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海口市某地区"逢暴雨必涝"的问题,结合该地区地质地理和自然气候特征,综合取定重现期、降雨历时、径流系数等参数,运用暴雨管理模型对该地区的雨水管网的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模拟结果说明优化后的管网排水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该文根据厦门的降雨特点及地质条件,结合新建住宅小区建筑,阐述设计中如何进行雨水的收集与利用.  相似文献   

3.
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屋面雨水排水相对于其他系统而言比较简单,又由于屋面雨水排水与建筑专业设计交叉,或由于给排水设计人员经验不足,容易被忽视。在建筑建成后时有屋面渗漏水的情况发生,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本文针对屋面雨水排水设计容易忽视的问题进行分析,提请设计人员注意,并且与建筑专业、结构专业密切配合,加强施工配合,减少或杜绝屋面渗漏水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4.
虹吸是利用重力作用,在管道内产生局部真空,而产生虹吸现象。它通过利用能隔离空气的雨水斗实现水、气分离,开始时由于重力作用雨水不断流向管内,使管道内逐渐产生真空。当管中的水流呈现压力流状态时,形成虹吸效应。  相似文献   

5.
张成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4):148-148
阐述了两种流态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对比选用.  相似文献   

6.
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城市雨水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要综合利用在前,排放在后。通过对我国城市雨水现状的分析,结合国外城市雨水利用的经验,探讨了城市雨水的几种利用途径。城市雨水的利用不仅可缓解部分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且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就雨水收集利用的现状,介绍小城市中住宅小区的雨水收集和利用的意义和可行性。针对现状,提出了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和利用的基本方法,以及雨水利用带来的可观效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水资源的短缺,提出了雨水利用的必要性、论证了可行性;在借鉴国内外先进雨水资源利用技术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的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为城市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有效的控制城市雨洪提供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青年科学》2011,(11):32-33
“气候变暖冰川融化。人类就不缺水了。”——这是天方夜谭,地球淡水资源正在迅速枯竭。大自然对人类是眷顾的,雨水是上天赐予的甘露,而雨水回收也一直是低碳节能的大项目,但雨水收集装置往往只是笨重的大塑料桶而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实,低碳、科技与美是完全可以结合的,本刊特盘点12款最富创意的雨水回收设计,希望从这个秋天开始。全球的每滴雨水都能被完美地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0.
以高校校园雨水管控和景观融入为目标,利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模拟北方校园夏季雨水径流过程,对比分析不同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设施布设前后对高校径流、洪峰流量削减控制效果,并探讨校园雨水生态景观构建的策略.以东北...  相似文献   

11.
雨水系统是一项被广泛应用的传统技术。文章对新型雨水排放系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孟喆 《科技咨询导报》2010,(36):125-125
本文简要从生活污水处理和小区雨水的回收两个方面,浅谈一下中水、雨水的回收与利用。  相似文献   

13.
雨水资源的利用及其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非常规水资源,特别是雨水资源的利用已成为解决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国内外雨水资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雨水利用技术进行了介绍和探讨.通过在某单位大厦所建立的雨水利用系统的实验研究,分析了降雨量与集雨量,及降雨强度与集雨量的关系,并按有关标准对降雨过程进行了采集、处理和水样分析.结果表明,集雨量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并不存在线性关系,而且在降雨量大于20 mm,或平均降雨强度大于0.04 mm/min的情况下,该系统才有收水的可能.雨水经处理后的水质优于有关国家设计标准,完全可用于城市生活杂用水.  相似文献   

14.
亓华 《太原科技》2008,(6):30-3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雨水资源浪费与地下水超采这一矛盾日益突出.结合济南市实际情况,对雨水回灌地下水技术如地表入渗、坑塘入渗补给、渗坑入渗补给、水平辐射井补给、加压式人工回灌井做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5.
将水权理论引入雨水利用的政府管理中,分析研究在雨水利用的水权管理中的政府管理职能和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雨水水权是指能区别于其他水源的由集雨设施收集的分散型降雨的雨水水权;在雨水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政府不仅具有立法、执法和行政司法的传统职能,同时还具有雨水资源化利用产业规划和建设的基本职能;雨水利用的水权管理采用集成化管理模式,通过对集雨设施的管理、雨水水权转让管理、雨水水权交易价格管理来实现.在雨水水权管理过程中,通过优化雨水利用水权的政府管理运行机制,促进雨水资源的有序利用,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顾客 《广东科技》2010,19(8):160-160
结合当涂发电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屋面雨水排放系统的实际施工情况,分析了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的工作原理、管材选用及施工技术,从而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廖祖慧 《科技资讯》2008,(30):46-46
建筑屋面雨水系统作为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可靠性和造价以及社会效益。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物雨水系统的选择原则,进而通过对比介绍了传统的重力式雨水系统和一种引进的技术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重点阐述两种雨水系统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屋面初期雨水弃流装置的设计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暴雨径流及屋面初期雨水水质较差,不能满足雨水利用的要求,采用初期雨水弃流的水质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组合式屋面初期雨水弃流装置.根据雨水污染物冲刷的规律和降雨的强度,确定了所需弃流池的容积;设计中,将截留在弃流装置中的雨水由底部透水部件直接渗入地下;装置结构主要采用再生树脂复合材料,底部透水土工布主要采用骨料和粘结剂的合成材料.试验结果表明:弃流量为3mm时,该装置可以截留屋面初期雨水50%~70%的污染物,以SS、浊度、COD为主,最高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4.95%,50.00%,60.90%;装置不需要进行雨后管理,只需进行定期维护.  相似文献   

19.
压力流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屋面雨水排放系统,具有诸多的优点,与普通重力雨水排放系统相比更为先进。在选择同种管材的情况下单位面积的造价还相对较低。目前,该系统的技术已日趋成熟,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屋面雨水排放方式。  相似文献   

20.
将水权理论引入雨水利用的政府管理中,分析研究在雨水利用的水权管理中的政府管理职能和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雨水水权是指能区别于其他水源的由集雨设施收集的分散型降雨的雨水水权;在雨水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政府不仅具有立法、执法和行政司法的传统职能,同时还具有雨水资源化利用产业规划和建设的基本职能;雨水利用的水权管理采用集成化管理模式,通过对集雨设施的管理、雨水水权转让管理、雨水水权交易价格管理来实现.在雨水水权管理过程中,通过优化雨水利用水权的政府管理运行机制,促进雨水资源的有序利用,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