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鹮人工种群自然繁育研究技术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笼养朱自然孵化育雏研究情况 .通过人为改善朱的笼养环境 ,加强饲养管理 ,笼养朱可以正常产卵、孵化、育雏 ,雏鸟的生长发育趋向野生雏鸟的生长发育状况 .  相似文献   

2.
2006年5—7月,在四川南充市郊区对白鹭雏鸟的生长发育进行观察和测量,并运用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对雏鸟体质量、体长、喙峰长、喙裂长、翅长、跗蹠、初级和次级飞羽、尾长和中趾进行数学拟合,获得相关的生长参数.其拟合度(R2)都达到0.95以上,说明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能很好地模拟白鹭雏鸟的生长发育.其结果还显示白鹭雏鸟外部器官的中趾、跗蹠和喙裂长的发育早于翅长、尾长、初级和次级飞羽,这主要是窝内雏鸟为了争夺食物,频繁使用这些器官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2006年和2007年,在人工巢箱条件下对大山雀(Parus major)雏鸟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窝雏数不同,大山雀雏鸟的生长发育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各生长参数出现差异的日龄不同;两个繁殖高峰期的生长参数除尾长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各项生长参数(体重、体长、翅长、嘴峰长和跗蹠长)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该文作者对白鹭在河南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较详细观察,并对雏鸟生长发育、食性及造成雏鸟死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鹭在该地区4月底6月初开始产卵,孵卵期22天左右,出雏率88.8%,离巢率91.5%。幼鸟主要以泥鳅和小鱼为食,此外还有少量蛙类、昆虫、小虾、黄鳝和蜻蜒。造成雏鸟死亡的主要因素是恶劣的天气和出壳时间的较大相隔致使同巢晚出壳的雏鸟争不到足够的食物而死亡。  相似文献   

5.
灰椋鸟灰椋鸟(椋读音liáng)俗称灰麻喳子、椋八哥子、高粱头、管莲子、杜丽雀等。椋鸟在鸟类中属于体形相对较小的鸟类,而在雀形目中,它却是一种大型鸟类,它身体全长230~240毫米。灰椋鸟栖息于平原、丘陵地区和  相似文献   

6.
合肥市秋季、早冬灰椋鸟活动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1年9月至2002年1月,对合肥市秋季和早冬灰椋鸟集群活动规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9月底在合肥市始见大群的灰椋鸟夜柄于法国梧桐上,11月中旬夜栖群个体数量达到高峰,12月上中旬开始成批离开合肥市,这期间,白天的觅食群和夜晚的夜柄群活动规律明显不同,前者数量小,在市区及郊区的农田和村庄附近活动;后者数量很大,主要栖息在法国梧桐上,光照强度是决定灰椋鸟早上飞离夜栖地时间的主要因子,随着夜长日短,有推迟飞离,提早返回的趋势,食物主要是香樟,苦楝等7种植物的果实。  相似文献   

7.
两封信     
小明捉住一只雏鸟, 用手举着向我炫耀。 雏鸟黄黄的羽毛、黄黄的爪子, 不时发出一声声哀叫。  相似文献   

8.
案例一:理智应对,顺应其逞能心理语文课上,我正带领学生学习《灰椋鸟》一课,当读到“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时,所有学生都沉浸在了灰椋鸟在林中愉悦的情境中,我也顺势转身在黑板上板书“翩翩起舞”。然而就在这时,台下学生一阵笑声。  相似文献   

9.
在吉林左家自然保护区,对次生阔叶林中的普通进行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窝雏数的在巢雏鸟生长发育存在显著差异(t-检验P<0 05),且各生长参数出现差异的日龄有所不同.对不同窝雏数雏鸟的体重生长状况进行了比较,发现出飞前雏鸟的平均体重与窝雏数呈负相关.该区域普通的平均窝雏数为(7 59±0 94)只(n=17).对不同窝雏数的亲鸟的日活动进行了全天观察,发现亲鸟喂食次数、清理粪便次数与窝雏数呈显著正相关(F-检验P<0 05).  相似文献   

10.
普通(币鸟)不同窝雏数雏鸟的生长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吉林左家自然保护区,对次生阔叶林中的普通(币鸟)进行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窝雏数的在巢雏鸟生长发育存在显著差异(t-检验P<0.05),且各生长参数出现差异的日龄有所不同.对不同窝雏数雏鸟的体重生长状况进行了比较,发现出飞前雏鸟的平均体重与窝雏数呈负相关.该区域普通(币鸟)的平均窝雏数为(7.59±0.94)只(n=17).对不同窝雏数的亲鸟的日活动进行了全天观察,发现亲鸟喂食次数、清理粪便次数与窝雏数呈显著正相关(F-检验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