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重点概述了近20年来林业遥感专家们为改进森林资源调查方法所作的诸多努力,如用卫星数据估计森林蓄积量、小块林地面积、以及森林郁闭度方法的研究、森林动态图的编制等。特别是上述方法在经过森林调查实际应用并进行效益分析后,提出的改进现行调查体系的建议。此外还提及了遥感用于评估、监测森林生态环境和森林灾害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对21世纪中国林业遥感前景进行了展望。作者认为下一个世纪中国林业遥感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包容各种新技术,形成新的技术体系,并与国际接轨;利用遥感的优势,研究森林的宏观状况与作用;与森林经营进一步结合。  相似文献   

2.
结合德国模式浅谈天水市秦州区森林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妮 《甘肃科技》2016,(24):138-140
通过德国与我国在林业和森林教育两方面的情况相比较,可以看到森林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德国是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林业发展,我国就更应该重视林业的发展,那么我国开展森林教育在发展林业、保护森林资源、节能环保这三个方面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只有深入开展国民爱护、保护、发展森林的思想教育,提高林业经营管理水平,才能取得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天水市秦州区森林教育中心在我国是首家建成,也是我国率先开展森林教育的地区。就我国森林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天水市秦州区森林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森林教育的认识,对秦州区森林教育发展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林业上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含义,综述和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森林经营优化决策、森林分类经营区划、森林抽样设计、林业专题制图、森林采伐设计、营造林规划设计、森林保护(森林防火及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管理网络GIS、精准林业等方面的应用,并对GIS在林业上应用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浅析造林地的整理与植树造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卫平 《山西科技》2010,(6):148-149
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每年以200万hm^2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扭转了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森林资源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论述了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一些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林业问题严峻,自然灾害加之人为破坏致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基本达到历史最低水平。面对突出的林业问题,邓小平看到飞播造林对于快速恢复森林资源的独特优势,大力推动了飞播造林在全国各地林业建设方面的应用。在贯彻落实邓小平飞播造林重要指示以后,我国荒山的绿化速度明显加快,森林覆盖率得较大幅度提升,用材林面积进一步扩大,木材蓄积量有较大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我国林业产业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去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860亿元;松香年产44万吨,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出口家具13亿件,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经济林产品年产量也已达7000多万吨.林业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统计,中国目前林业产业的发展每年可解决4500多万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大约占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37.5%.在南方集体林区158个林业重点县,农民收入的40%以上来自于林业产业.但是和国外林业相比,我国林业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多方面的劣势,优势与劣势并存.所以我们还要重视营林建设,本文同时提出了一些整地、造林的方法,把我国林业溶入了国际林业体系中,与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广泛.因此,我们要提高认识,学会运用整地、造林的方法,尽快使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  相似文献   

7.
杨增国 《科技资讯》2010,(19):221-221
我国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每年以200万hm2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扭转了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森林资源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林区的整地、造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常用的一些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的森林资源进行检测是加强我国资源经营管理的基础以及重点工作,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准确地反映出我国林业以及生态的发展现状,同时也表现出我国的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控制能源危机以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同时这也是我国森林资源检测的重要使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森林资源检测主要有以下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森林资源监测的起步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森林资源监测的开拓创新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森林资源检测的全面发展阶段;第四阶段是森林资源的创新提高阶段。但是现阶段我国的森林资源检测体系来讲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郑国才  张秋燕 《汉中科技》2009,(3):51-52,15
十余年来,宁强县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有了快速发展。通过分析评价表明:全县森林面积大幅度增加,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林业后备资源进一步发展,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单位面积蓄积量较低,建议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强化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实行分类经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扩大森林资源总量,加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整合资金,统筹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林业资源包括林地资源和森林资源。森林资源的主体是野生动植物资源,而且世界上绝大多数野生动植物资源处于森林生态系统之中。因此,研究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和研究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有许多相同之处。本文概括了攀枝花林业资源现状,分析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历史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何保护和开发利用林业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生态林业的理论与实践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林业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现代林业发展模式,其核心是追求生态经济的最佳平衡。在理论上可用森林环境保护工程、森林生态环境服务工程和林业产业工程等3大工程来“圈层”构建。而在实践中则可采取建设自然保护区、发展林林公园以及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多种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与林业经营管理思想的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是在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以及1998特大洪灾的背景下启动的,是林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的全面实施,将带来林业经营管理思想的重大变革:在林业经营观念上要树立现代林业的经营理念;在管理体制上要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在企业运行机制上要建立适应现代林业发展要求的林业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加强科技服务工作是泽州县林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分析了泽州县林业科技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提升泽州县林业科技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金媛 《山西科技》2014,(4):141-142
分析了泥屯镇林业发展的优势、必要性和泥屯镇林业发展的现状,论述了泥屯镇林业发展应坚持的原则与发展目标,指出了加快泥屯镇林业产业发展的意义,展望了泥屯镇林业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阎秉宪 《山西科技》2008,(1):94-94,96
文章指出搞好科学发展规划、加强宣传教育、改革林业体制、改变传统养殖方式、培育专用牧坡等手段可以有效地解决林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是太平洋西部的一个群岛国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陆地75%是山地丘陵,自然灾害较多。日本为了优化利用国土,把植树造林作为国土整治的基本国策,综合发展林业,森林覆盖率达68%,成为世界上林业发达国家。日本在森林调查、森林规划、造林、育林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大连的造林环境和日本相(?),但是大连林业还很落后,为了恢复和保护生态平衡,整治国土,应借鉴日本发展林业的经验。查清森林资源现状、林况、地况,制定林业规划并保证实施;调整林业结构,建立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法造林、育林,精选良种,精心抚育,科学营林,以林养林;重视林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加快大连林业建设的步伐,造福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林业在21 世纪的山西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山西林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曹庭珠 《河南科学》2009,27(8):1015-1018
林业发展区域布局是发展现代林业、推动科学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系统分析河南林业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计算森林生产力级数,对河南省林业发展区域布局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景电灌区新绿洲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明确了荒漠绿洲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测度荒漠绿洲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对甘肃省景电灌区新绿洲林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测度评价,得出该区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数DSD=0.428,为非可持续发展状态,测度结果符合当地林业的发展状况,表明该指标体系可用于灌区新绿洲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测度与评价。  相似文献   

20.
畅国蕊 《太原科技》2007,163(8):24-25
为推动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现有研究成果,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目标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