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据美国《今日科学》网站报道,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对海洋哺乳动物体内有毒污染物的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但结果令人担忧。生活于太平洋中的抹香鲸体内累积了大量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即便是那些生活在人们认为尚未受到污染的太平洋中部的抹香鲸也难于幸免。由于海洋是地球水域的集中地,这个研究结果就表明全球的水域环境已经受到有机污染物的严重破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害很大这些调查结果表明,人类对海洋的污染是触目惊心的。人类生活的各种污染物、垃圾和化学物质,尤其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已经把人类最大的环境——海洋深深地污染了,使得海水…  相似文献   

2.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门你们目前可能还不熟悉、但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土壤动物学。 在我们的生活空间里,天上飞的鸟和蝴蝶,地上走的狮子、老虎和大象,水里游的鱼、虾和螃蟹,大家已是很熟悉的,但是当你们走在田野里或树林中时,会不会想到在你的脚下泥土中生存着千千万万各种微小的动物,它们出生、成长、繁衍后代,忙忙碌碌地生活着。它们之中大部分是对人类有益的,要进行保护和繁殖,一小部分对人类是有害的,要设法控制和防除。 对于土壤动物的研究工作通常认为是从达尔文对蚯蚓生物学的研究开始的,在我国直到80年代中期才开始系统地进行土壤动物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工程生态学     
社会和自然……今天,人类和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不总是组织得令人满意,而且我们周围的空气、水、土壤都有污染,自然保护可以毫不夸张地叫做终身的课题。地球的资源,现今已不能看作是无限的,经济中增添了以前没有利用的自然仓库的新成员。自然界的可能性往往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干预自然  相似文献   

4.
王乃粒 《世界科学》1996,(10):21-21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依靠科技进步王乃粒人类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总是千万百计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来为发展生产和经济,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服务。而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更大大加快了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过程。与此同时,人类在为改造...  相似文献   

5.
城市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城市土壤不仅是城市绿色植物的生长介质和养分供应者、土壤微生物的栖息地和能量来源、而且是城市污染物的汇集地和净化器,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质量和健康.195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土壤环境日益恶化,工业、交通过程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6.
在整个生物界中,人是万物之灵,是最具有智慧的动物。从古代起,人类这种最具智慧的动物在不断对自然界改造的同时就开始对自然界不停地深入探索,以期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时至今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人类探求自然界本质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人类迫切希望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自然界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进步不仅发展了生产力,而且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人类周围环境日益加剧的污染降低了生存的舒适程度。但问题还不仅如此,污染时常导致自然界的不可逆变化,而根据很多学者的意见,这些变化将带来生态与生物意义上的不良后果。因此,提出了科技进步对人类遗传性的影响的问题:遗传病增长的危险大吗?  相似文献   

8.
<正>水滋养生命,是自然界中的万物之源。而如今的水质污染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次次的水污染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断扩张的城市、过度使用化肥以及各种工厂和生活污水的肆意排放,使得全球的水资源现状不断恶化,近半数的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不断爆发的水污染事件,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水污染事件一次次成为世界各地民众关注的  相似文献   

9.
陈清泉 《科学》2006,58(3):44-46
回溯自然与人类的历史.可发现人类还未出现时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完全平衡的循环再生系统,该系统由太阳能来提供能量。在远古人类以捕猎、采集为生的时期.生态系统也是一个近乎完全的循环再生系统。太阳光促使生物生长,生物死亡后分解为肥料,再促进生物的生长。自然界的能源、空气、水和土壤都是平衡循环。但工业化开始后,生态平衡逐渐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10.
当今,人类正从原子时代向信息时代迈进。各种机器和车辆发出的声波包围着每一个人,各种电气和电子设备发出的电磁波包围着每一个生命体。科学家指出:现在社会各种公害已开始向城市型、生活型的方向转移并扩散。  相似文献   

11.
千百年来,人类在和大自然各种事物共存中,没有等级差别,没有谁主宰谁的现象,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与自然界一起在平等的状态下维持着人类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然而,人类由于自私和贪婪,逐渐把自己从自然中“拆卸”下来,成为万物之尊,甚至“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为其自身的发展,无视自然界的法则,不顾一切,恣意妄为,对大自然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为此自然界开始对人类进行惩罚。怎样才能改善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呢?人类必须回到与大自然和平共处的状态下,才有可能缓解这种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绝大部分的能量转化是通过热机过程实现的.热机过程受卡诺循环的限制,不但转化效率低,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而且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烃类化合物等有害物质以及噪声等,进一步导致大气、水质、土壤等污染,严重污染和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整个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3.
太平洋灰鲸是现存鲸鱼中最神秘的种类之一,早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前,它们就已经开始每年从阿拉斯加以北的楚克海和白令海向南部班加海域迁徙,航程远达2万km.太平洋灰鲸被称做东方种群.灰鲸还有一个种群叫西方种群,生活在亚洲沿岸,由于污染和过度捕捞,它们已处于灭绝边缘,目前数量不足100头,远远达不到维持一个种群繁衍所需的最低数量,它们的灭绝已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14.
编后     
随着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手段的现代化,人类所能探索的自然界的领域是日益深入和扩大了。本期刊载的七篇“基因研究”;二篇“自然界探索”:《太平洋里的怪兽》和《尼斯湖怪》;以及《太平洋大陆哪里去了?》、《火星的表面》等文章,从人类的遗传物质,史前期动物,古代的地球及天空中的行星等各个方面,反映了人类当前向自然界一切  相似文献   

15.
环保发明     
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重要保障。可现在环境日益恶化,美丽的蓝色海洋被污染,森林大量被砍伐,沙漠蚕食着绿色的大地,土壤流失、物种灭绝、垃圾成灾、水源污染、空气日益变得污浊不堪、酸雨肆虐、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加剧……环境问题不但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而且人类自身的生存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环境问题已成为举世关注的重大问题。环境保护刻不容缓,环境保护也为发明者开创了大显身手的黄金机会,让我们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去,去发明、去创造,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海南三亚的陈泽然同学从电视上时常看到油料污染江河湖…  相似文献   

16.
(一)自然科学的源泉及其发展的社会条件自然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即自然规律)的认识,来源于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这种观察首先是由于生产的需要,并且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古代人类在同饥饿、寒冷和死亡的长期斗争中,在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以及医治疾病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起关于自然规律的丰富知识,这就逐渐形成了自然科学。同时也应该看到,人类是直接生活在自然界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而并不局限于生产过程。在人们得到温饱和有了闲暇之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索也就有可能开展得更加广泛、深入,由此也就开始出现了科学实验。因此,不能认为生产实践是自然科学的唯一源泉。希腊哲学家亚里土多德早在两千三百年前就认识到:“求知是人类的本性。”由各个世代积累起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关于自然界的知识,经过不断地整理、总结,形成许多经验性的定律。  相似文献   

17.
陈怀满 《科学通报》1986,31(9):698-698
镉(Cd)是一种能导致环境污染的物质,它危害人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对土壤和水质的污染而污染食物链。土壤中Cd离子的活度,直接影响植物对Cd的吸收,但它又取决于土壤或胶体对Cd的吸附与解吸。而土壤或胶体对Cd离子的吸附和解吸却受控于土壤中粘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是人类科技文明辉煌灿烂、空前繁荣的世纪,大量新技术被应用于各种领域。随着利用核能发电技术被各国的广泛使用以及电子产品在全球的普及,一方面它给人类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人们又将面对随之产生的新的辐射污染。在环境中的辐射是无色无味的,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的穿透力极强,充斥整个空间,令人防不胜防。它不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对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也会产生多种负面效应。什么是辐射?辐射其实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根据能量大小及其特性可分为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称放射性辐射,它是由不稳定…  相似文献   

19.
1.发生史决定构造人类的生存与土壤有密切关系,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份和水份而生长发育,人类喜欢自然界绿色的颜容,利用绿色的产物作为粮食、衣料、燃料和建筑材料,构成了人类的文明。众所周知土壤是植物光合成生产的支承体,这个背光的隐藏于土壤的空间是一个黑暗的世界,人粪和动物的粪尿,动植物遗体等废弃物最后又回到了土壤,经过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等的活动被分解为  相似文献   

20.
蔡立英 《世界科学》2012,(10):58-62,64
未来还有自然界留下吗表面上看,自然界的未来显得很严峻。人类正在导致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大规模生物灭绝。我们捕杀野生动物,污染了空气、水和土地。底线是除非人类行为发生剧烈的转变,否则我们遥远未来的子孙后代将生活在一个自然奇观严重枯竭的世界。尤其是生物多样性将遭到重创,对事态的评估产生令人沮丧的数据。几乎1/5的脊椎动物被归入濒危物种,意味着那些物种有显著的可能在未来50年之内灭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