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述了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国外水源地保护的措施,从5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水源地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级市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机理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人口城镇化子系统与土地城镇化子系统的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和系统藕合协调度模型,以289个地级(以上)市为研究对象,测度地级(以上)市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度,并采用泰尔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讨其空间分异特征.主要研究结论:(1)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的平均值为0.709,超过62%的地级市处于勉强协调级、濒临失调级和失调级,这表明我国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度总体不高,提升空间很大.(2)城镇化协调发展度呈现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的阶梯状分布态势,总体来说,东部地区(0.761)中部地区(0.717)西部地区(0.681).(3)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度呈现空间正相关,其空间集聚状态可以分为4种: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高值异质区域(零星分布在西南地区)、低值异质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华北和中部地区)及低值集聚区(主要集中分布在陕甘地区、云川地区的部分地市).这个结论能够为区域之间城镇化协同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的城市饮用水安全已经开始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饮用水直接关系到了城市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针对我国当前城市饮用水的水源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展开了一定的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通过水源地保护的案例分析,着重阐述各自的成功经验;接着分析土地有效利用对水源地保护的作用,水源地保护离不开土地的合理规划;最后提出如何有效利用土地和进行合理规划为保护水源地。 相似文献
5.
6.
在实地考察昌乐县水源地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该县水源地保护的意义.基于对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认识,从区域发展和生态保护入手.对昌乐县水源地保护提出了构建良好生态结构,建立水库艮期监测数据库,“以水养水”,发展无污染产业,充分发挥政府在水源地保护中的作用等建议.认为通过以上措施,实现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水源地的良好生态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以嘉陵江南充水源1995-1997年连续3年的水质监测资料为依据,采用有机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南充水源在洪汛期受到轻度至中度污染,提出了加强有机污染监控和保护水源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城市水源地保护是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内容,水源地保护区的发展更是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以合肥市为例,通过分析含肥市水源地保护区的发展现状,揭示合肥市城市水源地保护、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肥市城市水源地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对供水和环境的要求会更加严格和迫切,城市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已关系到我县民生的重大问题。因此,对防治饮用水源地水土流水、水体污染、保障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0.
11.
基于国家与广东省创建生态示范区活动的倡导,揭西县借助其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规划建设的契机开展了生态村镇建设工作.从揭西县生态村镇建设背景及其村镇建设现状出发,剖析其进行生态村镇建设的障碍因子与优势因子,进而对其生态村镇建设的阶段与目标进行了阐述,论证了揭西县开展生态村镇建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张家界旅游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利用耦合概念构建了旅游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模型。计算结果表明:1990–2014年张家界市这2大主体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总体上升趋势,经历了失调期(1990–2003年)、过渡期(2004–2008年)和协调期(2009年至今)3个阶段,实现了极度失调向良好协调的转变,并有继续保持良好协调的趋势。最后结合实际为张家界旅游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进一步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改善被研究车辆的儿童行人保护性能,建立了儿童头锤冲击汽车前部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采用同类车型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了同样结构下低碳钢和铝合金发动机罩的行人保护性能,并针对儿童行人头部保护设计了波浪式内板和夹层铝合金2种不同结构的发动机罩.为了增加发动机罩的吸能特性和降低头部损伤相关的加速度参数值,研究了发动机罩边缘和翼子板间的吸能结构.结果表明:设计的新型发动机罩使整个发动机罩的刚度分布更加均匀,能在儿童行人头部的碰撞区域有效地减小儿童行人头部损伤风险;这2种结构在具有原发动机罩模型相当的静态刚度的同时,提高了发动机罩的侧向弯曲和扭转刚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国新农村建设和抗震救灾、农房重建、加固改造等工作中缺乏反映农村民居现状基础数据的问题,在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68个行政村,对354户村镇民居建筑开展抗震性能的调研。运用分类归纳总结的方法分析调研数据,研究不同结构形式村镇民居建筑的建造习惯与施工工艺,讨论民居建筑在正常使用时和地震后的典型破坏特征,评析中国既有村镇民居建筑抗震性能现状,指出村镇民居在抗震设计、构造、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原因;提出一些提高村镇建筑抗震性能的措施和建议,为村镇民居建筑的建设、加固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是其它任何物质不能替代的一种经济资源 ,因此应尽可能的做到一水多用 ,使水利工程与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建设、区域环境的保护密切结合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对汉中市水利工程的实地调查 ,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通过构建安徽省环境与经济关系的指标体系,利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相关的定量评价模型,对安徽省近年来的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的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2004年安徽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由初级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向中级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转变,而且初步显现出良好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逐步转化。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定量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市为研究区域,构建了武汉市城市化、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城市化综合水平与生态环境综合质量进行测度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了武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结果显示:2000年~2010年,武汉市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呈现出增长趋势,但武汉市生态环境水平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呈现出波动型的变化特征,总体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从近两年来看,武汉市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差距在缩小.从协调度分析可知,2000年~2005年,协调度呈现出逐年下滑趋势,2006年~2010年,协调度呈现逐年回升的趋势,且呈现出较为稳定的状态.总的来看,武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性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是在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要素的限制并加以保护,以获得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预测的目的则是为了掌握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以及时化解和防范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恶化的风险.通过灰色预测模型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态势进行预测,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预测的结果显示,2017年之后会呈现大连、盘锦两市协调度开始下降的态势;经济与环境效益综合指数预测的结果显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经济与环境效益综合评价指数主要依靠大连、营口两市的拉动和提升;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预测的结果显示,大连市、营口市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明显高于其他4个城市. 相似文献
20.
通过数值模拟对胜利油田郑408-20井组的火驱现状进行分析,并预测未来5 a开发动态指标。计算结果表明:郑408-20试1油层较厚,注气量偏小,顶部油层由于气体的上浮作用气蹿现象更严重,造成了单井产量较低;通过增加注气量、转湿、控制水气比等开发方案的调整,水气比为1.3 kg/m3时,预测5 a后地层压力约为9 MPa,地层温度有所降低,水蒸气把已燃区内的热量带到了燃烧前缘,火烧前缘已经接近生产井,累积产油量为30.86 kt,采出程度达到14.59%。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