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是邓小平同志根据唯物史观对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特点的科学概括。但是人们在理解这一例题时,存在着通常的误解,把理论形态的科学本身也看作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从而混淆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本文认为:“科学”与“技术”是不同的概念,在唯物史观中分属不同的范畴系列。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属于社会意识,不属于作为社会存在要素的生产力,而技术则直接属于生产力,技术有经验性技术和科学性技术,科学性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真实意义不是说科学和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是说,科学性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科技新闻传播是科技信息的流通与共享,是科学技术的一种文化形式。自从有了人类传播的历史,科技新闻传播就担负着人类文明推进器的重要功能。21世纪的竞争焦点是对知识与信息的占有,如何从铺天盖地的新知识海洋里选取精华,有效培植科学精神和促进“科技到生产力”的转化以实现科技新闻传播的双重价值,是当前创新经济时代下科技新闻传播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3.
“开放技术市场,实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实践证明,技术市场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纽带,是技术成果进入生产领域的桥梁,是科学技术由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由潜在的生产能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助推器。农村技术市场,  相似文献   

4.
处于知识分子转型时期,开明书店一班人确立了现代型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和人间情怀。以此为依托,开明书店的文学书籍出版,呈现出文学本体价值与现实关怀相融合的取向特征,前者表现为以包容、“排俗”的姿态对出版物做严肃的选择,出版了大量的高品质文学书籍,后者表现为既以基本的道德伦理价值为准则关注社会,又与政治事件相对疏离。  相似文献   

5.
新质生产力的空间形态是影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理论问题。围绕这一问题,从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出发,对新质生产力的空间形态进行了探索,“新质生产力首先必然是国家生产力”的观点得以提出并对其论述,并指出区域层面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服从于这一观点,才能在新质生产力时代赢得新的发展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兼顾新质生产力引领发展、统筹发展和重塑格局的综合功能,兼顾新质生产力的国家属性、人类属性和未来属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潮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增强生产对科技的吸收、运用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施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经济的战略方针的重要措施。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科学技术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如下图所示:下面我们来具体地分析这一过程。“通过对自然的探索和认识,以揭示人类对自然的好奇,这就是科学;而怀着明确目的,利用自然知识,对自然进行控制,这就是技术。科学是为人类对自然的某些作为提供可能,而技术则是利用科学知识以实际造福于人类。”①科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已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应用知识和创造知识将成为人类的新追求。知识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昂贵,因此人们注重知识、学习知识、创造知识。而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传播知识的高等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学籍管理。是实施“学年制”管理方式,还是采取“学分制”管理方式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笔者在这里将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它通过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运用,以发明创造学习教育的形式,使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因此,它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最高的革命力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它揭示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诸要素的决定作用、超前作用,及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是邓小平同志根据唯物史观对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特点的科学概括。但是人们在理解这一命题时,存在着通常的误解,把理论形态的科学本身也看作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从而混淆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本文认为:“科学”与“技术”是不同的概念,在唯物史观中分属不同的范畴系列,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属于社会意识,不属于作为社会存在要素的生产力,而技术则直接属于生产力。技术有经验性技术和科学性技术,科学性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真实意义不是说科学和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是说,科学性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技术市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作为深化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的配套改革、开拓和解放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技术成果进入生产领域的桥梁,成为科学技术由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力杠杆。十多年来,我国技术市场在“放开、搞活、扶植、引导”八字方针的指引下,从形成到不断迅猛发展壮大,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推动地方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结合我市实际,就县(市)级技术市场的发展状况、特点、问题和意义作一…  相似文献   

11.
<正> 前言人类远古的音乐生活,由于生产力和意识水平的历史局限,基本上呈现出“创作、表演、欣赏”之“三位一体”的艺术审美范式。人类当代的音乐生活,基于生产力和意识水平的社会进步,大体上表现为“创作、表现、欣赏”之“系统分工”的艺术审美格局。从“三位一体”的音乐审美范式到“系统分工”的审美格局的确立,大约经过了数千年的时间。“舞台演奏艺术的最佳境界”之课题研究,即指向当代“系统分工”音乐生活中的器  相似文献   

12.
<正> 近两千年来,人间的沧桑变化,社会历史的变迁,生产力的发展,文化的流传等信息的传播与存储都是借助纸来实现的,大量纸质文献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辉,推动着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然而,到本世纪末叶,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一种与纸质出版物截然不同的电子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物质经济而言的新的经济形态。物质经济是以物质资源为主要资源的经济。由于物质生活相对于精神生活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所以迄今为止的经济基本上是物质经济,工业经济是其高级形态。物质经济的主要局限性是物质资源的高消耗、生存环境的高污染和效益递减。知识经济是以知识资源为基本资源的经济。知识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智力是主要劳动力,知识劳动者是主要劳动者,知识产业是主导性产业,知识财富是主要的财富,知识创新是首要的创新。同物质资源相比,知识资源具有许多优点。知识经济是比物质经济更先进、更合理的经济。从物质经济到知识经济,是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高科技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条件。科教兴国就是知识兴国。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的兴起,突出了知识在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中的决定性作用,知识已成为未来社会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未来社会需要有知识的人,不仅需要占有知识的人,更需要将占有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生产出社会需要的有生命力有经济效益的物质形态的人,创新能力必将成为评判未来人才的首要标准和新世纪最为实在的资本。培养创新人才,是基础教育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创新教育是培养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其教育过程充满着发现和超越,体现了人类创新活动的根本特征。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既是创新教育的终极…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 ,社会形态是一个综合的复杂体 ,它是由全部社会要素所构成的统一完整的社会有机体 ,是由生产力、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各个部分组成。根据这些不同的组成部门我们可以相应地把社会形态划分为技术社会形态、经济社会形态、文化社会形态。在此 ,笔科想专门谈谈技术社会形态。所谓技术社会形态 ,就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根据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我们可以把整个人类历史按生产力水平高低依次划分为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智能社会四个阶段。本文将就每…  相似文献   

16.
电脑与网络传播已将人类带进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一个全新的时代。 这个社会就是信息传播社会。这个时代就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知识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核能,已成为当代社会最重要的工作和生活内容。 它标志着人类将从此面临一种新的文化传播模式。如果说纸与笔、阅读与说写是人类社会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传统文化传播模式,那么,我们今天正迎来一种集声光电于一身、聚音字像于一体、汇采传受于一线的第二种模式,即光与电、电脑与网络的新型文化传播模式。 电脑与网络不仅给人类带来了新的传播文化,还给人类带来了新…  相似文献   

17.
相较于传统媒体,网络上信息传播形态的多样化,信息传播类型的复合性以及信息传播内容的共创性等新变化更凸显了网络的“平台”作用。网络不仅是“媒体”,其真正价值在于网络信息、知识、技术、关系等资源的高度整合。网络媒体的发展应探索包括内容、渠道和形态三个别方面在内的有效整合传播之路。  相似文献   

18.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基础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物理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廓清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日报》的媒介组织形态及其自然科学传播的基本线索。方法原始文献分析与考证。结果《解放日报》十分重视自然科学传播,报纸虽历经整改,“科学园地”与“卫生”两大重点科学专刊却都保留下来。毛泽东等同志撰文确立了自然科学传播的方向,提出其主要为生产和战争服务的原则。结论《解放日报》的科学传播,具有开创性意义,不仅普及了科学知识、破除了迷信,提高了民众的科学水平,而且在经济建设中通过推广生产知识、指导生产,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上世纪60年代后期《寂静的春天》发表以来,生态文明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这里所说的“生态”是指我们和我们周围的一切,而“文明”则代表一种社会形态。远古的时候,人类敬畏自然,生活在听任大自然摆布的“原始文明”中。随着种植和养殖活动的出现,人类进入了“农业文明”阶段。农业文明时期的生产力有限,人口总量不多,人类社会基本上仍然处于从属于大自然的状态。近300多年以来的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社会进入了“工业文明”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