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从 1,4 丁二醇装置副产物中分离回收γ 丁内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采用减压连续精馏的分离工艺 ,设置脱轻塔和产品塔对原料进行顺序分离。利用严格精馏计算法 ,经优化设计计算出两塔的工艺条件 ,在优化设计条件下 ,可以分离出纯度为 99.6 %的γ 丁内酯。降低分离温度 ,可以降低γ 丁内酯的热分解速度 ,有利于分离。  相似文献   

2.
泛酸、泛酸钙、泛酰醇作为有疗效的维生素,通常被用作食品及饲料添加剂.我国人口众多,又是畜产大国,近年来,随着我国食品及饲料工业的发展,对上述添加剂的需求与日俱增,2000年仅饲料行业对泛酸钙的需求量就达到近600吨.DL-α-羟基-β,β-二甲基-γ-丁内酯(后文简称为γ-丁内酯)是合成上述产品的关键中间体,而我国合成γ-丁内酯的技术落后,成本高、收率低、质量不稳定,严重制约了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甲醇-丁酮二元共沸物难以分离的问题,以氯苯为溶剂,采用萃取精馏技术进行了流程设计和模拟计算。分别计算比较了苯甲醚、甲苯、氯苯3种萃取剂存在下甲醇-丁酮的无限稀释相对挥发度,结果表明氯苯的分离效果最优,并从剩余曲线角度分析了萃取精馏工艺的可行性。以全年总费用(TAC)为目标函数,对萃取剂用量、原料进料位置、萃取剂进料位置、总理论板数等参数进行了优化,模拟结果表明,氯苯的加入可以实现甲醇-丁酮体系的有效分离,产品纯度可达99.9%以上。从节能角度对萃取精馏工艺进行了优化,与节能前的工艺相比,设备费用增加3.28万元,能耗降低43.86万元,TAC降低42.77万元。  相似文献   

4.
γ-丁内酯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γ-丁内酯的性质和用途,总结了γ-丁内酯合成技术的国内外进展情况及其主要应用领域,分析了我国γ-丁内酯的市场需求情况。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γ-丁内酯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用途,详细阐述了γ-丁内酯的合成技术路线,并分析、比较了各种技术路线的优缺点,指出目前约有75%企业采用1,4-丁二醇气相脱氢法生产γ-丁内酯,顺酐加氢生产γ-丁内酯的技术路线次之。  相似文献   

6.
采用两步简单反应,顺利地得到α-取代的γ-丁内酯。首先,在醇钠存在下,严格控制反应温度为0-10℃,以内酯与芳香醛类化合物,选择性地缩合为α-烯基内酯(1a-1i)产率40%-99%,进而采用催化转移氢化的方法,在Pd/C存在下,用NaH2PO2氢化还原上述缩合中间物,使有效地转化为α-烷基化γ-丁内酯,产率55%-99%(2a-2e)。该方法能有效地得到目标化合物,具有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反应条件温和,试剂价廉和产率相对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手性呋喃酮与亚磷酸三酯通过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得到了含灰官能团的新手性化合物(5R,4R)-5-(ι-Meng氧基)-4-膦酸二酯基-γ-丁内酯。该反应具有条件温和、产率较高、光学纯度单一的特点(d.e≥98%),通过元素分析,IR,UV,∧1HNMR,∧13CNMR,MS,[α]∧20D波谱分析数据分析确定了该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由于天然手性助剂薄荷醇价格低廉,以及Meng氧基具有良好的立体选择控制性,因此,为合成含有磷官能团的新手性化合物提供了简便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精馏分离工艺相比,完全热耦合精馏技术(隔板塔)有更多的操作变量(即自由度),这些操作变量在实现优化设计的同时,也会引起多定态现象。采用单组分净物质流,针对隔板塔在三组分分离过程中存在多定态解的现象进行分析,通过等效热耦合四塔模型,研究其多解现象。在不同定态解的条件下,计算并分析隔板塔内部的净物质流。结果表明,多个定态解对应的塔内部组分净物质流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创新科技》2003,(5):53-53
《医药中间体——溴代环丙烷合成的研究》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专题项目。本课题组的科研人员经过几年努力,设计出一条全新的以γ-丁内酯为起始原料常压合成溴代环丙烷的工艺路线,并已建成年产能力达50吨溴代环丙烷的中试生产线。结果表明:该合成路线具有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安全性好、设备通用性强、产物收率高、纯度好、原料成本低等特点。该路线  相似文献   

10.
原白头翁素生物活性中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原白头翁素的结构是带γ-亚甲基的共轭不饱和五元环内酯设计合成了五种辅助化合物:α-当归内酯、β-当归内酯、α-亚甲基-γ-丁内酯、β-亚甲基-γ-丁内酯γ-亚甲基-γ-丁内酯,以研究原白头翁素的结构与其生物活性的关系。通过五种辅助化合物和原白头翁素的生物活性实验,得出了原白头翁素的抗菌生物活性中心为连在五元环内酯上的亚甲基(甲叉,methylene CH_2=)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马来酸二丁酯加氢制备1,4-丁二醇、γ-丁内酯和四氢呋喃吴庆银,王娜(辽宁大学)周业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关键词马来酸二丁酯;加氢;1,4-丁二醇;γ-丁内酯;四氢呋喃O引言1,4-丁二醇作为增链剂和聚酯原料用于生产聚氨酯弹性体和软质聚氨酯泡...  相似文献   

12.
在间歇精馏实验装置中,研究了二甲基亚砜和水的精馏分离。通过实验考察了塔顶与塔釜浓度的变化以及回流比、压力、填料等工艺条件对间歇精馏过程的影响,为工业上回收利用二甲基亚砜提供实践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Cu-SnO2/Al2O3催化剂中,研究制备方法对顺酐加氢产物的调控。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的Cu-SnO2/Al2O3催化剂有较高的顺酐加氢制γ-丁内酯选择性,如使用共沉淀-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在280℃,顺酐转化率为94.4%,γ-丁内酯选择性为100%;而采用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有较高的琥珀酸酐选择性,在220℃,顺酐转化率为98.5%,玻珀酸酐选择性为76.4%。  相似文献   

14.
精馏-硝化法是把甲苯硝化成TNT的一种新工艺。 本工艺利用近代高效的金属丝网波纹填料分离MNT的三种异构体(邻一、间一、对一),然后用硝硫混酸把邻一或对一MNT硝化成军品TNT,这样可避免亚硫酸钠溶液精制TNT的工序。精馏-硝化法有三个目的: (a)消除红水(它是一种精制工序产生的污染物)。 (b)MNT多种多样的利用。 (c)军民结合。 本报告研究了关于MNT—DNT精馏分离中的安全问题。藉助于精馏操作基本原理及高效的金属丝网波纹填料的低阻力可设计一套分离装置。通过实验室的试验和在9395厂中间试验的发现,DNT在塔釜中的浓度可以突破美国专利3620928[1]提出的爆炸极限值(10%),即MNT-DNT的分离工艺是安全的。结果为精馏-硝化法扫除了技术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采用SHBWR方程对某乙烯装置的脱乙烷塔进行了逐板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工业操作条件下,在该塔的某些段上出现了明显的逆行精馏现象。这不仅大大降低了该塔的分离效率,而且造成操作紊乱。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适当地调整该塔的进料位置或增大塔顶回流量可以有效地减小塔内的迎行精馏变化幅度,改善全塔的分离效果,提高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SHBWR方程对某乙烯装置的脱乙烷塔进行了逐板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工业操作条件下,在该塔的某些段上出现了明显的逆行精馏现象,这不仅大大降低了该塔的分离效率,而且造成操作紊乱,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活当地调整该塔的进料位置或增大塔顶回流量可以有效地减小塔内的逆行精馏变化幅度,改善全脱的分离效果,提高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γ-丁内酯的典型制备方法及其在精细化学品制备中的应用,并通过对不同制备方法特点的分析,指出将顺酐催化氢化法和1,4-丁二醇或四氢呋喃催化脱氢法进行有效耦合是γ-丁内酯生产工艺的开发重点。根据不同外压下γ-丁内酯的沸点,通过Exponential Decay(Third order)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其沸点与外压的关联式:Tb=501.342 22-81.185 73e-2.139 36P-50.549 34e-0.181 50P-106.832 17e-0.014 638P,该方程的相关系数为R2=0.999 94,从而更好地实现了γ-丁内酯的产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一个带有中间贮罐的间歇精馏实验塔,对混合溶剂间歇萃取精馏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带有中间贮罐的间歇萃取精馏过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具有塔顶采出产品,同时具有在塔底采出混和溶剂的特点,因而与常规间歇萃取精馏过程相比,带有中间贮罐塔时间精馏技术需要的再沸器体积大大减小.另外,混合溶剂萃取精馏过程与简单溶剂萃取精馏过程相比,克服了简单萃取剂自身选择性与溶解性之间的矛盾,提升了萃取精馏工艺的分离效果及使用范围,并且没有增加原有工艺过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萃取精馏分离甲醇和碳酸二甲酯二元共沸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三塔萃取精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邻二甲苯为萃取剂,两塔分离甲醇和碳酸二甲酯共沸物的萃取精馏新流程.考察了进料配比、回流比等操作参数对萃取精馏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共沸和非共沸两种进料方式,考察了三塔体系和两塔体系在操作条件和分离性能上的差异.利用ASPEN软件对两种流程进行了优化分析和模拟放大研究.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两种分离流程均可实现甲醇与碳酸二甲酯的有效分离.两塔体系省去了一个塔,降低了设备费用,简化了操作,能量的消耗略有增加.考虑到低品位的能量容易取得以及萃取剂可以回收利用等因素,两塔体系具有较高的工业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1-(2,5-二甲苯氧基)-3-溴丙烷与异丁腈的熔基化反应中加入相转移催化剂,生成物不经分离,直接水解,总收率可达7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