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城的自杀给当时的中国文坛带来了巨大的震撼,文坛也因此沸腾起来,诗人死了,诗人的死却开始了一种文化奇观,他们的死从终点回归到了起点,诗人的诗也就开始繁荣了。对顾城作品的解读可以体会到他诗歌中充斥的死亡意识,他对个人的“自然哲学”的崇尚以及现实条件的紧逼是他自杀的原因。顾城的死令人惋惜,“顾城之死”现象这一奇观也理应引人重视。  相似文献   

2.
松尾芭蕉的俳句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他的创作开一代新风,并以“闲寂”与“幽雅”或“空灵”的美学特征独具一格,被世人称为“蕉风”。他是在极力步入仕宦之途连遭失败后开始他漫游生涯的,并在云游山水中度过了一生。其作品多是寄情于山水,描写自身的孤独、寂寞、凄凉的生活经历,反映了诗人内心与现实社会的强烈反差,是诗人失意于社会的缩影。  相似文献   

3.
迪金森抒情诗如是观李辉在十九世纪的美国诗坛上,艾米莉·迪金森(EmilyDickinson,1830—1886)是一位堪与惠特曼①齐名的伟大诗人。她的诗作被盛誉为“美国文艺复兴的一部分”②,其本人他被推为“美国诗歌的开拓者”和“现代美国诗歌中其他一切...  相似文献   

4.
美国洛杉机8岁女童汉娜·罗利3岁时被确诊患有白血病,从那以后,她幼小的生命开始了和病魔长达5年的艰苦斗争。8岁时,由于病情的恶化,汉娜被送进洛杉矶儿童医院接受治疗。在她离去前5个月,她从一名到医院探望她的小朋友那儿听说了美国“生命宝石”公司将骨灰制成钻石的故事,小汉那在心中默默地记下了这件事。  相似文献   

5.
托马斯·皮克林,在克林顿政府时期,他曾连续四年担任美国副国务卿,结识了很多中国外交官。有人说:“皮克林大使是美国最出色的大使之一。”在我的职业外交官生涯中,我去过世界很多地方,从中东到俄罗斯,从中美洲到联合国……但我必须承认,我既不是“中国通”,也不是“亚洲通”。  相似文献   

6.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自然诗人,也是美国人民最喜爱并引以为自豪的少数几位美国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誉为“以快乐开始,以智慧结束。”从传统中创新,运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深意是其诗歌最大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我与诗歌     
<正> 一个人的爱好是与自身素质、周围环境影响密切相关的。我喜欢并热爱诗歌,也是决定于此。“愤怒出诗人”、“激情和灵感是诗歌的摇篮”,也都说的是诗与诗人及环境的关系。 回忆我走过的诗歌道路,要回朔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当我在安达一中读书时,就对文学、特别是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主要是受了一位当时常有小说作品问世的语文老师的影响,他就是在我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一直培养支持我的杨云庆老师。在杨老师的培育带动下,当时的安达一中出现了一批文学爱好  相似文献   

8.
田间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际诗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走向世界的战斗鼓手。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他的诗篇便在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德国、日本等国翻译出版,并且得到了高度重视和评价。《给战斗者》被称为“一部抗战初期最优秀的诗作”,而长诗《赶车传》被赞誉是“一面诗的魔镜”。  相似文献   

9.
以退为进     
郑洁 《青年科学》2010,(4):39-39
有一位留美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结果好多家公司都不录用他。思来想去,他决定收起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身份”再去求职。  相似文献   

10.
十四行(音译为“商籁”)是欧洲格律最严谨的抒情诗体,20年代初被移植到我国,几十位诗人写出了一批出色的中国十四行。近20多年来写作十四行诗最多、取得引人注目成就的诗人是唐湜。他曾把自己操纵裕如的十四行说成是从欧罗巴采折来的芦笛。从60年代中期开始,唐湜写了千余首十四行,出版了专集《幻美之旅》、《遐思——诗与美》,以及十四行长诗《海陵王》。十四行诗创作使这位40年代登上诗坛的九叶诗人,实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蝴蝶”这个意象,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情感倾向。它往往是与失意、感伤等等感情联系在一起的。在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中,蝴蝶是一个重要的意象,他的许多诗里都提到了“蝴蝶”,本文试对这些“蝴蝶”意象浅作分析,透过这些意象,我们能看到的,是诗人心酸、无奈的感叹。  相似文献   

12.
盖瑞·史耐德是美国家喻户晓的诗人。幼年时偶然的一次欣赏中国山水画的经历,即宣告他从此与中国文化结下不解之缘。诗人翻译的二十四首寒山诗还被选入《中国文学选集》,逐渐成为英译汉诗的经典。除了翻译,中国诗也直接影响了史耐德的诗歌创作。无论是古典诗歌的句法格律,还是中国文化的经验模式、思维模式,都对诗人产生了明显的“移情”效应。  相似文献   

13.
威廉·华玆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是英国十九世纪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生于1770年,死于1850年。由于他长期居住于英国昆布兰湖区,一般文学史上把他与柯勒律治、骚塞并称为“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在剑桥大学读书时,深受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等人的影响,响往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1790年以后曾几次赴法国,他曾到被击毁的巴士的狱拣起一块砖头作为纪念,又曾幻想自己作为革命党的一员,写过一些歌颂民主、共和、平等的诗。雅各宾专政使他对法国革命感到失望和畏惧,从此他隐居湖区,创作了不少优美的自然诗。大自然的美,农村的纯朴恬静,甚至山石溪流,百鸟花草,在他的笔下,显得那么深情、和谐、清丽、幽美,诗的格调又是那么柔和、婉转,富于音乐美,使我们觉得诗人的整个身心,已经和他的描写对象融为一体,不能分离了。但华兹华斯一生并不像他的诗那样平静和美,他大半辈子生活坎坷艰难。直至他逝世前三年。被授予“桂冠诗人”的称召。目前国內外对华玆华斯的评价很不一样。在英国,他一直被认为是莎士比亚与密尔顿以后影响最大的诗人。雪莱称他为“自然歌手”。我国五十年代接受了苏联学者伊瓦肖娃的看法,把华玆华斯看成是反动(或消极)浪漫主义诗人。近年来,外国文学界有的同志认为应重新译评价华玆华斯。为了有助于学术上的探讨和研究,我们翻译了美国学者、《华兹华斯诗选》编选者、哥伦比亚大学英语教授马克·范·多伦(Mark Van Doren)写的《华玆华斯诗选》序言,我们采用的版本是美国兰顿书屋(Randon House)出版公司现代丛书(Modern Library)版一九五○年版本,由于译者水平有限,敬请专家读者给予指正。  相似文献   

14.
文化播报     
德国启动爱因斯坦年今年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100周年,德国政府宣布启动“爱因斯坦年”庆祝活动,德国上下也因此掀起了一场“爱因斯坦热”。不过,现在还有瑞士、美国和以色列也正在跟德国争夺这位科学巨匠的归属。爱因斯坦虽然于1879年出生在德国南部城市乌尔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但他的学业是在瑞士完成的,而且他是在瑞士首都伯尔尼完成并且最终于1905年在那里发表他最为著名的理论———《相对论》的。从1914年开始,爱因斯坦开始在德国首都柏林工作,但到了1933年,出于对纳粹追捕犹太人的恐惧,他移居到了美国,并获得了美国国…  相似文献   

15.
伦敦泰晤士河畔,古老的威斯敏斯特教堂中,有一“诗人角”。它是英国著名文学家们的墓地。几百年来,文人们一直认为死后能埋葬在这里是无上的光荣。“诗人角”里,坟墓累累,纪念碑林立。十四世纪的“诗圣”乔叟,在这里占有突出的地位。除坟墓外,还有“纪念窗”一扇,上面画着他的名著《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图画。“诗人角”的中央,埋葬着十九世纪杰出的小说家狄更斯。他的《雾都孤儿》和《双城记》等作品是路人皆知的。和他们一起长眠的还有诗人丁尼生、布朗宁、小说家哈代,以及辞典编辑的鼻祖约翰逊。举世闻名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死后被葬在他的故乡斯特拉特福的教堂里,在“诗人角”有一个壁龛,放着他的雕像。但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诗人,如杜甫、白居易、柳宗元、王安石、苏东坡等,都喜爱植树,被文坛传为佳话,也为后人所称道。 晋代诗人陶渊明特别爱种柳。送他的雅号是“五柳先生”。唐代诗人杜甫爱种桃树。他在四川成都的浣花溪,曾留下“奉乞桃栽一百株,春前为送浣花村”的佳句。  相似文献   

17.
罗伯特&#183;弗罗斯特(1874-1963)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自然诗人,也是美国人民最喜爱并引以为自豪的少数几位美国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誉为“以快乐开始,以智慧结束.“从传统中创新,运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深意是其诗歌最大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很久以前,有一个小男孩,他非常的自卑。因为他的背上,有着两道非常明显的疤痕。这两道疤痕,就像是两道暗红色的裂痕,从他的脖子,一直延伸到腰部,上面布满了扭曲鲜红的肌肉。所以这个小男孩,非常非常的讨厌他自己,非常害怕换衣服。尤其是体育课,当全部的小孩子都很高兴地脱下又黏又不舒服的制服,换上轻松的体育服装的时候,小男孩都会一个人偷偷地躲到角落里,用背部紧紧地贴住墙壁,用最快速度换上体育服装,深怕别人发现了他的背部,有两条这么可怕的缺陷。可是,时间久了,他还是被其他小朋友发现了他背上的疤。“好可怕喔!”“怪物!!”“不跟你…  相似文献   

19.
诗人陈恭尹对“雨”意象情有独钟。他在诗中刻意营构多姿多彩的“雨”意象,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陈恭尹笔下的“雨”,既有冷暖之分,又有粗细疏密、新旧、动静之别。诗人赋予“雨”以人格化,在情景的交融中使读者获得美感。  相似文献   

20.
藏起博士文凭——“高不成”就“低就”实际上,高学历者求职也有其苦衷,如既想专业对口, 又想待遇丰厚,还要考虑工作环境的好坏,企业是不是有发展前途……但很多用人单位又一时没有空缺等, 这样高不成低不就,就算你有博士文凭也无可奈何。一位不善言辞的电脑博士便不幸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他到人才市场去求职,遗憾的是没有一家公司愿意聘用他,也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