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Through空间图式的场景成分特征多种多样,为组合成不同空间图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场景成分之间的关系又十分灵活,受到较少限制.因此through在表征空间意义时可以较为灵活地把形态多样的焦点和背景配对成多种组合,表现力极其丰富.本研究采用泰尔米(Talmy)空间图式理论对through的空间元素和图式特征进行分析,探讨through表征的多种空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某铬污染场地为例,结合场地属性数据,开展了基于ArcGIS反距离加权(IDW)插值法和三维场景工具ArcScene的场地土壤铬(Cr)污染空间格局分析.反距离插值分析表明:场地污染物Cr主要集中在第一、二层土壤中,污染物横向分布表现为中部高四周低,纵向污染范围由第一层至第三层呈现急剧缩减的整体空间分布特征,污染物Cr在场地中的空间分布与原厂工艺布局关联度较高;三维场景工具ArcScene实现了场地Cr污染土壤空间实体的3D可视化表达,增强了场地评价成果的直观性.  相似文献   

3.
以IMT-Advanced信道模型为基础,针对多用户MIMO-OFDM技术中的空间复用、空间分集和波束赋形及结合有限反馈的波束赋形等关键技术,研究了多用户MIMO-OFDM技术在不同无线场景下的误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空间分集技术时系统性能最佳;采用波束赋形技术的系统性能显著优于空间复用;基于有限反馈的波束赋形技术能进一步降低LTE-Advanced系统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4.
利用Unity 3D构建虚拟三维环境平台,设计了空间维度和长度距离两个因素的实验,目的是探索虚拟环境是否对空间距离的判断产生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在虚拟环境中,人们对距离的判断与真实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2)在虚拟环境中,人们在不同维度下对短距离的判断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人们在垂直场景下对短距离的判断最为准确,人们在纵向场景下对短距离的判断比在横向场景下对短距离的判断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5.
历代民众创造的民间传说包含着他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历史记忆与文化资源是参与社会文化空间建设、维护地方秩序、促进乡村社会发展的内生力量。基于场景理论,以河南武陟万花村流传的青龙传说为考察中心,分别从基层社会组织中的管理空间、祈雨实践下的仪式空间、物质设施集聚的景观空间三个不同空间场域,分析论述民间传说对乡村社会场景的建构作用,揭示传说在乡村场景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为乡村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景观空间形式与元素构成及其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视觉的认知初级阶段三维角度而言,不同的构成元素围合的空间形式不同,其演绎出的视觉效果也有所不同.景观的构成元素(地形、建筑、植被、设施等)在各个空间界面(底面、墙面、顶面)中的运用会营造出具有不同感受、功能和形式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基于RGB比例空间的立体匹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际场景中, 由于光照条件不同, 使从不同角度获得的、对应同一场景的图像像素对的RGB 值不同,从而导致匹配错误, 为了改善此问题, 根据RGB 色彩模型, 形成RGB 比例空间, 提出基于RGB 比例空间的自适应权值算法。实验结果表明, 在光照条件不同时, 与传统的基于RGB 空间的匹配算法进行比较, 该算法可以得到更准确的视差图。  相似文献   

8.
根据场景图像中某些目标的特征间具有空间关联性和几何连贯性的空间语义属性,对特定场景的图像序列进行学习,首先提取各图像的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特征点,分析每对图像中各匹配特征点对间的几何连贯性,然后根据图像序列特征点矢量间的空间紧密程度进行聚类获得目标对象,从而得到基于空间关联性的一种新的图像语义层级结构(SBOSH),此层级结构图是通过非监督自动学习的过程获得的.由SBOSH结构图不仅可得到各节点上的目标对象,而且能够获得各节点间的空间交互性.所得的SBOSH结构图符合人对场景的逻辑分析,可以应用于场景分析、目标及目标局部精确定位和类目标的识别中.  相似文献   

9.
李嫣 《科技资讯》2013,(17):27-28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对影视动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影视动画场景设计现已被上升为一种艺术造诣,在实践中强调画面间强烈的反差,以印证故事情节。由于过去影视动画场景设计模式偏向单一,因此多维信息空间用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运用开始提上日程。由于该技术尚不成熟,因此本文将从多维信息空间的慨念出发,来深入探讨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多维信息空间的实现,以期对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空间物体的理解与识别是计算机视觉与计算机图形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感知导航、人身安全和环境监控等方面。以点云为物体的数据表示形式,依据空间物体的形状复杂度不同,从简单场景(单目标物体)、复杂场景(多目标场景)两个方面来重点探讨,以分割、理解及识别为主线分别针对空间点云物体的理解与识别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通过分类讨论和剖析现有方法的优缺点,指出空间物体理解与识别方面所遇到的姿态、拓扑关联及语义等关键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LTE-Advanced系统中的MIMO技术性能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对先进的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dvanced)系统中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的性能进行评估,简单回顾了LTE-Advanced系统中的2种MIMO技术,即空间复用和空间分集,并介绍了一种适合LTE-Advanced系统评估的信道模型--IMT-Advanced(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advanced)信道模型.基于该信道模型,通过系统仿真对以上2种关键MIMO技术进行了性能评估.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MIMO技术、调制方式、码本、复用率及接收方案都对性能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LTE-Advanced系统中的MIMO技术性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先进的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dvanced)系统中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的性能进行评估,简单回顾了LTE-Advanced系统中的2种MIMO技术,即空间复用和空间分集,并介绍了一种适合LTE-Advanced系统评估的信道模型-IMT-Advanced(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advanced)信道模型。基于该信道模型,通过系统仿真对以上2种关键MIMO技术进行了性能评估。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MIMO技术、调制方式、码本、复用率及接收方案都对性能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来提高无线信道的传输增益,从而提高调制系统中的信噪比、降低调制系统的比特误码率;仿真量化分析了在LTE-Advanced MIMO不同无线场景中,调制系统中信噪比与MIMO技术的天线数,以及调制系统中信噪比与MIMO技术天线的发射功率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MIMO技术能提高低功率无线场景中调制系统中的信噪比,进而提高调制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网络拓扑结构是上层算法的基础,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针对动态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造成的空间复用问题进行了论述,量化描述了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空间复用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连接拓扑的特征.研究结果对设计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协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OFDM的MIMO系统的空间复用增益和分集增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MO—OFDM系统利用了时间、频率和空间三种分集技术,使无线系统对噪声、干扰、多径的容限大大增加,同时可以获得高传输速率.研究使宽带MIMO—OFDM系统获得全分集和最大空间复用增益的各种技术,并通过模拟实验证明空间复用技术结合信道编码和空时编码可以得到高分集增益和空间复用增益.  相似文献   

16.
无线通信系统中,空城分集技术能够扩大信道容量,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受移动终端物理条件的制约而难于实现。由空城分集引中出的协作分集,通过在移动终端间组成一个虚拟多天线系统,从而使空城分集得以具体实现。在介绍协作分集的概念和通信过程的基础上,着重描述了协作分集技术中的协作协议,并提出了一些该技术中仍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瑞利衰落对普通无线系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重点从空间复用提高容量和空间分集对抗衰落两方面研究了瑞利衰落信道下MIMO系统的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V-BLAST算法实现空间复用增益时,随着收发天线数目的增加,复用系统的符号错误概率增加;不同的分集结合方式对分集系统性能的影响不一样,随着天线数目的增加,分集系统的符号错误概率都递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室内无线传输的吞吐量和时延性能,提出了将基于动态统计复用(DSM)的接入技术用于室内无线覆盖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流水线并行计算为特色的动态统计复用体系结构.通过对国际流行的几种接入技术的对比,分析了该技术与几种经典无线接入方式的性能特点,指出经典接入技术面临无线宽带化传输的需求而存在的局限性.从理论上分析动态统计复用可以逼近吞吐量和时延的极限值,并通过仿真实验,给出吞吐率和时延曲线,比较分析了它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对提升系统主要有效性指标具有重要作用,可为提高室内无线传输与覆盖性能提供新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频率选择性衰落无线信道下的发送分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平坦衰落信道下空时分组码(STBC)发送分集技术,结合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提出适用于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的STBC-OFDM发送分集方法.然后对STBC-OFDM系统在随机信道和恒参信道中的性能进行仿真.研究和仿真结果表明,STBC-OFDM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抗频率选择性随机衰落技术.与OFDM系统比较,STBC-OFDM系统误码性能得到很大改善,系统的频带利用率通过采用多电平调制方式得到提高.STDC-OFDM方法适用于数据高速传输的宽带无线系统的下行链路.  相似文献   

20.
今天,先进的3G/4G(HSPA+、LTE和IMT-advanced)应用普遍采取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通过增强频谱效率,MIMO能够保证实现更高的数据速率,提高无线系统性能。本文主要针对LTE系统的空间分集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就发射分集和接收分集分别进行了详细分析一通过对分集技术的多种方案的讨论一最后得出了LTE系统中最佳的空间分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