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通过毒性实验 ,对海带提取物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 采用昆明小鼠进行急性经口毒性实验、蓄积毒性实验、Ames实验以及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结果  (1)小鼠经口给予海带提取物LD50 >15 0 0mg/kg;在动物体内亦无蓄积毒性作用。 (2 )Ames实验为阴性。 (3)实验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海带提取物属无毒物质 ,不具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浓度气态甲醛诱导昆明种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将4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4,12,36 mg/m3剂量组,采用静式呼吸道染毒,连续染毒4d,每天6h,染毒结束后将小鼠处死,测定微核率.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组的小鼠骨髓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剂量组微核率经方差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F检验,受试物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雌雄两性微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环磷酰胺组(40 mg/kg Bw)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同性别微核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雌、雄两性微核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认为气态甲醛对小鼠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3.
甲基杀虫脒盐酸盐作为一种化学诱变物具有一定致突变性。本研究设计中突变的最低剂量组1/50LD50=4.48mg/kg体重,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出现率中,与对照组比较,呈极显著性差异。因此,无作用剂量组应低于4.5mg/kg体重。染色体畸变的最低剂量在1/5LD50与阴性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染色体畸变的无作用剂量在8.95~44.76mg/kg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松杉灵芝多糖的抗突变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和Ames 试验观察了松杉灵芝多糖的抗突变作用. 结果表明, 松杉灵芝多糖对TA98, TA100两株试验菌株, 加与不加S-9均对阳性物致突变作用有抑制作用; 口服不同剂量的药液30 d, 能明显拮抗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 但对于丝裂霉素C诱发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敌百虫(dipterex,Dip)和敌敌畏(DDV)联合染毒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选择雄性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3个染毒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8只。染毒组小鼠每天分别给予2、10、50ms/kS剂量Dip和2、10、50mg/kg剂量DDV,经口染毒;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每天每只小鼠染毒1次,连续染毒27d。首次染毒后35d处死小鼠,观察精子数量、精子活率、精子畸形率及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变化。结果Dip、DDV联合染毒中、高剂量组精子数量、精子活率均低于对照组,精子畸形率、骨髓细胞微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呈剂量一反应关系。结论Dip、DDV联合染毒可引起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遗传损伤,导致生殖毒性效廊.并具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分析法和离体培养人体外周血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和微核试验,对绿茶水溶性提取物GTPP的遗传安全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小鼠口服本样品GTPP剂量达750mg/kg.body.wt./day或腹腔注射剂量为520mg/kg.body.wt.引起的雌雄小鼠骨髓PCE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小鼠口服剂量大于90%LD_(50)或腹腔注射剂量达1300mg/kg.body.wt.时,诱发的小鼠骨髓PCE微核率比阴性对照组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离体培养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SCE和微核试验中的GTPP三个剂量组的SCE频率和微核细胞率(MNCF)与阴性对照组间比较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五氯酚钠的遗传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五氯酚钠属有机氯农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为了研究其对生态安全特别是水环境安全的潜在危害,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和斑马鱼胚胎发育试验,评价了五氯酚钠的毒性效应.微核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小鼠骨髓细胞,50 mg/kg和100 mg/kg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增加其微核率,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并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对于蚕豆根尖细胞,各个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增加其微核率,最高剂量组5.0 mg/L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并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斑马鱼胚胎发育试验结果表明:25℃时,五氯酚钠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明显的致畸作用,72 hEC50为515.31 μg/L,可以看出胚胎异常率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和暴露剂量的增加呈现出增大趋势.微核试验和斑马鱼胚胎发育试验表明五氯酚钠具有一定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对小鼠的精子畸形及骨髓细胞微核的影响。方法:取昆明种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实验高、中、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每组10只。实验组分别以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水溶液5.67、2.83、1.42g/kg.BW灌胃。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分别以等量的生理盐水和环磷酰胺50 mg/kg.BW灌胃,每天1次,连续5天。研究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对小鼠精子畸形的影响;另取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实验高、中、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每组10只。实验组分别以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水溶液5.67、2.83、1.42 g/kg.BW灌胃,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分别以等量的生理盐水和环磷酰胺50 mg/kg.BW灌胃,每天1次,连续4天。评价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磺胺间甲氧嘧啶钠高、中剂量对小鼠精子畸形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实验组磺胺间甲氧嘧啶钠高剂量对小鼠微核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结论: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对小鼠的精子畸形与骨髓细胞微核均有影响,具有潜在的致畸、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皮肤外用的遗传毒性。方法:用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PCE微核试验和Am es试验方法对rhaFGF进行遗传毒性研究。结果:rhaFGF各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在加或不加S9情况下,其CHL染色体畸变率均<5%;各剂量组的骨髓细胞微核细胞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rhaFGF各剂量组(0.5~5 000μg/皿)对TA97、TA98、TA100、TA102菌珠在加或不加S9混合液条件下均无致突变作用。结论:在所选试验和剂量范围内未见到rhaFGF具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0.
复硝酚钠的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复硝酚钠有无致突变作用,为其安全生产和使用提供依据.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用TA97,TA98,TA100,TA102菌株,加与不加S9,剂量设为:0,250,500,1 000,2 000 μg/皿;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剂量设为雄、雌性小鼠给药剂量均为:15.8,31.6,63.2 mg/kg;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剂量设为:15.8,31.6,63.2 mg/kg检测有无致突变作用.结果为Ames试验中各测试浓度的诱发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各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的微核率进行统计学处理,未见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各项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复硝酚钠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五指毛桃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遗传物质损伤的拮抗效应.方法 30只SPF级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五指毛桃高(20g/kg)、中(10g/kg)、低(5g/kg)3个抗突变组.抗突变组用五指毛桃水提液灌胃,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灌以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15d.于第14 d,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40mg/kg,24h后重复注射一次.用微核试验,检测五指毛桃水提液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和睾丸生精细胞微核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抗突变组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和睾丸生精细胞微核率均明显降低,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着五指毛桃液浓度的增高,微核率逐渐降低.结论五指毛桃可以拮抗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遗传物质损伤,提示五指毛桃有一定的抗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探讨亚硝酸异丁酯致突变作用,根据《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 ,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实验( Ames实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PCE)微核实验,进行亚硝酸异丁酯的遗传毒性研究。 Ames 实验使用的菌株为鼠 伤寒沙门氏菌( Salmonella typhimurium) 组氨酸缺陷型( his-) 菌株 TA97a、TA98、TA100 及 TA102,实验共设 10 个剂 量组,剂量区间在 250 ~ 5 000 μg / 皿,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采用平板掺入法,观察每皿回变菌落数;微核实验设 11 mg / kg、41 mg / kg 及 103 mg / kg 三个剂量组,设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检测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 结果提示亚硝酸异丁酯在 Ames 实验中未呈现致突变作用,但在微核实验中 103 mg / kg 时对小鼠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一次染毒条件下,腹腔注射阿霉素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出现峰值的时间-剂量条件。方法:将1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腹腔注射,1次给药,对照组给生理盐水,处理组的阿霉素剂量分别是2.5 mg/kg、5 mg/kg、10 mg/kg和20 mg/kg。染毒18 h、24 h、30 h、48 h和72 h后取小鼠骨髓进行微核分析,评价阿霉素对小鼠的遗传毒性作用。结果:理想的腹腔注射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峰值的条件就是:一次染毒,阿霉素剂量在10%LD50即2.5 mg/kg至80%LD50即20 mg/kg的范围内剂量越大微核率越高,取样时间在30~48 h间微核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MTT实验评价自制Mn0.5Zn0.5Fe2O4纳米粒浸提液体外细胞毒性;溶血实验评价其有无溶血作用和LD50评价其动物急性毒性,微核实验评价其有无致畸、致突变作用等.兔肝脏穿刺注射Mn0.5Zn0.5Fe2O4纳米粒,观察其对兔肝肾等组织和功能的影响.MTT结果显示:该材料对L-929细胞毒性为0~1级;溶血实验中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溶血率为0.104%,远小于5%;昆明小鼠腹腔注射该材料混悬液,其LD50为6.026g/kg,其95%的可信区间为4.78~7.60g/kg.微核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对小鼠骨髓微核形成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与阳性对照组CTX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兔肝脏穿刺注射Mn0.5Zn0.5Fe2O4纳米粒心,肝、脾、肺、肾组织形态和肝、肾等血生化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果表明自制的Mn0.5Zn0.5Fe2O4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5.
将5周龄的DDY系小白鼠40只,分对照、6-巯基嘌呤腹腔注射(6-MP组)、6-MP+500倍稀释的EMX饮水(EMX饮水组)、6-MP+EMX腹腔注射(EMX注射组)4个组,每组10只。试验8周后断头屠杀,取左侧大腿骨骨髓制作涂片,分别用姬姆萨和吖啶橙(AO)荧光染色,用普通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1 000个多染性红细胞(PCE),记录其中出现染色质小体的比例(MNPCE/1000PCE)。结果表明:抗癌药物6-MP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染色质小体数差异极显著(P〈0.01),而且EMX饮水和EMX注射能显著降低染色质小体的出现率(P〈0.01)。说明EMX能有效减少抗癌药物引起的染色体异常。姬姆萨染色和吖啶橙(AO)荧光染色结果呈正高度相关(r=0.999),姬姆萨染色可以替代吖啶橙(AO)荧光染色做染色质小体试验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17.
龙肽免疫胶囊毒理安全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龙肽免疫胶囊作为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方法急性经口毒性、二项致突变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以及大鼠30d喂养试验。结果龙肽免疫胶囊对两种性别的SPF级昆明种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24h二次灌胃量达20g/kg(相当于人群推荐日摄入量3.0g/60kg的400倍),两周内动物未见明显中毒症状,无动物死亡,按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规定,该受试物属无毒级。二项致突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将受试样品按1.25%、2.50%、5.00%的比例加入基础饲料中(分别相当于人群推荐日摄入量0.05g/kg的25、50、100倍),受试样品各剂量组对Wistar大鼠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学、血液生化、脏器重量、脏/体比值以及病理组织学等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未发现该受试物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结论龙肽免疫胶囊作为保健食品是安全的,可以通过一、二阶段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工程稻大米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与致突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转cry1Ac/sck双价抗虫基因工程稻MSA4、KF6-304、21S/MSB与II-32A/MSB大米为材料,进行了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精子畸形试验与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研究,检测转基因稻大米对小鼠表观体症行为、脏器系数、血常规、精子畸形与微核率等的影响,以进一步评价转基因工程稻大米的食品安全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转基因工程稻MSA4、KF6-304、21S/MSB与I-I-32A/MSB大米各剂量组灌喂小鼠,小鼠的行为、姿势、呼吸、毛色均正常;解剖观察其肝、脾、肾、心脏、胃、肠、生殖腺等主要脏器的外形、颜色、大小比例等无异常;血常规分析也显示受试鼠与对照材料组小鼠没有显著差异.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与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均显示转基因工程稻没有明显诱发小鼠精子畸变与骨髓细胞产生微核.其结果是:转基因工程稻MSA4、KF6-304、21S/MSB与II-32A/MSB大米未引起小鼠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对小鼠无明显的致畸与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对L-抗坏血酸硬脂酸酯(AS)在生物体中的抗诱变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S剂量与微核率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随AS剂量的增加,微核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