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台湾民主化启动后,民进党执政基础不断得以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台湾政坛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进入2000年后,台湾的民主政治趋向成熟,极端的政治主张越来越难以惑众,追求两岸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岛内绝大多数民众的务实选择,民进党执政版图不断萎缩。民进党只有抛弃"台独"纲领,抛弃以意识形态挂帅的政治议题操弄,顺应台湾政治民主化的诉求,从"历史悲情"中走出来,把自己改造成为一个为"为民生,促发展"的"正常政党",才能获得重生。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受到权力利益、政党竞争和大陆因素等等的复杂影响.蔡英文在1月14日"大选"中落败后请辞民进党主席,随后由高雄市长陈菊代理党魁一职至5月底新的权力核心产生.民进党在纷纷扰扰中进入盘整期,围绕权力核心及两岸政策调整的各种较量暗中集聚,改革派与保守派、务实派与激进派、中生代与"天王"世代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民进党能否利用未来两年岛内没有重大选举的"空窗期",在两岸政策上拿出能为岛内民众接受的新论述,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徐青 《世界知识》2013,(2):52-53
2012年,两岸关系步入深化、巩固阶段.两岸政治关系虽然尚未获得突破,但三尺冻冰开始出现了融化的迹象:岛内社会“两岸化”与“九二共识”社会化继续使得两岸因素对岛内社会发挥积极、正面的影响,民进党资深政治人物谢长廷登陆为展开民进党与大陆的合作营造了氛围。但同时也应看到,民进党的“台独”立场不会转变,其所谓的“中国政策”调整难以有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民进党内第三号人物谢长廷的大陆之行掀起的政治涟漪,促使两岸多边格局发生微妙变化.一是民进党重要人士与大陆的互动"由暗化明",可能出现常态化互动趋势;二是搅动绿营内部开明派或务实派与保守派的两岸路线之争;三是牵动岛内蓝绿两大阵营两岸政策的调整;四是造成苏贞昌、谢长廷、蔡英文关系的重新定位与变化.  相似文献   

5.
<正>"九合一"选举后,绿营出现了寻求岛内"蓝绿共识"、以应对大陆促统压力的呼声。尽管目前国、民两党在岛内一些政治问题上仍有重大分歧,国民党"拒统派"与民进党"广义台独派"在"安全、价值、利益"上,还没有达成文字上的共识,但在现实政治操作中二者却显现出默契。有鉴于绿营抛出"蓝绿共识"的目的意在整合扩大"广义台独派"的社会基础、彻底剥夺国民党在两岸政策议  相似文献   

6.
张顺 《世界知识》2014,(12):52-53
<正>蔡英文成为党内"共主",将有助于民进党的派系整合、世代交替与党务改革,并为年底岛内进行的"七合一"选举、蔡英文竞逐2016年"大选"提前整合党内势力、积累政治能量。5月25日,蔡英文以8.541万票、93.71%的超高得票率当选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成为党内"共主",将有助于民进党的派系整合、世代交替与党务改革,并为年底岛内进行的"七合一"选举、蔡英文竞逐2016年"大选"提前整合党内势力、积累政治能量。  相似文献   

7.
正在2018年台湾"九合一"选举中,国民党大获全胜,一举攻下22个县市中的15个,民进党的执政县市则由上届的13席缩减至6席。选后,以高雄市长当选人韩国瑜为代表的国民党县市长当选人纷纷表态认同"九二共识",呼吁两岸加强交流合作,"九二共识""两岸一家亲"成为岛内热词。蔡英文和民进党当局虽然口头上表态"尊重新民意",但实质上既不愿放弃"台独"主张,也不愿意  相似文献   

8.
台湾当局统独政策的国家认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家认同观的视角看待台湾当局两岸统独政策是研究台湾政治发展和两岸政治关系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中国"国家认同观下,蒋介石、蒋经国时期形成了"两岸统一"政策;在"台湾定位"国家认同观下,李登辉时期制定了"两岸分治"政策;在"台湾"国家认同观下,陈水扁时期推行了"台湾独立"政策;在走向"一个中国"国家认同观下,马英九时期确立了"两岸终极统一"政策.  相似文献   

9.
陈咏江 《世界知识》2013,(22):52-53
自台湾“立法院长”王金平涉嫌为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柯建铭进行司法关说一案(以下简称“关说案”)爆发后,民进党见猎心喜,趁机煽风点火,大肆进行系列政治操弄,  相似文献   

10.
<正>面对即将到来的台湾"大选",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的两岸政策主张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蔡英文在4月9日民进党举行的2015年首次"中国事务委员会"上通过民进党发言人郑运鹏转述了其讲话与立场:"她充分理解各界关切,也体认民进党重返执政在两岸关系上必须承担责任,‘我们有信心可以处理好两岸关系,避免意外,更不会挑起矛盾、冲突和对立’。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维持两岸现状’,即维系台海和平及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尤其是2018年以来,台湾岛内政治形势发展多变,经常会有出乎预期的事件与事态发生,几无规律可循,对其所产生的影响不易做出准确预判。尽管台湾政党与政治势力之间的结盟、合作与斗争纷扰不断,但仍可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在"统独"(实为"不独与独")这一主要矛盾之下,岛内蓝绿二元政治结构与国、民两大党的绝对主导地位尚无法改变,虽有第三大党不断转换,却无所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两岸经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趋紧密,与之俱来的是两岸政治交流和政治关系也出现缓和与紧密的发展;两岸之间的政治交往一直成为两岸政党处理两岸关系的头等大事,政治交往也成为衡量两岸关系的风向标;台湾民进党面对两岸之间如火如荼的交往,不得不调整党的组织路线和纲领,以因应台湾社会的变化和两岸关系的变化;民进党作为台湾地区比较大的并且有过执政经验的政党,将来有可能再次成为台湾地区的执政党,因此民进党的转型及现代化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汪曙申 《世界知识》2014,(16):62-63
<正>不管蔡英文的两岸政策如何走,都将受到三大结构的制约。7月20日,民进党举行了第16届第一次全体党员代表大会(简称"全代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权力结构,党主席蔡英文的势力进一步扩大,其主导民进党发展转型的能力增强。今明两年是民进党推动政策路线转型的关键期,今年年底"七合一"选举不仅是对蔡英文领导能力的一次检验,而且将对民进党下一步为2016年"大选"推出新的两岸政策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民进党提名蔡英文参选、国民党启动党内初选程序,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逐渐拉开帷幕。目前,国民党由于"九合一"地方选举惨败,在岛内的实力与角色都被重新谨慎评估,最终由谁参选、特别是党主席朱立伦能否站出来代表国民党参选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而民进党候选人虽然早早定于党主席蔡英文一尊,但其两岸政策短板过早受到各方的检视和质疑,是否能有所突破也备受关注。除此之外,国民党能否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5.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0,(14):48-49
经济博弈中充满政治较量;具体落实受制于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协议不是挽救岛内经济的"稻草",根子还在政治。  相似文献   

16.
赵正平 《世界知识》2010,(24):14-16
岛内政治生态格局渐变,未来"大选"更加扑朔迷离;"统独"之争虽未成为焦点,但绿营的一些斩获和枪击案再次上演,让人摸不着头脑。  相似文献   

17.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4,(14):50-52
<正>观察两岸关系发展的好与坏,热与冷,不是看两岸互访的高度(高层)与热度(密度),而是要看两岸政治立场的进与退以及两岸政治鸿沟是在缩小还是扩大。目前,两岸的政治鸿沟还在持续扩大,岛内"台湾独立"的认同差距进一步缩小,"台湾国家化"的政治认同逐步成为一种不可阻拦的"蓝绿共识",这已成为未来两岸和平统一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8.
吕存诚 《世界知识》2012,(19):44-45
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一意孤行,已经引发两岸同胞的强烈愤慨,台湾岛内也掀起一股"保钓"热潮。一向主张"与日友好"的马英九当局,也提升了反制力度,连续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抗议日本窃据钓鱼岛的行径。马当局渐趋强硬的举措获得了岛内主流民意的肯定,进一步压缩了民进党在"保钓"问题上大做文章的空间,客观上发挥了与大陆共同向日施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马萧配”,国民党一门心思打“经济牌”;“国家定位”,谢长廷尚未掌控民进党话语权。从近来的种种迹象看,马英九似乎想把“总统”大选的决战点定位于经济政策。但陈水扁和民进党则希望扬长避短,在统独议题上与马英九一决高下。未来经济与统独何者能成为大选主轴,端看谁设定议题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20.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台湾社会在别有用心的政客的挑动下撕裂成对立的蓝绿两大阵营,从那时起,台湾的边缘化就已经产生了。陈水扁执政七年,更将政治斗争操弄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搞得岛内乌烟瘴气,经济衰退,族群分裂。边缘化问题更为凸显,越来越为岛内外所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