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安忆的创作风格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将王安忆作品与社会文化背景相结合,从"雯雯系列"、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女性文学、城市文学五个主题的变化中,既体现出对潮流的追随,又执着地坚守着自己的本心.她的创作不仅是自我的突破,而且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2.
在建筑市场中,建筑结构设计发生着变化,尤其在高层建筑中建设结构设计成为了影响建筑物养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建筑设计中的中心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高层建筑设计的原则,并对高层建设结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提出了相应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张薇 《漳州师院学报》2007,21(1):101-104
杨志军是一个作家,也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一个在现实中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命,在作品中独特表现他所关注的对象的作家;一个以独立的批判声音让自然充满生命尊严,让人思考终极意义并以自己的作品担当自然和人类的苦难,勇于追问和拷打灵魂荒地的知识分子;一个坚守在边缘状态的独行者。  相似文献   

4.
<正>一、标题音乐与无标题音乐的界定1.标题音乐的界定。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指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音乐的构思是和某一特定事物相联系,作品不受曲式段落的约束,音乐完全是根据这一特定题材来抒发情感的。标题音乐最典型的特征是用文字来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和作品  相似文献   

5.
路易斯·Ⅰ·康作为一位将结构,材料,空间秩序及哲学理念完美融合在一起的建筑大师,他的设计作品传达着对结构设计独特的诠释。本文通过解析其作品中结构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挖掘出内在所遵循的结构理性和设计启示。  相似文献   

6.
<正>在园林作品中,植物的美主要通过引起视觉美来呈现,视觉美最敏感的是色彩。因而赏心悦目的植物,首先是其色彩动人。园林植物色彩丰富,可以在种植设计中营造出缤纷的色彩景观。同时植物景观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季相变化,  相似文献   

7.
路易斯·I·康作为一位将结构,材料,空间秩序及哲学理念完美融合在一起的建筑大师,他的设计作品传达着对结构设计独特的诠释。本文通过解析其作品中结构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挖掘出内在所遵循的结构理性和设计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别集编纂史中,唐宋时期作者对自己文集的编纂表现出普遍的自觉性。自觉地、有选择地保存自己作品的主要方式是焚弃与改定。唐宋皆有许多作者在编集过程中大量废弃己作;唐后期至宋,对己作屡作"改定"的现象愈益广泛;与"焚弃"、"改定"行为相关的"草稿"也在唐宋时期受到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9.
一要围绕市场调整农业结构。农民朋友要多了解市场,捕捉信息,适应市场规律,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紧紧围绕市场做文章,成为市场竞争中的赢家。 二要围绕资源优势调整农业结构。要对自己各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自己在资金、技术、劳力、土地、工具、市场信息、交通等各个环节的优劣,按照“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两害相比取其轻,两利相比取其重”的原则选择自己的农业结构。 三要围绕降本提效调整结构。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降本提效,达到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效益,要“咬定成本不放松”,精打细算,建立自己的家…  相似文献   

10.
王铎草书成就极高,创造性极大。其作品在字间联系、行、行间空间的处理上多有自己的创见;同时,他的作品在落款、钤印等创作环节上又能灵活多变。它们共同构成王铎草书的章法特色是:明快、多变和大气。  相似文献   

11.
宋神宗熙宁年间的大变法是北宋年间的重要历史事件,作为变法中心人物的王安石,其诗歌创作深受这一事件影响。从变法初期的思考和准备,新法推行时的自信和坚定,到新法受挫时的坚持与纠结,变法变异时的悲愤与超脱,时事变易,心态不同,在他的诗作中留下了分明的轨迹。通过熙宁变法与王安石诗歌创作关系的个案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王安石诗歌发展演变的过程,也可以更加具体、深刻地认识到宋代文人政治对于宋代文学发展提供的独特的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2.
筑波大学学群制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义伟  伍海云 《理工高教研究》2009,28(3):98-101,138
建立于1973年的筑波大学以其独特的"学群·学类"制度闻名于世,在短短的三十多年里就发展成为了日本乃至世界的一所一流的高等学府,这与其成功的改革教学研究组织管理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筑渡大学的独特组织形式引起了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学群·学类"制度的显著优势也得到了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认同,相对于传统大学组织制度,"学群·学类"制度有许多的优点,这也给我国大学组织制度的改革与建设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式和一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继《诗经》、《楚辞》之后,两汉乐府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显示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每首乐府诗表现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孔雀东南飞》作为汉乐府中最长的叙述诗,它由民间传说发展演变,经历漫长过程,被乐府收录,最终进入文人的作品集。正是演变、升华的过程,成就这首诗的历史地位——它被誉为汉乐府"双壁"之一。《孔雀东南飞》由民间文学形式到乐府诗是一种华丽的转身。  相似文献   

14.
唐诗英译活动的目的是向英语语言区传播中国文化。这一目的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唐诗英语译文能否被英语文化区读者理解并接受。应当从接受美学角度出发,对唐诗英译活动进行分析。着重讨论英语文化区唐诗英译读者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唐诗英译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普拉斯是美国自白派诗人中最富才情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爸爸》以其立体复杂的人物形象而富有深刻的历史化内涵。诗人将其独特的个人经历与整个社会历史环境紧密地结合起来。展现了一幅悲壮的历史画面。诗歌描述的是一个赋予多重身份的“爸爸”:爸爸、丈夫和男性代表。诗人通过对传统父权、夫权和男权制社会的疯狂颠覆而赢得女性主体意识回归。应当从精神分析、人物原型批评等角度对诗歌的颠覆性主题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文类的研究范畴是比较确定的,而且具有一贯性。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到当代,文类大都被界定在由史诗类、抒情诗歌类、戏剧类构成的诗的艺术的范畴之内,而摈弃了实用性的、无韵的散文。  相似文献   

17.
阮大铖是明末学养深厚,才华出众的诗人、戏曲家。虽人品不端,气节有亏,但创作成就颇高。在其留存的两千首左右的诗歌作品中,除写山水田园、志时咏物题材外,怀古也是其中具有创作特征的内容之一。他对帝王将相成败得失的回顾和审视,表现了一种厚重的历史反思意识;对陶渊明、李白等诗坛巨星的崇拜与仰慕,体现了自己希图以诗名世的人生价值观,反映出作在人生逆境中处于出世与入世之间矛盾徘徊的特殊心态。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杨骚具有不可忽视的成就和影响。他最主要的文学成就是其新诗创作 ,他最突出的贡献之一就在于努力解决诗歌与现实、诗歌与时代、诗歌与大众的联系。他该方面主要的代表作 ,当首推其长篇叙事诗《乡曲》。  相似文献   

19.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社会组织的结构和形式以及组织的形态和存在的外在方式发生巨大变化。面对变化,生活在组织“包围”中的个人,应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加强自我认同感。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诗学传统认为,诗歌体现了一种和谐的美学精神,它既渴求艺术审美,合乎伦理道德规范,又兼及个体情感,其内容贯穿着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历程的始终。在明清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钱谦益基于“诗言志”传统提出的诗学主张有深刻的合理性,是对中国传统诗学传统的批判继承,对明清之际的诗坛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