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博雅 《科学之友》2004,(6):82-82
读书有很多目的,或实用或享受。许多人保留着睡前读书的习惯,夜深人静,侧身枕畔,选一些喜欢的书读,不失为一种享受。而且只有保持这种习惯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妙处。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一些人来说,世界上最好的助眠方式,不是听舒缓音乐或吃安眠药,而是拿起一本书并开始阅读。其实,读书犯困也分情况,翻看教科书或名著时,没读几页就打哈欠了,但读小说、看漫画的时候却能通宵达旦。为什么有的人一看书就犯困?不同书的"催眠效果"为什么如此不同?怎么才能克服困倦爱上读书?小编一一分析并附爱上阅读的六种技巧。  相似文献   

3.
读书断想     
在浩瀚的书海里,既有璀璨的珍珠,也有肮脏的泥沙.要使自己读书有所收获,除了勤奋,还需要明辨是非. 青年人求知的欲望强烈.对于书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是广泛的,但又是不尽相同的.就文学作品而言,有的喜欢这种题材,有的喜欢那种题材.就像不能硬性规定作家只写一种题材一样,我们不能强求青年应该读某一种题材的作品.只要这个作品能给人以某种启迪和教育,或给人以某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知识,或给人以某种美的享受,那么,不管它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现代的还是古代的,都应该鼓励青年们去阅读欣赏.这样,他们读的书越多,和世界就会越相近,就越觉得生活光辉灿烂.  相似文献   

4.
正杨绛先生曾说:"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一本书,就是一道门,带你通往未知领域。对于个人来说,读书也是成本最低的投资。2020年伊始,一场疫情给原本正常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许多人不得不宅在家中,也因此有了更多时间静下来读书思考。在宅家的这段时间里,我学会了和书"相处"。我之前的阅读都是碎片式的,可能十几天,甚至一个月才读完一本书。但宅家的时间可能是因为心比较安定,阅读的速度变得非常地快,有的时候一天就可以读一本书。读了各式各样的书,也让我明白了各式各样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2006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纪念日。鲁迅先生是我国的文学巨匠,他一生中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读书经验。一、浏览这是对专业以外的绝大多数书籍采用的一种阅读方法,如鲁迅所言,“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就如游公园似的,随随便便去”。这种随便翻翻的读书法,看似无益,其实能够广见博闻,获益匪浅。一次,作家萧红穿着红上衣、咖啡色格子裙来鲁迅家,鲁迅说红色和咖啡色搭配显得混浊,应该和红裙或黑裙搭配才和谐。萧红很惊奇,原来鲁迅是浏览了有关美学书籍而获得…  相似文献   

6.
为读而狂,为情而学,本文着力用不同层次的读,弹奏语文课堂的情感乐章,从而使学生爱读书、好读书、乐读书.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将来总有一天未来的冲击将摆在我们面前,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尔温·托夫勒(Alvin Toffier)在他的书中阐述了如下观点,他确信,信息时代已成为信息过载,同时一个人不可能读到他所想要读的所有书,只有通过采取有选择性的读书战略.著名的未来学家作者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  相似文献   

8.
提起读书.我先前最爱读小说。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一书在手.如尝佳肴。小说如潮水,一泻千里,奔腾向前.心随之一同前往。纵然百折千回,结束了.完了就完了。读小说,犹如吃西餐.吃是吃了,总觉得不过瘾。  相似文献   

9.
近读季羡林先生的<季羡林生命沉思录>一书,再次体味学术大师后无来者的旷世学养,以及-个真正智者的人生千虑.每读季先生的文字,总有一种重回课堂的感觉,让你无法不正襟危坐、洗耳恭听.  相似文献   

10.
说百合     
自然界是那样的博大精深,植物是那样的千姿百态,散发着勃勃的生机、盎然的气息和读不透的深蕴…… 万物皆有灵性,生生死死循环往复.夏天,在那一片沙壤土中,洁白的野百合花正自在地怒放,给人一种自然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1.
那年我正在融水读中学。在书店我随手翻了本书,顿时大感兴趣。这是一位外国人写的关于“悖论”的书。从书里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在人类文化里还有一种叫“悖论”的东西。我读了两页。立即深受里面论述悖论的文字吸引。由于街头被水淹,书店进水了.书已被水浸湿,我没能继续读下去。后来每想起当初我没继续读下去,就深感后悔。  相似文献   

12.
对爱读书的人来说,春日读书是有利于养生的,书中自有无穷的乐趣,可以活跃思想,锻炼思维.读书可使大脑保持清醒,能够有条不紊地指挥各脏腑,各种生理机能协调活动,消困解乏,去除春闷.每次读书1小时后最好适当休息,以免过劳.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是一本我们一辈子也读不完的书。许多生命的奥秘就隐藏在一些看似平常的表象后面。猪笼草是一种植物,静静地长在那里,看起来也没什么特别,可它却能抓住蚂蚁和会飞会跳的昆虫,并为它们设下了一个个绝妙的陷阱,使它们一步步走向死亡……  相似文献   

14.
为了身体更健康,人们都坚持着一些"道听途说"的习惯.殊不知,这些小习惯和做法却给自己的未来埋下了无数健康隐患.所以要赶紧纠正那些不正确的小习惯,哪怕一天改变一点点,也要以全新、健康的生活方式迎接每一天!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体育锻炼、合理膳食等都是获取健康的有益途径.读有益的书,也是一种保持身心健康的“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150种有益健康的食物>一书作者、营养学家强尼伯顿博士制作了一份有益健康的食物表.在书中.尽管伯顿所列的食物有些经常听说,但在超市里不容易辨认出来.下面是他对选择这些食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钱定平 《科学》2005,57(1):58-61
一 上海科教出版社潘涛先生送笔者<八面风文丛>和<哲人石丛书>等多册,其中有一本是巨著,就是<爱因斯坦·毕加索--空间、时间和动人心魄之美>.也真巧,从广阔的视角看,世上硬语盘空的非虚构散文界,正在对科学美和艺术美的本质、共同美的创造机制等等问题频频惠顾,想调动散文的笔墨进行破解或者诠释.这一大类文章,国内有一个不大精确的习惯说法,叫做科技散文.笔者也写了不少,但是,不大能接受这种分类.无论如何,把爱翁和毕翁他们俩并列比较一下,哪怕是最肤浅的,都一定极其有意思.笔者也读爱、毕俩的书和画,完全随兴所至,全无章法,也缺乏主动性.这书送来了,不翻阅一下也太辜负了大好春光.  相似文献   

18.
裸睡之益     
我国大多数人习惯穿睡衣或内衣睡觉,而脱衣而睡是一种享受,不少时尚人士正在纷纷效仿。在日本、美国,裸睡早已成为一种时尚,特别是美国人,年龄由年轻人发展到老年人,都在裸睡中尝到了甜头。据保健专家介绍,裸睡还能祛痛呢,裸睡的时候身体自由度很大,肌肉能有效得到放松,还能有效地缓解白天因为紧张引起的疾病和疼痛。比如对肩颈腰痛、  相似文献   

19.
近来,"宅"一词甚为流行,特别是受近期的金融危机影响,不少"宅男宅女"们喜欢把呆在家里当成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每天睡到自然醒,整天对着电脑;喜欢用1Pod或游戏机打发时间,擅长运用MSN或电邮与人互动,每天固定浏览社群网站接收信息;每天吃快餐,久坐在电脑前……但在享受这种时尚生活之余,医学专家却指出,"宅男宅女"的生活方式影响人体健康,为摆脱亚健康,需要转变生活方式,规律作息,活出健康来.  相似文献   

20.
读书的痛苦     
人们常把读书视为乐事、雅事,我并不反对.但我要说的是读书其实也是一种痛苦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