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富硒太子参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勇  孙允 《安徽科技》2005,(4):24-25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硒能防治多种疾病,其中包括肝脏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哮喘病、胃肠病、前列腺疾病、眼科疾病乃至癌症等.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将微量元素硒列入每日膳食营养素之一,其标准已被FAO、WHO和IAEA三个国际组织所采用.为了开发富硒食品,以便消费者根据人体硒的摄入量标准确定补硒食品及剂量,1992年国家还颁布了<食品中硒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孙允 《安徽科技》2004,(8):24-24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它能消除人体老化的根源--自由基,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具有防病、抗病和治病的功能.1.硒益于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病变.硒具有保证肠道脂酶活性,促进乳糜微粒正常形成,从而促进脂类及其脂溶性物质消化吸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硒对人体的作用机理及科学补硒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很少有像硒元素这样,既具有如此广泛的作用,同时又充满争议.将现有资料加以梳理,说明硒对人体健康有那些益处,在什么情况下有益和有害,导致有益作用和有害作用的机制是什么.并阐述在什么情况下应进行补硒,以及如何进行科学补硒等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总体来说,硒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长期缺硒时由于人体免疫力的降低易导致一些病毒及病菌的侵染,长期严重缺硒及由此引起一些病毒及病菌的侵染容易诱发克山病、大骨节病等疾病;硒具有维持甲状腺功能的作用,长期缺硒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相关疾病的产生;硒具有保护心肌及防止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的作用;硒还具有促进脑的发育,防止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综合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的作用;硒具有提高精子活力及防止怀孕妇女先兆子痫以及习惯性流产等作用;缺硒情况下补硒具有防止糖尿病发生的作用,但过度补硒又有诱发2型糖尿病的风险;硒具有防止癌症发生及诱导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但长期高硒状态下又具有诱发癌症的风险.硒之所以经常呈现这种矛盾作用是因为硒对人体的作用从有益到有害的阈值比较低,在决定是否补硒时需要根据不同人体的血硒水平加以确定,补硒的需要量及补硒持续的时间需要加以严格控制.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土壤属于低硒或者缺硒土壤,因此对大多数地区的人群来说适当补硒是必要的.通过补充非缺硒地区粮食及肉蛋等食物从而补充有机硒,比补充无机硒将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4.
生物微量元素硒与人类和动物的生命活动有重要关系.近年来大量资料证明,许多疾病与硒缺乏有关.本文总结了有关硒的生物学特性、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硒与机体的免疫作用,为微量元素硒的研究和今后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硒会引起人体多种疾病,有人尝试用含硒较高的中药浸提液制成营养药酒,以补充人体的这一生命元素,但营养药酒中硒的测定尚未报道,本文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营养药酒中硒的含量,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虽然,人体需要硒的量不多,为50微克~200微克/日,最少为20微克~30微克/日.但是,如果人体缺少硒,也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硒的缺乏,是造成缺硒心肌病、心律失常和纤维性颤动病的原因;硒代谢不平衡,与肿瘤、动脉硬化、某些辐射性疾病、维生素缺乏症、肝中毒、过敏症等病有关.由于硒化合物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对某些酶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它能防止氧化酯类自由基链的细胞生物膜的增厚,对防止人体器官的老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硒的价值及研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作用也成为人们越来越热关心的话题。同时硒在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品质上都有着重要的贡献。另外,植物能够蓄积硒并可将其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这对人类营养和健康以及环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硒的应用价值以及植物硒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0引言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抗氧化、防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人体缺硒或过量的摄入硒都可能导致各种疾病发生.环境物质中的硒主要是通过水、土壤、植物进入人体中.因此建立灵敏可靠的测定环境物质中痕量硒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具有灵敏度高、谱线简单、干扰少,线性范围宽、可以有效地消除基体干扰等优点.顺序注射(SIA)进样方式较之流动注射进样,流路更为简单、通用、节省试剂,易于自动化和在线过程监测.本文将SI与HG-AFS检测技术联用,在原来硬件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参数的优化,明显地改善了检出限,成功地测定了环境样品中的痕量硒.  相似文献   

9.
革新与发明     
富硒酵母及其生产工艺这是一项由中国专利局于去年底公布的发明专利,提供一种富硒酵母及其生产工艺.硒元素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微量元素,它参与人体生理过程,保障机体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和综合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抗癌和防治心血管患疾等特殊作用.然而,以无机形态存在的硒即使被人体摄入,仍不能参与机体的生理活动,必须要以有机硒形式才能为人体所利用.本发明正是针对这一问题,从面包酵母菌中选择、复壮了一种最饱满的菌株,在特定环境中经定向培养而使其具有富集硒元素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硒形式,以供人体有效利用.因此,利用这种富硒酵母来制作面包、点心和饮料,能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和对某些疾病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众多的生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人体摄入的硒不足或过量,都会引起疾病.因此,建立硒的快速分析方法在临床医学、环境科学、食品和医药卫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实验表明,在中性缓冲介质中,Se(Ⅳ)催化S2-还原天青1,甲醛的引入可以加快催化反应速度.据此,我们建立了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测定硒的新方法.和已知的流动注射硒的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停流,简单、快速、灵敏,线性范围较宽.进样频率为120/h.用于大蒜和硒酵母中有机硒和无机硒的测定,回收率在97.1%%~104.3%之间.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拥有丰富的硒资源,富硒农业已成为江西绿色生态农产品品牌的又一张名片。江西省宜春市富硒土壤面积居全省第一,富硒农产品种类多、涵盖面较广,富硒农业走在全省前列。本课题组通过对江西省宜春市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的实地调研、与行业企业和政府部门人士访谈,在总结宜春市富硒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发现宜春市富硒农业存在“富硒资源本底不清、少量地块硒与重金属伴生现象不明、科研支撑能力不强、富硒农产品标准不全、产业规模体量不大、产业链上企业带动不强”等问题。基于宜春市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经验提出了江西富硒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六项政策建议:建立重点富硒区域(重点基地)、支持重点富硒产业、扶持重点富硒企业、攻克重点富硒技术、树立重点富硒品牌、优化重点富硒产业政策。通过以上政策措施来助跑江西省特色农业发展,提升江西富硒农业产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硒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结果:硒是一种重要的人和动物体内所必需微量元素,缺硒会损害免疫系统的功能。补充适量的硒可增强非特异免疫及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但补硒要适量,超过安全摄入量会引起硒中毒。结论:硒在免疫反应中发生作用的机制尚未明确,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整体来看我国硒资源较为匮乏,约有 72% 的地区属于缺硒地区,同时我国存在256个富硒地区。部分富硒地区立足自身硒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硒产业,实现了硒资源向硒产业的转化,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本研究从硒产业发展的标准化、智慧化、绿色化、品牌化4个方面系统地梳理了我国硒产业发展存在的难点问题,指出我国硒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介绍了我国富硒地区硒产业发展实践,最后从加强标准化、智慧化、绿色化及品牌化等“四化”的建设角度,为我国硒资源更好地变为硒产业,提供了有关综合解决方案的系统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微量元素硒与人畜健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硒的自然存在形式、生物功能及人畜硒缺乏症状进行了综合阐述,提出几点硒研究的相关建议,为硒的研究和今后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叶面喷施补硒盆栽白肋烟叶中硒的赋存形态和含量分布,结果表明:叶片吸收的无机硒进入白肋烟体内代谢、转化为多种形态有机硒,叶中的核酸、多糖和蛋白质结合硒是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分别占总硒量的74.54%,10.95%,2.30%,生物大分子有机硒占总硒量的87%以上;在蛋白质的分级盐析组分中,其硒的分布为:D>C>B>E>A(即80%、70%、60%、95%、50%硫酸铵饱和度),分别占蛋白质结合硒的41.05%、26.49%、21.46%、12.81%、0.25%.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紫阳富硒茶硒赋存形态,用原子力显微镜观测紫阳富硒茶中茶多糖、碱溶性茶蛋白的结构形貌.结果表明:茶多酚硒占总硒的0.89%,蛋白硒占总硒的60.12%,多糖硒占总硒的18.06%,蛋白质组分中又以碱溶性蛋白结合硒含量最高,达到23.81%;观测表明,茶多糖为多侧支的树枝状结构,碱溶性蛋白主要以大小比较均一的杆状或球状结构存在.  相似文献   

17.
攀枝花芒果中微量硒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AFS-203E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找出测定硒的最佳消解条件,并测定了攀枝花市盐边县吉禄、瓦橙、金白花、凯特4种芒果中硒的含量.得出了攀枝花市盐边县的4种芒果是天然的富硒水果的结论.为人们科学补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蛭石培养大豆,并施以不同浓度的硒处理,对大豆的表观性状、生物学性状、生理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蛭石中补以适宜浓度的硒,能够促进大豆植株生长,硒浓度过高,大豆的生长会受到抑制;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一定浓度的硒能够增强大豆的抗逆性能;蛭石中硒浓度高于5μg.mL-1时,脯氨酸含量上升,提高了大豆的抗逆性,而硒浓度在0.1~5μg.mL-1范围内时,MDA含量均低于对照,补硒浓度达到10μg.mL-1时,MDA的含量高于对照和低浓度硒处理,所以低浓度的硒(补硒浓度小于10μg.mL-1)有利于降低过氧化产物MDA的生成,对大豆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当硒浓度低于10μg.mL-1时,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适量的硒有利于促进光合作用,从而利于大豆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A new technique of swelling oxidizing roasting and alkaline leaching was proposed for deselenization and detellurization of precious-metal ore concentrates. Alkali-metal and alkaline-earth-metal chlorides and carbonates were preliminarily selected as swelling agents. The roasting removal rate and alkaline leaching rate of selenium and tellurium were investigated, and NaCl was selected as an appropriate swelling agent.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selenium gasification rate and leaching rate of selenium and tellurium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lenium gasification rate reaches 88.41% after swelling oxidizing roasting for 2 h at 510℃ using an NaCl dosage coefficient of 100 and a sulfuric acid dosage coefficient of 1.3; the amorphous elemental tellurium is completely transformed into TeO2. The roasted product is subjected to alkaline leaching using a 100 g/L NaOH solution, which results in a selenium leaching rate of 10.51%, a total selenium removal rate of 98.92%, and a tellurium leaching rate of 97.64%. In the alkaline leaching residue, the contents of selenium, tellurium, gold, platinum, and palladium are 0.7825%, 5.492%, 8.333%, 0.2587%, and 1.113%, respectively; the precious metals are enriched approximately sixfo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