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河南省地质遗迹及其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的地质遗迹种类丰富,其分布多与优美的人文、自然景观一致,地质遗迹档次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科研价值和地质历史价值以及良好的开发条件.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还存在总体规划不完善;开发旅游资源忽视地质遗迹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不重视科学旅游,开发深度不够等问题.建议深入调查、搞好规划、加强宣传、推出名牌。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已有三个国家地质公园和一个世界地质公园,并对其实行产业化管理,实现了地质遗迹“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但广东省就其地质公园的数量及其分布是与其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的经济大省和旅游大省是完全不相符的,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广东建立地质公园对保护、开发和研究其地质遗迹资源、发展其旅游业、发展其经济、建设其文化大省都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广东省应该利用其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及其经济大省和旅游大省的优势,尽快解决建设地质公园中存在的问题,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参与国家或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和建设,从而最终达到保护地质遗迹,发展旅游,发展经济,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质公园是一种新兴的地质遗迹保护和旅游开发平台,山西省地质遗迹及旅游资源丰富,但目前地质公园建设及其旅游开发相对滞后.针对开发步伐缓慢、基础设施不完善、开发管理体制混乱、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保护和宣传力度不够、投资主体单一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为山西省地质公园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的地质遗迹种类丰富,其分布多与优美的人文、自然景观一致,地质遗迹档次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科研价值和地质历史价值以及良好的开发条件.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还存在总体规划不完善;开发旅游资源忽视地质遗迹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不重视科学旅游,开发深度不够等问题.建议深入调查、搞好规划、加强宣传、推出名牌.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对赛里木湖周边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调查的基础上,对91个具有一定科学研究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进行分类、评价,并总结出本区地质遗迹总体特征。最后结合本地区地质遗迹的特点和配套常规旅游资源,提出了本区地质遗迹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和对策措施,从而为本地区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和保护开发地质遗迹旅游资源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遗迹景观开发为核心,对四川射洪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的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对其旅游开发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宁夏沙漠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系统分析了宁夏沙漠旅游资源的特征和优势,在对其客源市场研究的基础上,对宁夏沙漠旅游的客源市场进行了定位.拟定了开发构思,即重保护,巧开发;合地宜,争效益;提质量,顺客意;避重复,创特色.提出了一些开发措施,即区域景点联合,多点一线开发;沙漠旅游产业和沙产业同步发展;旅游形象拉动,开拓旅游市场;抓重点,做好沙漠旅游市场营销;实施培养旅游人才战略.  相似文献   

8.
泰山独特的地质遗迹,为泰山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成为泰山的特色风景之一.整合与开发泰山地质遗迹档案的旅游资源,不仅能够有效地保护地质遗迹,大大提高和丰富泰山旅游的品位和内容,还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本文着重探讨了泰山地质遗迹档案的旅游资源开发,以及网络环境下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开源的设计软件PHP、Apache、MapServer和PostgreSQL,结合泰宁地质公园的特点,构建了一套基于WebGIS的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旅游信息服务平台.该系统采用开放式的设计模式,实现了旅游信息GIS查询、旅游路线生成、模拟旅游和公众地质科普教育等功能.该系统对促进地质公园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地质遗迹的保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也为其他行业信息发布与共享及WebGIS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地质遗迹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教学及旅游价值,但目前对其开发利用不尽合理.本文通过对军庄镇主要地质遗迹特征的研究,阐释了该地区地质遗迹的主要类型及其价值,分析了本地区地质遗迹的可开发优势及其必要性,以期加以保护和充分利用门头沟区的地质资源,并促进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河南是文化大省,文化底蕴丰厚,文化资源丰富,因此,河南完全有可能通过整合文化资源,提高文化竞争力,率先实现中原文化崛起,进而加快构建河南和谐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河南植物志》中未记录的河南产伞形科植物Ⅰ属(Tongoloα)、6种和4变种,其中秦岭当归(Angelicα tsinlingensis)为河南分布新记录,订正了一些分类群的学名。  相似文献   

13.
郭新华 《河南科学》2012,30(7):968-975
河南省"十一五"地质环境科技发展成就显著,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支撑能力不断提升,科技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初具规模;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中原经济区对地质环境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地质环境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也为地质环境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十二五"的重点发展领域是完善地质环境综合调查、评价与监测管理技术体系、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治技术体系,提升矿山地质环境的监测、恢复治理技术能力,提高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建设技术水平,促进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通过实施一批重大地质环境科技项目,取得一批重要科技成果,提升全省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论建立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地质公园的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陕西延川黄河蛇曲是发育在晋陕峡谷中的大型蛇曲群体,完整系统地保留了黄河蛇曲形成、演化过程的地质遗迹,对于研究黄河中游的演化以及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有助于认识黄河发育与新生代以来地壳运动的关系,深化河流蛇曲成因理论、了解黄河形成之前的古水系背景特征及其支流发育与土壤侵蚀的关系,而且对发展地质旅游、进行科学考察和科普教育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河南植物志》中未记录的河南产樟科植物4种1变种,其中豺皮樟(Litsearotundifolia Hemsl.var.oblongifolia(Ness)Allen)为河南分布新记录,订正了一些分类群的学名。  相似文献   

16.
国家地质公园解说规划的科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了地质遗迹的景观科学价值,认为开展地质公园科学解说规划,调查与梳理地质遗迹景观的科学特色,可以使地质公园科学价值得到充分的展示.通过地质遗迹观赏引导解说,凸显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地史古生物等典型地质遗迹景观,使观赏者体验到地质公园的科学魅力.  相似文献   

17.
海南省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在特殊的地质地理和气候水文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下,发育了十分珍贵的洞穴资源.在此,本文论述了该省洞穴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景物标志和保护利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秦正  秦青  张艺露 《河南科学》2009,27(2):230-235
首次引入“地质遗迹资源脆弱性”概念,尝试建立了地质遗迹脆弱性分级标准和量化评价体系,以鹤壁范围内不同类型地质遗迹资源为例,分别计算确定了评价因子的权重和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数;通过对脆弱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计算和排序,发现和揭示了评价因子指标权重与地质遗迹保护重点的内在关系,并尝试利用权重指标来指导地质遗迹保护措施的选择,利用地质遗迹资源脆弱性综合指数来指导地质遗迹保护级别的确定,从而为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曹晋 《创新科技》2016,(3):94-96
河南地处中原是我国文物大省,文物收藏类别丰富,数量巨大。其中纸质文物收藏量较多。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纸质文物的现状调查分析病害成因,继而总结出针对河南省纸质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的可行性方法,对可实施的预防性保护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