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杨静  杨德宏 《江西科学》2011,29(2):267-272
分析了3DGIS的功能、研究内容以及缺陷.通过对3DGIS和2DGIS比较得出二、三维一体化的必要性.运用Supermap.Deskpro.Net建立三维场景,进行山体和城市三维建模、城市三维快速建模、二、三维一体化搡作、联动显示、属性修改、SQL查询等,研究二、三雏一体化的特点和优势,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3DGIS中3DS数据模型的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其他三维建模软件来构造复杂三维模型,使得3DGIS(Three Dimensional Geographical System)的数据源更加丰富,其中采用AutoDesk公司定义的3DS(3D Studio)数据模型尤为广泛,但如何通过程序实现3DS数据模型的操作是开发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3DS的数据模型结构,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成功地创建了3DS的结构类,并借助于OpenGL实现了3DS数据模型的快速显示和其他三维图形操作,从而解决了在3DGIS开发过程中数据源缺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GIS)中的可视化三维实体模型的构建技术作了探讨,提出了实体建模软件开发环境下的快速建模过程和深层二次开发技术,完成了可视化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归一化接口设计以及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张静淑  刘西涛  姜顽强 《甘肃科技》2007,23(9):75-76,55
随着3D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对3维GIS技术现状、石化企业装置特点、三维GIS系统功能分析,提出了3DGIS在石化企业的应用方法,设计了石化企业3维地理信息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质量、进度、成本等多源施工信息动态可视化集成、满足堆石坝施工全过程直观动态分析的需要,在分析了心墙堆石坝施工信息多源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堆石坝4D施工信息模型(3D几何模型+时间+多源施工信息)定义、构架,研究了堆石坝4D施工信息模型的实现方法,包括心墙堆石坝三维可视化建模方法、多源施工信息集成方法、堆石坝施工过程4D可视化分析方法等。实际工程应用表明,基于3DGIS平台能实现堆石坝多源施工信息集成与交互式查询分析及施工过程4D可视化分析,可为堆石坝现场施工控制与管理提供重要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结合动态地质信息系统DGIS(DynamicGeologyInformationSystem)的设计与实现,阐述了开发DAO(DataAccessObject,数据访问对象)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技巧与方法.重点分析了DGIS设计阶段中的数据模型的建立和图片处理的技巧,为具体的应用编程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主要介绍了面向对象方法、面向对象方法分析和面向对象建模技术,并且用面向对象建模技术对警务综合系统进行分析,建立了警务综合系统的面向对象模型。  相似文献   

8.
通过FLAC3D对竖直的圆桩进行建模并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对桩建模时根据所处土层的不同而进行分段建模,本桩是圆形桩,所以建模时首先根据建模类型进行建模,用圆柱体外环绕放射状网格,初始FLAC3D默认的是创建四分之一的土体网格并进行镜像得到另外一半,所以研究的应该是桩跟土体网格的二分之一;并且在土体与桩之间应该建立接触面便于加载力。对各个土层和桩进行赋值,对赋值后的土层和桩进行初次的检测不平横后进行对桩的加载,通过对桩进行不同力的加载来观察土壤的周围土体的变化和桩的受力变化,通过逐级加载从中提取桩的侧摩阻力并且根据力平衡可知桩端的阻力,通过该计算可以更加精确的设计桩的尺寸和长度。并且可以提取桩的P-S曲线和桩的轴力曲线和桩侧摩阻力曲线以便于能够更加直观的去分析桩的受力。  相似文献   

9.
结合动态地质信息系统DGIS(Dynamic Geology Information System)的设计与实现,阐述了开发DAO(Data Access Object,数据访问对象)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技巧与方法.重点分析了DGIS设计阶段中的数据模型的建立和图片处理的技巧,为具体的应用编程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0.
伴随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综合管廊规模日益庞大,对其进行科学信息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更好展现管廊空间分布情况,从综合管廊三维可视化的角度出发,该文运用HTML5、WebGL、虚拟现实等技术,构建一个集2.5DGIS、3DGIS于一体的综合管廊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三维浏览、管线查询、断面分析等功能,能够为城市综合管廊规划、施工提供极具价值的辅助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两种非概率方法:区间分析方法和凸模型方法,求解了含有不确定参数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屈曲临界载荷的上下界。用有限元方法对层合板屈曲进行建模,并且得到了临界屈曲载荷对不确定参数的灵敏度。区间分析方法和凸模型方法的不同点在于它们采用不同的集合对不确定参数的分散性进行描述,前者采取超长方体而后者采取超椭球,通过3个数值算例,分别采用区间分析和凸模型求出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临界屈曲载荷的上下界。  相似文献   

12.
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网络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其建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为此,总结了目前常见的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分析了各种建模方法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建立具有多输入多输出、多回路延时的网络控制系统模型;将网络延时的不确定性转化为系统模型的不确定性,对网络控制系统进行建模;综合考虑控制与调度对网络控制系统进行建模等3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基于IEC61850标准,对智能电子设备数据模型的建立进行了探讨。以数字化变电站数字录波装置建模为例,给出了具体的建模步骤和方法。并且对建立模型的过程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4.
针对1000 m^3钢制球罐,采用ANSYS软件,按照两种不同的有限元建模和网格划分方案,进行了疲劳分析设计.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可行,并且能够相互对比验证,从而为工程中对球罐进行疲劳分析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霞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23(5):99-101,32
很多文献都针对模糊建模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大量的算法。反向传播算法是一种有效的模糊建模方法,在很多场合都有应用。但这种算法在模糊建模过程中存在着潜在的死区、陡峭的推理曲面和灵敏度下降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传统反向传播算法的潜在问题并且提出了改进方法,给出了完整的改进BP算法和一些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6.
根据当前室内设计中效果图建模方法的多样性,对多边形方式建模的方法、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实体方式建模的方法进行比较,归纳两种方法的各自特点,并用实例进行分析,表明运用多边形编辑的方法进行效果图制作的优势是明显的.同时指出:使用3DS进行效果图设计时运用多边形编辑建模的方法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熊玖琦  刘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9):8194-8199
三维地质模型是表征地下地层分布和地质构造的有力工具,可以简单有效的帮助地质解译和空间分析工作,但由于传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建模过程复杂、人为干扰影响大,非专业人士短时间内很难掌握并且建模质量难以保证。为满足矿山智能开采对高精度地质模型的需求,提高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的高效性和直观性,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将地质体划分为大小均匀的栅格单元,根据栅格单元的属性类别构建三维地质体模型,并使用基于RBF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顾北煤矿北一矿区进行了实例验证,将模型进行开挖显示,与实际钻孔数据构建的地质剖面图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大的适用性,并且可以很好的处理尖灭地层,建模效率以及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空间数据模型是关于GIS空间数据组织的概念和方法,反映现实世界中空间实体及其相互关系,是描述GIS空间数据组织和进行空间数据库设计的理论基础。对空间数据按一定方式进行组织存储之后,通过建模技术对空间实体进行3D建模,从而实现对空间实体的可视化表达和空间分析,是3D-GIS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介绍了GIS空间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对3D-GIS建模的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工作流过程建模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分布式工作流定义的叙述,针对合作产品开发过程中建模和执行服务的基础进行分析,提出了分布式工作流建模的实现方法以及几种有效的模型。并且在工作流管理联盟给出的业务过程之间的交互模型基础上,分析各子过程之间的交互特点,研究了以WEB服务方式实现工作流执行服务之间的交互模型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被动式升沉补偿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建模方法,通过引入介质分离器活塞的动力学方程,并考虑由于滑轮惯性所导致的钢缆张力松弛影响,建立了一种改进型的被动式升沉补偿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起重机的海底吊装作业过程,建立几种不同建模方法的仿真模型,然后进行动力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仿真出的补偿效率约为60%,其数学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系统的工作机理,可以作为起重机被动式补偿系统的一种建模新方法,并且钢缆的张力松弛对仿真结果有3%~4%的影响;指出了被动式补偿效率不高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