《全文编》中的谐声关系,利用数理统计公式进行了几率计算,并以《切韵》音系上推,构拟了两周金文音系的声母系统.  相似文献   

11.
把日本汉字音读、莆田方言和中古音系的声母、韵母进行全面的对比,借以进一步认识中古乃至上古汉语的语音特征,并给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提供线索和证据。  相似文献   

12.
把日本汉字音读、莆田方言和中古音系的声母、韵母进行全面的对比,借以进一步认识中古乃至上古汉语的语音特征,并给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提供线索和证据。  相似文献   

13.
把日本汉字音读、莆田方言和中古音系的声母、韵母进行全面的对比,借以进一步认识中古乃至上古汉语的语音特征,并给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提供线索和证据。  相似文献   

14.
上古汉语部分被动句是有形式标记的,标记主要有两种:一是浊辅音声母,二是去声。有形式标记的被动句仅限于自主和非自主相匹配的动词。介词“于”引介施事者在上古汉语中并非是被动句充要条件的形式标记。  相似文献   

15.
把日本汉字音读、莆田方言和中古音系的声母、韵母进行全面的对比,借以进一步认识中古乃至上古汉语的语音特征,并给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提供线索和证据。  相似文献   

16.
把日本汉字音读、莆田方言和中古音系的声母、韵母进行全面的对比,借以进一步认识中古乃至上古汉语的语音特征,并给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提供线索和证据。  相似文献   

17.
龙岩话是闽南方言的次方言。龙岩过去地属偏远闭塞的闽西山区,枯水季节外出唯靠徒步交通,语言发展比闽南平原地区要来得迟缓。闽南方言较多地保存了上古汉语特点,比如声母系统就没有经历中古时期的语音演变,而是直接继承了上古汉语声母系统;在词汇方面也明显地体现着这一特点,而龙岩话更属闽南话的古老层。因此,龙岩话能比较集中地保存  相似文献   

18.
台语和汉语在基本词汇和音韵方面有许多共同特征。有不少古汉语的特征,比如复辅音声母,谐声,在台语现代方言里还很好地保留着。这些特征为古汉语的构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也是汉台语发生学关系的坚实例证。  相似文献   

19.
高本汉给上古汉语拟音时把“史数、需”等字拟为 sl-、sn-,已经注意到这类字是 s-和响音声母的结合。李方桂、张琨、雅洪托夫、蒲立本、包拟古、白保罗、杨福绵等位先生对s-头都有所讨论,多从谐声和汉藏语比较立论。本文准备再以通假、异读、转注同源字孳乳分化结合谐声、汉藏语比较,进一步说明:(1)上古汉语确实存在 s-头。(2)s-头后接声母的语音变化。(3)s-头与 h-头的关系。(4)s-头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汉语上古音的研究,有音类的区分和音值的构拟两大任务。如果将拟音简单地理解为对上古音类读音的假定,那么,清代的古音学家早就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了。对于鱼歌二部的读音,清儒有两个代表性的论点,一是“本西音”说,一是“古敛今侈”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