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基于对STUN协议方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更灵活的基于SIP的NAT穿越方案——S-STUN,该方案通过简化和改进现有协议STUN,实现了SIP对各类型NAT的穿越,解决了原STUN无法穿越对称型NAT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SIP是一个基于文本的应用层协议,但SIP协议本身无法实现让SIP消息安全地穿过NAT和防火墙。从SIP消息的特点出发,提出一种无需扩展SIP协议的应用层解决方案,引入STUN协议,取得IP地址和端口的映射关系,修改SIP和SDP消息的内容来保证通信连接,从而实现对NAT的穿越。  相似文献   

3.
SIP协议是IETF定义的IP多媒体通信控制协议,也是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控制协议SIP音视频 通信应用的快速发展与IPv4地址资源不足的矛盾提出了NAY穿越问题.针对sip信令和媒体流的NAT穿越问 题,阐述了现有媒体流穿越的解决方案,介绍了基于STUN协议的企业网NAT穿越实现.  相似文献   

4.
SIP协议的NAT穿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IP协议是IETF定义的IP多媒体通信控制协议,也是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控制协议。SIP音视频通信应用的快速发展与IPv4地址资源不足的矛盾提出了NAT穿越问题。针对SIP信令和媒体流的NAT穿越问题,阐述了现有媒体流穿越的解决方案,介绍了基于STUN协议的企业网NAT穿越实现。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P2PSIP的NAT穿透方法,可以在不同类型的NAT环境中,在不改变现有的NAT设备软件及其配置的情况下,解决两个私有网络IP电话终端的端对端通信问题.该方法通过适当扩展SIP协议,借助STUN协议以及RTP中继实现端对端的SIP信令和媒体流的建立,完成通信连接的建立与维持.  相似文献   

6.
基于SIP协议的EI模型的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嵌入式Internet(EI)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将VoIP技术中的SIP协议引入到现有的嵌入式Internet中来,在不影响原有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了SIP与原有模型的接口,并提出了一种基于SIP协议的嵌入式Internet定位模型(ESL),此模型解决了应用层命名问题,满足了用户不断增长的高级需求,尤其是在远程定位以及移动设备的访问上,更是具有突出优势,使嵌入式设备具有智能化和安全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设计实现了基于进程的嵌入式SIP终端.首先分析了SIP协议的结构、消息类型和基于SIP协议会话创建流程.其次,详细讲解了基于进程的SIP终端的设计及其功能和流程.最后,对SIP终端进行了测试,对应用程序分别进行了代码及功能正确性的验证.结果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SIP协议功能及特性的研究,将SIP协议应用到传统的小区楼宇对讲系统.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SIP协议的小区楼宇对讲系统解决方案,克服了传统方案的许多不足,解决了楼宇对讲网络与因特网、通信网的无缝融合,可实现家居门禁移动对讲,提升楼宇智能化水平.设计一个嵌入式终端SIP协议栈,完成基于该协议栈的楼宇对讲系统终端的实现,并搭建一个小型的楼宇对讲系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测试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案具备了较好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会话初始化协议( SIP)广泛应用在嵌入式移动终端设备中,但由于SIP协议本身特点使得其在复杂、开放的网络应用环境中容易被攻击者模仿、篡改。虽然已经提出了很多增强SIP协议安全性的认证机制,但由于认证过程计算性能消耗大,不适合在嵌入式设备中使用。在传统Http认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密钥的认证机制,以较低的计算代价改进了SIP协议的安全性,对SIP协议在嵌入式设备中普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协议在灵活,可扩展性,以及和IP网络兼容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重点论述了基于媒体处理器的嵌入式SIP视讯终端的实现,包括SIP协议栈的实现、视音频流的采集、回放和编解码以及网络传输/接收方案。  相似文献   

11.
根据目前矿井的安全状况和实际需要,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的SIP通信终端。该终端利用SIP协议的软电话模型,在基于ARM的嵌入式平台上结合了WIFI无线局域网技术和VoIP语音处理技术,实现了井下的实时语音通话,同时扩展并实现了井下瓦斯的动态检测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本终端功能合理、低功耗、便携性,在提高井下通信和安全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一种基于IP服务的会话初始协议(SIP)的代理服务器,在分析SIP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案并成功实现.此方案采用多线程处理各种发送、处理、接收以及记录等,对SIP系统的研发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CSCL系统在支持“个性化”与移动性等方面灵活度不够的问题,结合信令控制协议SIP具有灵活、方便、易扩展的特性,综合运用CSCL的原理、数据库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SIP协议的CSCL模型系统,着重讨论了该系统的会话模式设计、体系结构设计及其资源层、服务层、SIP服务器与SIP终端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田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7):4946-4950
针对Android操作系统的广泛使用和VoIP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融合,通过分析SIP协议结构和Android平台架构,建立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SIP软电话模型。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和低耦合的交互方式,设计了SIP软电话的功能模块。基于Socket规范,以SIP为呼叫控制协议,使用Java实现了SIP软电话的信令控制、音视频采集和媒体会话管理等核心功能模块的开发。基于H3C的XE200语音服务器搭建测试平台,验证了SIP软电话的功能,并使用ClearSight网络分析仪测试和分析了SIP软电话的语音通话质量、信令处理时间、抖动和丢包率等性能指标。测试结果表明该软件运行稳定,满足IP通信需求,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