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9 毫秒
1.
正商代晚期玉器的一大特点,是动物形玉雕的流行。商代动物造型玉雕,依然延续着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塑造神异动物的传统。龙、凤、怪鸟、怪兽和怪鸟负龙等神异动物形象,虽然所占比重不大,但它们用料考究,精雕细琢,造型优美,充分显示出商代玉工卓越的想象力与精湛的技巧。在商周时期的玉器中,造型生动优美、数量最多的玉器莫过于各种动物形象的玉雕。这些玉雕既有平雕的,也有圆雕的,琢刻精致,题材新颖多  相似文献   

2.
青铜器在商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在众多青铜器中纹饰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同的纹饰装饰着各种青铜器,起到不同的社会作用。在众多纹饰中主要的有饕餮纹、夔龙纹等,还有云雷纹、涡纹等其他纹饰,这些纹饰在各种场合中起到重要的主要,服务于商代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青铜器在商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在众多青铜器中纹饰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同的纹饰装饰着各种青铜器,起到不同的社会作用。在众多纹饰中主要的有饕餮纹、夔龙纹等,还有云雷纹、涡纹等其他纹饰,这些纹饰在各种场合中起到重要的主要,服务于商代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东周时期玉器进入发展高峰期,不仅在社会礼制文明的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表现了承上启下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追求。越国作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发展体现出独树一帜的风格。以江苏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葬出土的48件玉器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其纹饰与形制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归纳出三点艺术特征:在静态的雕琢中追求动势,对线的提取与开放式韵律的追求,镂刻工艺与虚实相生的审美意境。越人正是通过这些纹饰与造型特征建构起属于自己的一套文化语境,进而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意识及艺术追求,表达了生命意志的张扬及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之境。  相似文献   

5.
山西兴县碧村小玉梁龙山文化玉器闻见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兴县碧村小玉梁山位于黄河岸边,自古以来就流传出土玉器的传说。作者经过多年调研和实地走访、采集,认为这是史前的龙山文化玉器,其工艺特征素面无纹饰,玉质优良,与黄河对岸的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玉器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6.
青铜器纹饰盛行于商周时期,其发展轨迹是商代为幻想动物纹,西周早期为写实动物纹,西周中晚期为几何纹。可见,西周中晚期青铜纹饰发生了较大转变,究其原因,应当受当时社会的礼制、文化等因素影响。而目前学界对于青铜纹饰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尚浅,且对于纹饰发展演变的研究也相对薄弱。由此,从青铜纹饰研究着手,探讨西周礼制对青铜纹饰发展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作为礼制重要载体的青铜器 ,其上之人物与动物性纹饰和造型反映出入类思想观念及其转变意向。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和造型由神秘走向写实 ,由单调变为多样 ;人物与动物性纹饰和造型中的“人” ,由被动走向主动 ,由配角变为主角 ;这体现了由“天命不僭”到“天命靡常” ,再到“天道远 ,而人道迩”的人本主义思想观念一步一步形成和确立。从“敬虎”到“刺虎”正是这—过程的生动表现  相似文献   

8.
在前代工艺的积累与进步的基础上,东周青铜器在镶嵌、包银、镀锡、鎏金及三雏装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实用功能与审美特征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器形结构更为均匀,并注重纹饰与器形的协调、和谐,体现了虚实相生等原则.在纹饰上,东周青铜器更注重画面的动感,更富于生趣.随着人们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东周青铜器的抽象几何变形纹饰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人物画像类的纹饰在构图、布局等表现方式方面,对后代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青铜器的工艺创作是一个完整系统的过程,多数器物的铸造、造型、纹饰、铭文四位一体,紧密结合,构成青铜艺术独特的美。王子午鼎鼎形高大,器型形式感较强,铸造工艺精湛、高超,造型雄伟、凝重,纹饰精细、新巧,铭文书体整齐、优雅,突出地表现了春秋时期的青铜工艺水平和审美趣味。精美绝伦的王子午鼎,在当代仍具有较大的工艺创作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系统梳理已发表的汉中商代青铜容器的分析数据可知,汉中青铜容器总体上属于铜锡铅三元合金技术体系,与本地风格的弯形器和璋形器有显著差异.综合分析器型纹饰、铸造工艺和合金成分,认为汉中青铜容器应有多个来源,包括郑州、安阳、盘龙城、三星堆、关中等地区,商代晚期的仿制容器可能为本地所产.汉中商代青铜容器以含高放射成因铅器物为主,...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支撑和发展动力,其构建应结合区域经济的特色尤其是区域经济的产业集群进行,可以有效实现产业集群内的资源整合和开放服务。河南南阳玉雕文化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构建一个具有玉雕文化特色的网络化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对于促进南阳玉雕文化产业升级、提高产业档次和市场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历来有"尊老"之传统,长久以来,"尊老"思想被冠以孝治的产物,但在商周革故鼎新之际,周代的开国者却遇着后代所没有的境遇,他们所施行的"尊老"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借鉴殷商所以灭亡的因素,在他们看来,"尊老"问题能否贯彻是关乎国家兴亡的大事。  相似文献   

13.
商代史官的建置比较完备。当时的史官已有分类,各有职掌,但主要是占卜,沟通天人之际,亦掌管记录统治者的言行及重大事件的图书档案等性质的工作。商代史官具有全面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史学功底。商代中后期,史官的社会地位已上升,他们已渗透到国家政治和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专门的职事,其职责范围的扩大不但改变了史官为神职人员的历史命运,而且还起到开创政治新局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玉器工艺品溯源没有相关技术方案的问题,提出基于RFID和二维码的玉器工艺品溯源管理平台,利用RFID技术、二维码技术和数字签名、非对称密钥加解密技术,对玉器的玉料采购、雕琢工艺、物理检测、价值鉴定、电商交易、物流运输等所有关键环节进行溯源信息采集和管理.客户通过专用二维码识读软件和RFID阅读器可分别对包含溯源信息的加密二维码和RFID电子标签进行有效识别,保证玉器工艺品溯源的安全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良渚文化礼制的形成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渚文化 (公元前 30 0 0多年—前 2 0 0 0年左右 )是太湖地区一支主要的考古学文化。在大墓中常有制作精致的大量玉器随葬。这些玉器 ,是以琮、璧、钺为主体的成组玉礼器 ,成组玉礼器的出现 ,表明已有了礼制。礼制是中华古代文明产生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一个特点。良渚文化玉琮的广为传播 ,同时也把礼器包涵的礼制传向四方 ,这对中华古代文明史的研究 ,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陶瓷雕塑具有一般雕塑的普遍性特征,但因其陶瓷材料的特殊性而表现出区别于其它雕塑的独特个性。本文从陶瓷雕塑的概念入手,围绕陶瓷雕塑的内容、审美、工艺等方面论述陶瓷雕塑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重庆峡江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遗存的发现与研究历程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论述了每一阶段的发现与研究情况,并对夏商时期的考古学遗存在研究中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徽州古民居木雕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徽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从早期的平面浅浮雕到多层透雕期间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从拙朴粗犷到精美绝伦,凸显其审美观的衍变。徽州木雕寓意平安、吉祥、富贵、升迁等,艺术形式雕刻手法多样而丰富,是研究徽派地域文化的活证物,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将泰山狮雕艺术与西方著名文化遗址中的狮雕艺术进行横向比较,是解析中西狮雕文化内涵及造型特点差异的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纵观中西颇具代表性的狮雕作品,尽管有许多共同的艺术特征,但由于历史与文化背景的不同,又各自表现出众多风格差异。中国狮雕艺术凸显以下几个特点:造型形象逐步趋向程式化、象征涵义更加世俗功利化、设置摆放追求对称和谐美。  相似文献   

20.
在上古时代,殷人信仰鬼神的宗教观念最为浓厚。当时,处于神人之间、具有贯通天人功能的巫(女性)、觋(男性)不仅是协调整个宇宙秩序的最高圣徒,更是中国上古艺术创作的直接参与和创作,他们在倾听和领受神的意旨时所举行的一系列巫术仪式及形诸礼器、玉器等物的雕刻、绘画等,正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渊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