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再相约     
14年前,歌声悠扬.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拥抱过就有了默契,你会爱上这里……相约好了再一起". 14年后,歌声又一次响起. "世界越爱越精彩,雪花纷飞迫不及待入怀,Fly to the sky,天地洁白一片片存在,未来越爱越期待……" 冰雪圣洁,情真意浓.变的是旋律,不变的是情谊.北京,再次绽放! 依稀记得...  相似文献   

2.
那年的雪真大. 大雪不间断地下了三天三夜,雪花像娘做棉袄的棉絮,在木格子窗外大片大片慢悠悠地飘.把娘的心飘得火烧火燎.刚开始飘雪团的时候,娘就把家里能烧的柴草背到堂屋的灶旁.除了担心爹,我们在炕上围着娘很欢喜.炕是火炕,暖烘烘的,烧炕的锯末是爹冬闲帮人家打家具剩下的.爹出门了,他挣来的温暖,可替他守着他的老婆、孩子呢.  相似文献   

3.
洗洗睡吧     
"我从晚上9点开始躺在床上看书,看完书后再看电视,看到荧屏出雪花,这样下来还是无法入睡。什么方法都试过,连吃安眠药都没用了。有一天夜里简直要崩溃了,吃了三倍量的安眠药,直到次日上午9点多,才勉勉强强地睡着的。"为了找回失散多年的睡眠,崔永元不得已地选择了将事业戛然而止。  相似文献   

4.
正英国《卫报》近日报道,牛津大学的科研人员正在打造一种叫作"内嵌富勒烯"的材料,并以2.2万英镑(约合20.4万元人民币)的价格销售出了第一批重量为200微克的产品。这个重量仅相当于一片雪花的1/15,售价却如此之高,堪称"世界上最昂贵的材料"。富勒烯是继石墨、钻石之后,人类发现的单质碳的第三种同素异形体。1985年,英国科学家哈罗德·克罗托和美国科学家理查德·斯莫利发现了富勒烯,因为这一分子与美国建筑学家富勒的建筑作品很相似,就将其命名为富勒烯。富勒烯是  相似文献   

5.
定日县城至海拔5200米的加吾拉山口,沿途白茫茫一片,部分路段飘起了雪花,路面结了冰碴.2020年4月30日上午10时许,彤云密布的喜马拉雅山脉间的珠峰绒布冰川河谷里,唯独大本营上空透出了一片蓝天,珠峰峰顶也若隐若现.  相似文献   

6.
<正>寒风凛冽的南极雪花飞舞,坐在代号"Zodiac"的充气艇里,不远处,一头斑海豹正冲着不速之客射来一缕不友善的目光,偶尔露出犹如吸血鬼的尖牙。当号令传来,我忙不迭地扣上氧气面罩,固定好脚蹼后便扎进冰海。瞬间被蜿蜒的冰雪长城包围,定睛观瞧发现这些冰山上镌刻着精美的花纹,更有条条蜿蜒曲折的  相似文献   

7.
正如想一窥宇宙中最古老的光,只需要调节老式电视机,让它偏离频道就行:屏幕上那些跳动闪烁的小雪花,就是被宇宙光子无休止地轰击的结果,这些光子诞生于大概138亿年前。它们在空间中向着四面八方均匀运动。这些平均温度为2.7开的光子构成了弥漫在整个宇宙中的辐射,被称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这些光子的年代久远,因此CMB二维图人们被称为宇宙的"婴儿照",它为我们开启了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3,(4):2-3
<正>自然之美时刻环绕在我们身边。但在暴风雪来临之时,我们却忙于冲入室内取暖。事实上,当从天而降的第一片雪花落入大地时,摄影师已经用镜头捕捉到了大自然独一无二的奇观。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23,(23):42-45
<正>12月7日,大雪节气。要说最动人心魄的雪景还数北方的雪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无比壮美。中国雪都喀纳斯被中国气候中心授予“中国雪都”之称。冬天的喀纳斯会在一夜之间变成银白的世界,洁白的雪花让山峦和森林披上一层薄薄的轻纱。喀纳斯是北疆之巅,这里群山静谧,人迹罕至,图瓦人的村子就像是隐藏在仙境里的世外桃源。其中,喀纳斯三湾是喀纳斯最美的赏雪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当初为什么把这种总线定名为firewire,没有查到根据.但把它译成"火线",这种"字对字"的译法,实在是欠考虑. 中文"火线"指的是交流电力系统中单相电源中有电的那根线.多年来已约定俗成,表义也准确.相应的英文是live wire或power line.也就是说,firewire在英文中并没有"火线"的含意,也不会造成意义的混淆.而在中文中由于误译,引起了混淆.  相似文献   

11.
当今,"数字化"已风靡全球.很多产品和技术都以冠上"数字"二字为新潮.在通信领域也不例外.100多年来,人类的通信经历了由数字--模拟--数字这样一个历程.这是哲学上"否定之否定"原理在通信发展史上的印证.不过应该指出,这后一个"数字",即20世纪后期出现在通信领域的从"模拟"向"数字"的过渡不是历史的重复,而是建立在高新技术基础上的一次伟大变革.说它是一场"革命"也并不过分,因为它预示着一个新的通信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2.
最近,"逆向考研"现象引起广泛关注.所谓"逆向考研",指的是考生从排名更高、社会观感更好的学校考到整体评价相对稍弱的学校,甚至从"双一流"名校考到"双非"高校.在报考浙江农林大学的考生中,有188人来自"985"或"211"高校,这在往年都是少见的情况. 很多人不禁纳闷:名校学生为何选择"下沉"?这是怎么了? "逆向考研"无疑不是主流现象,多数学生在考研时,还是会优先选择整体评价更高的大学,而这也与"求上进"的社会观念相合.  相似文献   

13.
弗雷格认为,"a=a"和"a=b"这样的同一性命题明显具有不同的认识价值,后者有意义地扩展了我们的知识,因为"a"和"b"的意谓相同,但意义不同.克里普克不赞同弗雷格的观点.他认为,应该把同一性看作是某个东西与其自身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长庚星就是启明星"这样的专名之间的同一性命题是后验的又是必然的.克里普克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专名是严格指示词,在不同的可能世界指示同一对象".不过,从这样一个理论前提出发,能够证明象"长庚星是启明星"这样的命题是必然命题,却使得这样的命题具有先验命题的嫌疑.这是克里普克的理论所必然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14.
五四以来,许多人都在说德先生与赛先生,科学与民主.这个与民主"并列"的科学,其含义应该是指广义的科学.与广义的科学相区别,我们还可以对科学作狭义的理解.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使用"科学"这个词时,有时是指广义的科学,有时是指狭义的科学.本文以下在分析科学时主要是指狭义的科学.  相似文献   

15.
语言逻辑“话语研究”的学术范式意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义是由话语建构的,话语的意义就是话语的用法.对话语"句法动元"、"范型"等理论探讨与研究,其目的在于了解"意识形态化的语言主体"对话语表达的规约.虽然言语是个体的,但语言则是种群的.本文在论述语言文化属性与话语动元模型的基础上,探析了"话语研究"学术范式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是"的意向构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是"通常被人们看作系词,只起联结作用.实际上它具有显现的意义.在显现是者的过程中,意识活动构造并凸现意向对象.本文通过对"是"的意向构造性的分析,阐述了它的涵义、特征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遥在情结是人类创造活动的深层动力.遥在生存,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目的,是技术与艺术永恒的使命.这一点,从传统艺术所营造的"意境"和遥在技术(计算机图像技术、机器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数字技术)营造的"虚拟现实"可见端倪.虚拟现实是意境的数字化直观显现.从传统艺术的意境创生到遥在技术的虚拟现实,是遥在情结在不同媒介形态中的表征,体现了人类追求自由的本性.  相似文献   

18.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法治"始终是体现"人治"的"法治",是蕴涵了管理者重要战略思维的"法治","人治"从某种程度上指导着"法治",没有"人治"的"法治"是不存在的.企业是客观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是客观基础上的主观体现.严重偏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客观事实的主观体现给企业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损失;而符合企业客观情况的主观体现,则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我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在国际学术界,这被认为是量子计算里程碑式的成就.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陆朝阳就是"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团队的成员.留着简单平头、脸庞有点瘦削、戴着眼镜的陆朝阳走在校园里,有时会被人误以为是研究生.实际上,38岁的他,已经是国际量子科学领域走在最前沿的年轻人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一、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 "科学和技术:天使抑或魔鬼?"是一个文学化的命题,它切中的是包括科技价值论在内的科技社会学基本内涵,存在于科学与反科学观点两极对立的语境中.我们在命题时把"科学"和"技术"分开来,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就反科学主义思潮所指责而言,技术之罪甚于科学.但我们现在是在研究二者是天使还是魔鬼的问题,"科学"和"技术"内部的五十步与百步之差显得很不重要.这样,我们讨论的问题就是:"科技"--"科学和技术"--而不是"科学"和"技术"--的社会评价问题,亦即科技价值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