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记忆之谜     
李进学 《科学之友》2009,(12):23-23
构成记忆的物质是什么?怎样才能增强记忆能力?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这些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现已取得很好的成果,并正在逐渐揭开记忆之谜。  相似文献   

2.
记忆之谜     
构成记忆的物质是什么?怎样才能增强记忆能力?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这些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现已取得很好的成果,并正在逐渐揭开记忆之谜.  相似文献   

3.
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作为这一社会的成员需要时刻获得同自己有关的信息;大至国家大事,小至商品信息;远的如生命起源,近的如天气预报,都应在关心之列。如果孤陋寡闻就会影响工作和生活,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当今,人类正进入一个被称作“信息社会”的崭新 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信息、材料和能源共同构 成支持社会发展的三大要素。信息的价值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例如,在当今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谁能最迅速、及时、准确地掌握社会需求的信息,并根据这个信息规划自己的产品,谁便能占领市场,取得好的效益。因此,人们已越来越不满足于一般的电话、电报、数据的传送速度了。于是,建设能够高速传递信息的渠道,就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一项基本要求。 这里仅就当今世界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从几个侧面作一粗略、通俗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理性视角探讨并比较小鼠在真实火灾和模拟火灾情境下的从众行为.研究由2个预备训练和3个正式实验组成.研究发现:(ⅰ)当小鼠缺乏明确逃生信息,而鼠群传递的逃生信息明确时,小鼠倾向于采纳群体信息,选择从众;(ⅱ)当小鼠掌握明确的逃生信息,鼠群传递的逃生信息也明确时,小鼠按照自己所掌握的信息选择逃生路线,不从众;(ⅲ)小鼠所掌握的逃生信息被遗忘,鼠群传递的逃生信息也变模糊时,小鼠在真实火灾情境下不从众,在模拟火灾情境下从众.结果表明,从众是一种启发式策略,具有生态理性适应功能;在存有逃生路线和出口相关信息记忆痕迹(内隐记忆)的前提下,真实火灾情境会优先激活与直接逃生信息相关的记忆,而从众启发式不具有优先激活性.  相似文献   

6.
王密  耿海燕 《科学通报》2010,55(4-5):307-315
记忆重构的过程会导致歪曲或错误. 关联性记忆错觉是一种最常见的错误记忆, 体现了个体在认知资源有限时对语义梗概信息的适应性利用, 这是记忆具有适应性特质的一种体现. 另一方面, 记忆的适应性还体现为在特定的情景需求下, 个体能够通过一定的策略(如充分加工项目特异性信息)抑制关联性记忆错觉的发生, 以保持精确记忆. 本文从利用梗概表征和抑制关联性记忆错觉两种能力的毕生发展透视了记忆的适应性特质的年龄特征. 将来可从记忆演化的角度获得更多关于记忆适应性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从关联性记忆错觉的毕生发展看记忆的适应性特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忆重构的过程会导致歪曲或错误.关联性记忆错觉是一种最常见的错误记忆,体现了个体在认知资源有限时对语义梗概信息的适应性利用,这是记忆具有适应性特质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记忆的适应性还体现为在特定的情景需求下,个体能够通过一定的策略(如充分加工项目特异性信息)抑制关联性记忆错觉的发生,以保持精确记忆.本文从利用梗概表征和抑制关联性记忆错觉两种能力的毕生发展透视了记忆的适应性特质的年龄特征.将来可从记忆演化的角度获得更多关于记忆适应性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林左鸣 《自然杂志》2010,32(6):353-359
  立足于以信息态为基础的容介态理论,对时空概念进行深入剖析后可以得到如下认知:时间是物质从初始运动到终止运动的度量,是随着物质运动的初始到终止而连续增量的空间概念值,是不可倒流的;物质态空间是运动着的,只能以直线(或径向)的趋势,作膨胀或收缩运动;时空并非一体,时间不是三维物质空间的更高维度。光子中单奇子的统一互变特性决定了光速不变,也决定了物质的能量只能使物质运动速度达到光速。光子粒子接收了外源信息,完全变成信息粒子的运动速度就会远远超过光速;以信息态能量速度运动的效应能量可以使物质的速度超过光速。所以人类不能穿越时空到达未来或置身于已经过去了的真实社会之中,但可以通过超光速飞行去追赶过去了的事物的信息影像。  相似文献   

9.
(一)对信息网络化之看法高度信息化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呢?它是不是象报刊宣传的那样工厂无人化,办公室已没有堆积如山的文件,在家购物,在家办公的社会呢?。如果是那样,人们也许会认为,人们在那个安定社会里的工作或生活都要按一定模式行使不可了。  相似文献   

10.
谷子 《世界科学》2004,(8):46-46
假如你被他人称为“呆头鸟”会生气吗?加拿大的研究人员通过对人、老鼠和3只不同种类的鸟进行检测后发现,鸟对识别、分类和记忆纯音符的能力要高于人和老鼠。 在这项研究中,如果人能记忆并识别为他们演奏的纯音符就会得到货币奖励,  相似文献   

11.
记忆移植     
当我们谈到记忆时,可以意指许多东西.如果只为应对眼前,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短期记忆信息,如是否想要喝一杯,这些记忆是大脑脑电活动和化学物质活动的短暂变化,随着我们的大脑思绪游移到其他方面,这类记忆很快就会淡化甚至消失.长期记忆则正好相反,许多长期记忆甚至可以持续一生.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电脑日趋普及,为了充分发挥电脑的作用,掌握正确的操作使用方法,延长其工作寿命,人们应当做到:配备一台理想的键盘如果你的家庭已拥有电视游戏机和 BS 程序卡,再配备一台键盘,就组成了一套完整的家用电脑。那么,怎样才能选购到一台称心如意的电脑健盘呢?类型选择。电脑键盘有一体  相似文献   

13.
当多人共用一台电脑,我们常常为自己的文件夹被别人随意打开,文件被别人任意修改而感到无可奈何,这时我们多么希望在硬盘上有自己的一块个人空间呀。现在如果你使用Hdguard2.1(敏思硬盘卫士)就会使你的文件进入了保险箱,别人再也无法访问了。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它的用法:  相似文献   

14.
学习小窍门     
精神集中和心情转换 学习需要精神集中。因为人的短期记忆的容量有限,不可能同时处理几个事情。这一点已被实验心理学和大脑生理学所证明。 因此,应注意不要让多余的刺激占据短期记忆的容量。类似虫鸣之类的无意义的刺激,如果工作或学习专心致志,就听不到,即可以把它从大脑的短期记忆中排挤出去。  相似文献   

15.
一、基本概念和发展过程 1.基本概念 当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信息、物质(材料)和能源一起,构成社会赖以生存的三大要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尽管如此,当代信息技术由于发展的历史比较短,也由于其涉及的广泛性和复杂性,至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人收集过各种不  相似文献   

16.
最近,科学家在研究人类大脑时,发现了不少新物质,为解开人体之谜增添了科学依据。记忆物质为什么有的人会记忆过人?美国科学家最近揭开了大脑记忆的奥秘。他们发现了人们对过去事情的记忆,完全取决于大脑中的化学物质——钙尔贝。  相似文献   

17.
当多人共用一台电脑时,我们常常为自己的文件夹被别人随意打开、文件被别人任意修改而感到无可奈何,这时我们多么希望在硬盘上有自已的一块个人空间呀。现在如果你使用hdguard2.1(敏思硬盘卫士)就会使你的文件进入了“保险箱”,别人再也无权访问了。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它的用法: 1.设置管理口令管理口令是整个系统的钥匙。程序首次运行时,  相似文献   

18.
粘合剂时代     
人类利用粘合剂可以追溯到史前。然而,粘合剂作为一种技术,真正得到较快发展还是从发现天然橡胶和一百年前发现人造纤维开始的。今天,我们周围世界确实地而且与日俱增地与众多的人造的或合成的粘合剂联系在一起,人类已进入粘合剂的新时代。一、粘合剂已成为社会性物质粘合剂连接材料,创造一种比被连接件的总和更为了不起的整体。它们的体积比起被连接的金属、玻璃、木材、纸张、纤维、橡胶和塑料来是小的,但正象微量的酶、激素和维生素为人们生存幸福所不可缺少一样,粘合剂是我们社会“健康”的必需品。  相似文献   

19.
究竟什么是"信息"几乎没有人会怀疑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现代人每天都生活在信息的海洋。然而,信息究竟是什么?这恐怕不是人人回答得了的。即使去问专家学者,也难免在这个问题上踌躇再三。让我们还是从几个具体事例说起吧!1666年的一天,英国科学家牛顿坐在花园的苹果树下思考问题,忽然,微风吹过,一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这引起了牛顿的注意。"苹果为什么不飞上  相似文献   

20.
永恒的生命     
随着人体器官移植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功,科学家又对记忆移植进行了研究。据报载,国 外有些科学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得成功。他们的研究表明: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编 码贮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转移这种化学物质,记忆便也随之转移。当然,人的记忆移植要比 动物复杂得多,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但也有科学家相信,将来是能够做到的。假如人的记忆可 以移植的话,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想必读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不是今年高考的语文作文题吗?是的。但是大家是否注意到,这很容易写成一篇科幻小说呢!也许,许多考生已经这样做了。但科幻作家想的更远,他们没有局限于人脑信息以化学物质为载体的贮存和转移方式,甚至想到了机械或者电子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