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档案管理在采供血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在临床采供血工作中进行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可以使血站资料更加充分,为临床用血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采供血机构作为医疗卫生系统的一部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采供血档案真实记录采供血业务工作活动过程,反映出采供血机构的整体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有助于无偿献血发展日趋壮大,献血者的档案资料是所有输血相关医疗活动的第一手资料,故而建立健全档案资料对安全用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向阳 《甘肃科技》2014,30(22):144-146
招募无偿献血者以满足临床用血及其临床对成分血的需求,杜绝有偿献血,实现临床用血及其成分用血的全部无偿化,保证医院患者用血的安全性。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天水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达到100%,完全杜绝了有偿献血,杜绝了经血传播的传染病,解决了无偿献血难的问题。只要集思广益,多想办法,认真策划,加强宣传,实现无偿献血100%是可以实现的。但是,无偿献血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成分血用量增加,加之国家取缔义务献血的政策下发,许多单位不再配合血站的无偿献血工作,同时农村合作医疗的兴起,临床用血量明显增加,无偿献血出现瓶颈问题,如何另辟蹊径,满足临床用血需求,解决无偿献血招募的顺利进行,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市无偿献血滞后的原因,寻找适合我市招募自愿无偿献血队伍的方法。方法根据我市近六年来无偿和有偿献血人次统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无偿献血人次在逐年增加,但仍无法满足临床用血。结论临床用血要实现全部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需采取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掌握自愿无偿献血者献血动机,加强政府对无偿献血工作的支持,与无偿献血者建立亲情互动关系,提高血站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周克礼  张支凤 《甘肃科技》2006,22(12):206-206,2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自1998年10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以来,各地相继出台了许多献血用血管理办法。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深入发展,在参加无偿献血人数不断增加的同时,享受免费用血的人群也在逐年增加,为掌握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免费用血情况,笔者就1999~2005年兰州市免费用血情况进行了统计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是1997年12月15日提交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初审,到1997年12月29日第29次会议通过,自1998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献血法》的基本思想是:下大力量,倡导教育组织我们的干部群众,自愿无偿献血,保证献血者和用血者的身体健康。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血液是无价的,临床用血现阶段还没有替代品,因此,医疗临床用血只能靠公民无偿献血来解决。2007年度我市共25148人参加无偿献血,  相似文献   

6.
谢英  王水珊 《甘肃科技》2010,26(2):165-165,116
自2003年开始,兰州地区全面实现了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捐献。为了减少血液浪费,在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了ALT、HBsAg、HB的筛查,对2005~2008年献血者的初筛结果进行分析。认为在献血者招募过程中对献血者进行献血前的教育,让献血者进行自我排除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建立一支固定献血者队伍对提高血液质量和减少资源浪费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后再次参加献血的情况,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稳定献血者队伍。方法:对2008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间参加献血的61 067例无偿献血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2011年参加献血的61 067人次献血者有272人次发生了程度不同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5%。在1~4年间,未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60 795人次献血者中重复献血的有18 379人次,占30.23%,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272人次中仅有39人次重复参加了无偿献血,再次献血率为14.34%。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39人次献血者中,轻度献血不良反应发生者再次献血的比率为76.92%,中、重度献血不良反应发生者再次献血的比率为23.08%。结论:血站必须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推行人性化护理,通过对献血者开展个体化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营造安全、舒适的献血环境,及时处理献血不良反应,避免中、重度献血反应的发生,加强献血后回访等措施,确保献血者安全,建立和巩固志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8.
对献血反应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估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了对献血者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促进和提升无偿献血服务水平。方法观察了从2005年到2007年两年间本中心采血车上发生献血反应的82例献血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进行了适当的处理及心理护理后有74例完成了献血,8例中止采血;56例在10分钟内缓解,21例在20分钟内缓解,其他均在30分钟内缓解。结论对献血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李秋亚 《甘肃科技》2014,(1):137-138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血站的工作重点由原来的推广无偿献血转变为研究无偿献血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而提高献血服务质量是确保无偿献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服务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献血者招募与保留。笔者就如何提高献血服务水平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尤美华  谢英  张支凤 《甘肃科技》2012,28(3):106-107
自《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大多数地方献血人员构成中均以大学生为主,大学生成为无偿献血的主题,为了推动无偿献血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目光不能局限于如何将大学生招募来参加献血,还应着眼于如何保留住这部分献血者,这是无偿献血招募中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545名大学生为对象,考察无偿献血大学生的艾森克人格特征。研究发现:无偿献血者精神质P量表得分显著低于未献血者,内外向E量表得分显著高于未献血者;女性献血者的P分显著低于男性,N分显著高于男性;重复献血者与单次献血者的EPQ在四量表得分上均无显著差异;在特殊情况下人格特征对献血意愿的影响则较小。  相似文献   

12.
郝建珍 《甘肃科技》2012,28(9):139-140,101
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减少血液资源浪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随机抽取有输血病史患者的病案进行回顾性调查.兰州市临床用血平均以10%以上的速度逐年递增,红细胞输血是现代输血的主要成分.在临床用血中,红细胞输血的合格率为71%,血浆输注合格率仅为30%左右,血小板输不合理输注相对较少.建议加强临床医生输血风险意识教育,建立临床输血再教育机制,更新临床输血观念,提高临床输血水平.  相似文献   

13.
无偿献血是指献血者在献血后不在采血部门和本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一种献血方式。无偿献血的实施程度也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我国从80年代初首倡无偿献血,迄今已经走过十多年的历程,但时至今日,这一奉献他人、造福社会的善举还远未成为全民族的共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健全Rh(D)阴性献血者资料库和实体库,确保Rh(D)阴性患者能够及时、有效的输注安全的Rh(D)阴性血液及血液制品。方法:献血前初筛采用玻片法,献血后检测采用微量板法,确认试验采用试管法。结果:通过对48 884份血样的筛查,共筛选到86名Rh(D)阴性献血者,未筛出不规则抗体。结论:大理州Rh(D)阴性血型资料库已建立,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扩充资料库,健全实体库,招募更多的献血者,保证临床用血的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血站采血护士的角色定位,为献血者提供优质服务。方法:对血站采血护士角色定位的重要性和角色特征进行探讨,明确血站采血护士的角色功能。结果:血站采血护士承担着无偿献血的宣传者和招募者、献血者健康教育的指导者和教育者、献血者献血行为的支持者和协助者、献血不良反应的观察者和护理者等角色,要成功实现采血护士的职业角色,要求采血护士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效的学习能力、过硬的护理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优良的心理素质、符合角色的职业形象和具有高效的执行能力。结论:血站采血护士准确进行角色定位,通过优质的献血服务促进献血者的保留,实现自身职业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云代 《巴州科技》2006,(1):32-32,8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闲献血法》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献血法)若干规定》的实施,巴州地区无偿献血工作已蓬勃发展。据统计巴州地区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的血液,巴州警区临床输血的安全得到了保证。为了进一步做好无偿献血宣传工作,现浅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冯长俊 《甘肃科技》2016,(15):139-140
优化采供血机构内部机构和业务功能设置,构建市中心血站层级、采供血业务中心层级、献血服务部层级、储血点层级的多级辐射式采供血服务网络,使得地区血液应急保障能力大幅度提高。因此,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如何保证充足安全的血液,是采供血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重点就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献血者的招募、血源组织工作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伏亚娜 《遵义科技》2005,33(1):40-41
自从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广大公民踊跃参加无偿献血。我站(遵义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完全满足本地临床用血的需要。但同时,采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保障无偿献血者的健康与安全,是献血工作不可忽视的问题。多年的血站工作经历,使笔者认识到,对无偿献血者实施周到、细致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众多城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紧张、血荒现象日趋严重的现状,提出了血荒影响因素及其体系结构的研究问题;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建立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影响因子递阶有向图,分析出各因素对血荒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血荒影响因素分为6个层次、4个层级,分别为浅层、中层、深层以及最深层,而献血率低及其驱动因素是导致血荒出现的主要因素,献血率低受到一系列深层和最深层因素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血荒困境,重点在于提高无偿献血率,这需要建立一系列的献血招募长效机制,营造更加公平、完备、顺畅、透明的血液保障体系与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唐雪梅 《遵义科技》2005,33(2):46-46
为了确保临床用血的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的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国家大力提倡无偿献血并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因此,作为采血护士,在工作中怎样确保采集安全的血液,达到提供给临床尽可能安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以及预防经血液传播性疾病。这就要求采血护士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