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补偿和生态补偿的概念在研究的过程中经常混淆使用,本文在整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价值补偿和生态补偿的提出与演化为起点,从理论基础、补偿的主体和对象、补偿的内容、补偿的方式和手段四个方面比较了这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2.
3.
梁福庆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10,(1):13-17
在分析三峡工程库区生态补偿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三峡工程库区生态补偿的原则、对象、内容、标准、方式及管理机制,提出了开展和搞好三峡工程库区生态补偿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汾河上游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汾河上游流域,作为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一个独立的流域单元,是太原市唯一的水源涵养地和供水区,其生态安全状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其基本状况,并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进行分析,主张运用法律的手段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建立汾河上游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制度的具体办法。从而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保护生态,为汾河上游流域的生态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生态补偿制度是生态退耕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文运用外部性原理和供求关系图对退耕还林中进行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了论证,对我国现有的生态补偿制度进行了剖析,指出现有规定存在可操作性差、补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不科学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对策,并通过建立模型设计了制定科学补偿标准的测算方式。 相似文献
6.
改变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单要素管理现状,向多要素、全系统综合管理模式的转变,其关键点是理顺政府、社会和自我补偿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在逐步推进区域、流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良性好转过程中,实现自我补偿、生态补偿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提出了林业分类经营理念,把森林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分别经营。生态公益林是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的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以财政资金为主的生态保护补偿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基于市场机制重构中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对生态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在阐明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及生态补偿概念界限与关联的基础上,提出健全完善以“破坏者补偿、保护者得利、受益者付费”为原则,以生态空间净生收益为目标,对社会经济建设占用破坏的生态空间进行补偿,对生态保护各类行为进行奖励的基本生态补偿制度;优化财政出资的权益型补偿制度及健全资源收益型补偿制度,以建立具有可持续性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党和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生态建设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政策措施。但在实践过程中,在生态保护方面还存在着结构性的政策缺位,特别是有关生态建设的经济政策严重短缺。要解决好这类问题,必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便调整相关利益各方生态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促进生态和环境保护,促进城乡间、地区间和群体间的公平性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建立以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经济上的正外部性与环境上的负外部性两种利益的衡平为理论基础。分析我国现行立法中与矿产资源补偿的相关法律制度,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还有缺失。建立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一要对现有相关制度更新完善,赋予其生态补偿功能;二要进行制度创新,促进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水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介绍水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入手,分析了目前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套水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构想.采取以纵向补偿为主、区域间横向补偿为辅的补偿机制.在纵向补偿中,增加生态补偿转移支付项目,一般性转移支付考虑增加生态环境影响因子的比重;横向补偿中建立区际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基金,采用横向补偿纵向化的方式实行区际间的水生态补偿.最后,提出了完善水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是维持地球系统生态平衡的重要介质和载体,不合理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会招致环境的破坏,打乱生态系统的平衡,引发人类的生存危机。如何减少和遏制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的破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从我国建立开发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入手,指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不同于矿产资源开发的经济补偿,其核心是生态价值补偿,并进而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补偿,谁来补?补给谁?怎么补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能有效预防和抑制环境问题的产生,有力地从源头上实现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生态补偿制度建设集中在概念理论和原则上,缺乏“生态补偿的可实施性、可操作性”制度建设.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规划区域不同功能区的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分析其主要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范围、内容,实施方案;为生态补偿制度由概念性向可操作性转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森林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虫l匕JI顷波 《科技导报(北京)》2004,(4):54-56
森林生态补偿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我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尚属空白,林业经济学界应重新界定森林生态补偿的涵义。政府因生态建设的需要,对非公有制森林行使公法上的征用和管制措施;政府对因此而给森林所有者造成的损失所采取的经济补偿措施,即为森林生态补偿。应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法学相关理论对森林生态补偿的若干问题进行研讨,制订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政策,以实现我国林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茂春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Z2):24-26
生态补偿是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重要手段之一.逐步建立和完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的机制化和法律化,是保护鄱阳湖及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保证,才能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保障和谐社会的建立.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分析建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提出完善对策,解决生态建设过程中各方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从而保证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17.
森林是地球上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生态公益林是以创造持续的生态效益为目标,它没有直接的或难于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人们在享受到生态公益林效益的时候,从来没有考虑维护生态公益林生产所付出的劳动和代价,这不符合商品经济要求。要使生态公益林建设良性发展,相应的经济补偿是前提和保障。而公益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是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热点与难点。下面文章阐述了当前生态公益林经济补偿机制的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
20.
关于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补偿是保育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在改善物质能量流向,理顺生态系统内各要素关系.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态补偿机制既是连接经济发展与生态保育的纽带.又是解决相邻区域之间以及更高层次上生态保育问题的关键。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一直是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生态补偿机制已不仅仅是一项协调区域发展的环境保护政策,也是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一个主要手段.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