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睿 《科技资讯》2009,(23):67-68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对高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等地基,当采用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或其他粗颗粒材料进行强夯置换时,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于俊光  王秀利 《科技信息》2010,(21):J0194-J0194,J0383
强夯置换法是地基处理方法之一,它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软一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强夯置换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强夯法对该类地基处理的适应性,结合某大型钾肥生产项目地基处理工程,针对改进的强夯法――强夯碎石桩法,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平板载荷试验、动力触探和静力触探试验综合结果表明,强夯碎石桩法使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提高了2.4倍,有效加固深度超过6 m,对6~10 m深度处的土层的加固效果仍然比较显著.研究表明,处理该类地基,用碎石桩强夯法是适宜的,处理效果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动力触探试验和平板荷载试验,就砾石桩、强夯、强夯置换和冲击碾压4种方法对盐湖区察格高速公路盐渍土地基的加固效果,从桩体密实度、复合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桩土应力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强夯置换墩的密实度低于砾石桩;②强夯置换加固效果最好,冲击碾压法效果最差,承载力两者相差166.9%;③夯击能是后3种加固工艺中决定加固效果的重要指标,其大小直接关系着加固后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的数值;④砾石桩桩土应力比约为3.36,强夯置换复合地基墩土应力比为2.05,砾石桩和强夯置换均可有效降低盐渍土天然地基的沉降.  相似文献   

5.
碎石桩-强夯联合法加固湖区填土地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湖区填土的层次结构和工程特性,结合地基土中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采用碎石桩-强夯联合法能起到较好的加固效果.该法先在填土层中设置好碎石桩体,利用挤密和排水固结的作用使其得到初步加固,然后对荷载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复合土体进行低能强夯处理,迫使桩体碎石沿径向扩散,形成上部为密实的碎石二合土层、中部为扩径后高置换率复合地基、下部为整体夯密复合地基的三层结构.这种土层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能满足一般建筑物的浅埋扩展基础的要求.图1,表1,参8.  相似文献   

6.
在奎屯至北屯北新建铁路建设中,DK20-DK70段处于天山北部山前冲洪积平原,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洪积软弱粉土、粉土。其中饱和粉土软弱层厚度2~7m,地基承载力σ=20~70KPa,上覆硬壳0.5~1.5m。地下水位埋深0.7~2.5m,水量较丰富,水质较差,对钢筋混凝土具硫酸盐强侵蚀性。地下水位以下累计厚度4~15m为地震液化层。根据地质不同情况,设计分别选用了强夯置换、碎石桩、换填等方法保证路基质量。  相似文献   

7.
强夯碎石桩的发展及成桩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强夯置换法是80年代才开始应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在我国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工程,介绍强夯置换法的发展概况,用波动理论生阐述强夯置换法在成桩中桩土界面的变化,说明了夯击能量从第一击接近球状传播到柱状桩体后的接近一维传播变化过程;探讨了夯锤势能转换成使桩体向下延伸的动能、桩体压密的势能、通过桩体侧面和底面的向桩个传播的动能比例、分析结果表明:强夯法将粗颗粒料夯击到土形成柱状体;复合地基不仅奂中度大幅度提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学》2017,(4):611-617
对CFG桩和强夯碎石桩构成的多桩型复合地基作用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工程实测数据,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对多桩型复合地基的沉降量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型及参数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探讨了桩径、桩长、桩间距的合理取值范围,为实际工程中CFG桩和强夯碎石桩构成的多桩型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粒径碎石桩在饱和超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东省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中不排水抗剪强度7~15 kPa的淤泥土地基进行了碎石桩现场试验,得出了采用大粒径碎石桩加固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20 kPa软土地基的合理施工控制参数:碎石填料主要粒径为5~15 cm;充盈系数为1.4~1.6;密实电流大于50A;留振时间为5~15 s.现场桩径检测、动力触探试验和复合地基大型直剪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大粒径碎石桩加固超软土地基是可行的,大粒径碎石桩对增强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和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0.
碎石桩作为处理软弱地基土的一种有效手段,往往需要对其试验效果进行分析。论文以秦沈线高填方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介绍了碎石桩法加固软弱土层的现场试验,并对碎石桩处理后复合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了检测分析。包括碎石桩体和桩间土检测,最后综合动力触探测试及载荷试验检测结果得出,碎石桩对本工程软弱地基的处理能达到预期的加固效果,其复合地基承载力高于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秦伟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8):120-121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作品的内容都取材于民间故事,都属于标题性音乐作品,作品曲式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对造成悲剧原因的展示有着明显区别,主、副部主题的表现和运用截然相反,音乐的主基调有较大差异,作品的整体风格迥异。  相似文献   

12.
徐辉 《科技信息》2011,(5):231-231,266
健康与运动是密不可分的,运动分为有氧和无氧,有氧运动较无氧运动更易普及和被大众接受,从人体长期参加有氧运动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角度来阐述有氧运动对人体的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13.
Dads and disomy and disease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M Little  V Van Heyningen  N Hastie 《Nature》1991,351(6328):609-610
  相似文献   

14.
欲望是作家创作的内驱力,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欲望有什么影响,这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不能不思考的问题。本文从道教的功利性,文人纷纷走近道教,文学观念中的道教因素等方面,对道教与魏晋南北朝文人的功利欲望作些专门探讨。这无疑会拓展人们研究的新视界。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沙暴、尘暴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沙尘暴易发的国家 ,进入90年代以来 ,沙尘暴有频率增加、强度加大、范围扩展、危害程度加剧的趋势。据统计 ,我国发生强沙尘暴的次数 ,50年代为5次 ,60年代为8次 ,70年代为13次 ,80年代为14次[1] ,90年代为23次[2] ,呈明显上升趋势。沙尘暴的强度及造成的损失 ,以90年代最为突出 ,发生于1993年5月5日(5.5沙尘暴)和1998年4月16日(4.16沙尘暴)的特大强沙尘暴 ,是我国近100年来所罕见 ,损失极其惨重。5、5沙尘暴锋面前移速度14~17米/秒 ,最大19.5米/秒 ,瞬时最大风…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沙尘暴易发的国家, 进入90年代以来, 沙尘暴有频率增加、强度加大、范围扩展、危害程度加剧的趋势。据统计, 我国发生强沙尘暴的次数, 50年代为5次, 60年代为8次, 70年代为13次, 80年代为14次[1], 90年代为23次[2], 呈明显上升趋势。沙尘暴的强度及造成的损失, 以90年代最为突出, 发生于1993年5月5日(5.5沙尘暴)和1998年4月16日(4.16沙尘暴)的特大强沙尘暴, 是我国近100年来所罕见, 损失极其惨重。  相似文献   

17.
文献信息情报工作在科技工作及立项决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揭示了在当今信息市场形势下 ,文献信息情报工作在科技工作和经济立项决策中的作用 ,同时也指出 :图书馆文献信息工作者们能在强手如云的信息市场中占领一块阵地也应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因高校管理引发的法律纠纷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是师生的法治观念在增强,另一方面说明高校在师生管理等方面也存在诸多不适应。要改变这些不适应,就要进行依法治校,更新管理理念。做到规章制度合法、管理行为合法。努力加强法制教育工作和师德校风建设,切实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网络的发展为我们带来全新便捷的互动平台和交流方式,博客是当今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因个体性、公共性、开放性、成本投入少等特点吸引着"90后"大学生广泛关注。在新形势的要求下,高校辅导员应主动占领网络博客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加强辅导员博客建设,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博客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0.
辽金诗文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由佛经禅典移植而来的话语。这一现象从特定侧面体现了佛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渗透溶浸。其表现主要反映在借用佛禅意像、使用佛禅故实和引用佛禅语汇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