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智囊》2006,(8):81-81
核裂变是一个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的变化。只有一些质量非常大的原子核像铀、钍等才能发生核裂变。这些原子的原子核在吸收一个中子以后会分裂成两个或更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放出二个到三个中子和很大的能量,又能使别的原子核接着发生核裂变……,使过程持续进行下去,这种过程称作链式反应。原子核在发生核裂变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称为原子核能,俗称原子能。  相似文献   

2.
§1.前言通过对内转换过程的研究,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得到原子核能级和原子核结构的新知识。一个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跃迁到较低的状态时,除了放出一个光子的过程外;还可以把能量、角动量和宇称的变化直接传给核外壳层电子,使它脱离束缚状态而发射出来。这一电子将具有确定的能量 Ee=Er-W,E 为相应的Υ光子能量,W 为电子原来所处的轨道的结合能。放出的电子称为内转换电子(或内转换电子对),这一过程称为内转换过程。有些参考书将内转换过程错误地解释为内光电效应。该书过去的发行量比较大,由于其它章节  相似文献   

3.
那么,什么是热核反应呢? 这个问题对你也许很陌生,但你应该听说过核裂变:当把比较重的原子核比如铀、钚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比较轻的原子核的时候,就会释放出大量能量,这就是原子弹的基本原理.而把两个比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一个较重原子核的时候,同样也会放出大量的能量,这就是核聚变反应,氢弹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相似文献   

4.
易照雄 《科技信息》2013,(26):486-488
本文通过对原子核结合能和氢原子基态结合能以及能量量子化公式的探讨,尝试由修正后的能量量子化公式来给出几种轻原子核的结合能和核子质量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Weizs?cker公式为基础,使用协方差分析的研究方法,重新计算了原子核结合能中的体积项、表面项等5个系数,使原子核的结合能平均误差降至最低。在此基础上,利用Fattoyev给出的协方差方法,给出了各项系数的误差范围、各项系数与原子核结合能之间的关联系数、各项系数之间的关联系数。研究表明,原子核的结合能与对称能、表面能、库仑能有很大关系,而且对称能系数的误差很大,这里隐含着3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原子核可能存在四极形变;库仑能的大小可能因为四极形变而改变;可能存在中子皮、质子皮等影响对称能的大小。可以通过该项研究,对比系数间的关联性,合并减少系数的个数;得到结合能与体积项、表面项、对称能之间的密切程度等信息,为得出更为精确的原子核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双重子∑*△(ST=05/2)和∑*△(ST=31/2)态的结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推广的手征SU(3)夸克模型下,研究了带有一个奇异夸克的双重子态∑^*△(ST=0 5/2)和∑^*△(ST=3 1/2)的结构.结果表明,尽管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推广手征SU(3)夸克模型短程力的机制完全不同,但两种模型下给出的定性结果是一样的。即这两个双重子态都是束缚态。能量在∑^*△道之下却在∧π△道之上.在推广手征SU(3)夸克模型下,∑^*△(ST=3 1/2)态的结合能比∑^*△(ST=0 5/2)态的结合能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密度矩阵理论对原子核的结合能进行了计算,把原子核的能量看做密度矩阵的泛西,用变分原理求出原子核的能量和相应的核半径,假定核子间的作用势阱为高斯势阱,从低能实验数据来确定势阱参数,并假定交换作用为普通作用的二倍,则所得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大体相符。原子核的半径为1.2×10~(-13)A~(1/3)Cm,原子核的能量为(E/A)=-10.73+17.40A~(1/3)+(46.70-34.94A~(1/3))((2/A))~2+0.728~(Z~2/A(4/3))-0.556(Z~(4/3)/A~(4/3))+(0 偶一偶核 (69.0-40.9A~(1/3))1/A~2 奇数A核 (125.9-69.5A(1/3)) 奇—奇核)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表面δ力(SDI)作为有效相互作用,计算了壳层原子核的结合能,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的相当好。说明在这两个壳层中包括非单满壳层的原子核用表面δ力来处理仍很成功。  相似文献   

9.
利用改进的LLP变分法计算了纤锌矿GaN/AlN无限量子阱中激子的基态能量和结合能,并对闪锌矿GaN/AlN量子阱和纤锌矿GaN/AlN量子阱中激子的基态能量和结合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纤锌矿GaN/AlN无限量子阱材料中激子基态能量和结合能随着量子阱宽度增大而降低,当阱宽较小时急剧下降,阱宽较大时缓慢下降,最后趋近GaN体材料的三维值;考虑极化子效应时激子的基态能量和结合能明显低于裸激子的基态能量和结合能,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对激子能量的贡献较大;纤锌矿GaN/AlN量子阱中激子基态能量小于闪锌矿GaN/AlN量子阱中激子的基态能量,纤锌矿GaN/AlN量子阱中激子的结合能大于闪锌矿GaN/AlN量子阱中激子的结合能,且随着阱宽的增大,两种阱中基态能量和结合能的差距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0.
将核聚变的原理很通俗地说出来不太容易。不过我们可以这样想,两个带有相同电荷的液滴一旦合并,便会因表面减小而升高温度。核聚变和这种现象有些类似,但在聚变中放出的能量要多得多,以致于合并后的“大液滴”不能不“裂”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一般是一个高速运动的中子或质子。通常所说的核聚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两个氘(音刀)核自发地融合为一个氚(音川)核,放出一个质子和4.03兆电子伏能量;或融合为一个氦—3核,放出一个中子和3.27兆电子伏能量;或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融合为一个氦—4核,放出一个中子和17.58兆电子伏能量  相似文献   

11.
Q&A     
《科学世界》2012,(4):92-93
Q:公式E=mc~2如何验证是正确的?是否做过科学实验?(读者:doremi3366)A: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描述了质量和能量的等价关系,两者由常数c~2联系起来,这是由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来的。爱因斯坦首先提出用放射性物质来检验质能关系,因为马克斯·普朗克指出,束缚体系在释放了结合能之后,其质量将小于各组分质量的总和。但是人们很快就意识到,由于这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太长,很难通过这种方法检验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直到发现了原子核,并测量了中子的质量之后,人们才找到了  相似文献   

12.
粒子加速器     
一、引言1911年,法国物理学家芦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论。这种理论认为,一切元素的原子都是由一个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而旋转着的电子所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后来,由于中子的发现,人们确定原子核乃是由中子和质子所构成,中子不带电性,质子带正电荷,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在原子核里,核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原子核成为一个稳定的结构,形成这种稳定结构的力,称为核子力,这种核子力,即不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也不可能是两个带电体间相互作用的电  相似文献   

13.
原子核壳层模型现已成为核结构理论的基础,其基本思想在于原子核内存在着一个好的自洽场与弱的剩余相互作用。文献〔1〕、〔2〕用壳层模型计算了一些轻核的结合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其工作本身也是对壳层理论的检验。但其共同的特点是用实验值来确定参数,从而躲过了这些参数对自洽场径向波函数以及剩余相互作用的依赖关系,因而对它们的具体形式没有提供多少信息。 本文采用谐振子波函数,假定核子间的剩余相互作用为修正的δ-相互作用,计算了1d_(3/2)—1d_(3/2)壳层原子核的基态结合能,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公式σ=(r/2)△P_(max)(σ是表面张力、r是毛细管半径、△P_(max)是最大压力差)可用三种方法导出: 第一种方法,根据气泡鼓出时所需的高于外部气压的附加压力与弯曲液面指向曲率中心的附加压力相平衡,△P=(2σ)/R,气泡成半球形时R最小,且等于毛细管的半径r,此时△P有最大值△P_(max),所以△P_(max)=(2σ)/r,σ=(r/2)△P_(max)。此法已有叙述,①不再。重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二级Mφller-Plesset微扰理论MF2/cc—pVTZ电子相关校正水平,对CFCl3和03分子间可能存在的复合物进行全自由度能量梯度优化,得到2种稳定的几何结构A和B,用MP2/aug-cc—pVTZ方法计算出其结合能△E^CP分别为-2.39kcal·mol^-1和-2.29kcal·mol^-1,LMOEDA定域轨道能量分解分析表明其中色散能占主导。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移动双中心分子轨道的构型迭加处理了氫分子。变分函数为ψ=[X_c(1)+X_d(1)][X_c(2)+X_d(2)]+k[X_c(1)-Xd(1)][X_c(2)-X_d(2)]其中c和d表示在原子核联綫上的两个可移动的中心,X_c和X_d是分别以c和d为中心的1S原子軌道。这一变分函数只包含三个参数,卽中心c或d与原子核的距离Rac=Rbd,1S原子軌道中的有效核电荷α及綫性组合系数k当α=1.20,Rac=Rbd=0.03,k=-0.61215时,求得氫分子的结合能为4.081ev。  相似文献   

17.
根据相对论中的质能关系E=mc^2,如果一个物体以辐射形式放出能量,那么它的质量就要减少,由于在化学变化中将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和吸收,经典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和相对论中的质能关系是相矛盾的;质能关系的存在表明在化学变化中质量不是守恒的,实际上是质能的守恒.  相似文献   

18.
(一) 原子核物理学研究的是原子核的性质、结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组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的规律。在核内的相互作用是来自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夸克、胶子等等。但是在原子核内还存在着只在客观物质才表现出来的集体的相互作用。原子核的基本问题涉及广泛的范围,有强、弱、电三种作用,从微观尺度上的核力直到宇宙的大尺度的结构。原子核物理研究强相互作用的多体问题,并研究有关对称性等基本理论的实验的检验。原子核物理在天体物理和宇宙论中起重要作用。在70年代,曾经发现一些新的运动形态,如巨单极的发现(这是和核物质压缩度相联系的),△激发的发现(即核内核子处在某种激发态,称为△的激发态)等等。高能电子的散射表明核内存在着某些介子或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个原子核结合能公式的新形式,並借助于Apple—Ⅱ和H_(89)微机,用最小二乘法将新公式同Wapstra和Bos.的核素质量表中经过实验严格测定的1271个核素质量拟合,定出了新公式的11个参数,从而得到这个新公式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了解非晶态Co-Fe-B合金的性质,本文从能量学视角,对团簇Co2FeB2和CoFe2B2各构型所占比例定量分析,探究其稳定性,发现团簇Co2FeB2的结合能和吉布斯自由能变化量随构型能量增加出现剧变点,临界能量约为463.061a.u,主要存在构型为能量低于临界值的两种戴帽三角锥和一种四角锥构型。团簇CoFe2B2的结合能和吉布斯自由能变不存在剧变点,有多种异构体共存。高Co含量的团簇有较小的结合能和吉布斯自由能变化量,稳定性弱,此结论符合相关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