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仕银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8(1)
刑法修正案(六)第七条将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受贿主体由原来的"公司、企业人员"扩展至"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工作人员".最高司法解释根据该修正案的内容将本条规定的罪名确立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结合刑法修正案(六)第七条所规定的内容对"两高"所确定的罪名进行分析,对修正内容与新立罪名之间在衔接和协调上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初步的探讨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3.
杨书翔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8-13
单位受贿罪由于实施主体的特殊性,在实践中查获的案件很少,但是社会危害性却很大。单位非法向内部职工收取各种集资、摊派费用。国有单位如学校、企业等利用其垄断地位乱收费等行为,都可能构成单位受贿罪。司法机关对单位受贿罪的认定标准过于严苛,对单位受贿罪和受贿罪的犯罪成立数额做了相差悬殊的界定,违背法益侵害这一犯罪本质,也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4.
何立荣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5,(2)
斡旋受贿中的“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是指受贿人利用自己职务与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可交换关系;受贿罪中的“不正当利益”应当包括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利益和通过行贿手段获得的不确定的、竞争性的利益;国家工作人员离退休后不能成为受贿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使国家机关的形象遭受极大的损害以及使正常的国家管理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受到打击,因此有必要对冒充国家工作人员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通过界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分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及其与诈骗行为的比较,并通过与香港、英国相关法律规定的比较以及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实际需要,得出冒充国家工作人员应单独设立罪名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7.
从两高《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八条规定入手,结合受贿罪的司法审判实践,提出区别真实的借用房屋与以"借用名义"收受未变更权属的房屋型受贿提出相关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刑法中有关受贿罪的规定已经难以适应新的社会形势下打击受贿犯罪的需要,对于受贿罪主体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很有必要。本文对受贿罪的主体不完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10.
对于各类身份犯罪,研究犯罪主体具有特殊的意义。受贿是一种身份犯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其特殊的犯罪形态,研究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主体,对于把握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沿革过程,揭示沿革过程中发生的争议问题,探讨并提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完善方法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沿革过程中,对其犯罪主体认识的不断深化促进着罪名的沿革与演进,国家工作人员和离职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关系密切人”及“离职国家工作人员”获得独立成为受贿犯罪主体的资格,是我国刑事立法理念的一大突破,能够更有效的控制和制裁手段愈加隐蔽的受贿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1.
商业受贿罪是发生在商业活动领域中,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行为。认定商业受贿罪的成立,必须与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商业贿赂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2.
周云华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6-19
目前,我国商业贿赂现象较为严重,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对商业贿赂的含义、特征、对象认定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商业贿赂罪及其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最后,对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防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论商业贿赂罪的刑法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商业贿赂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现行商业贿赂罪是通过广义意义上的刑法进行设计的,从它现有的基本特征、认定上,都表现了其合理性。本文为完善法律体系,严格履行罪刑法定原则,充分阐明了商业贿赂罪的狭义刑法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贪官落马的案件不断冲击人们的眼球。其中以非财产性利益贿赂的现象最为严重,但现行刑法规定的贿赂范围却难以应对当前花样繁多的贿赂犯罪。非财产性利益贿赂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危害性和持续性远远超过了财物贿赂,更容易滋生腐败。笔者认为非财产性利益贿赂符合犯罪的本质特征,将其立法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5.
司法实践已充分说明,死刑的适用并没有遏止贪污贿赂持续上升的犯罪率,死刑的威慑力非常有限。鉴于此,本文认为,我国应该废止贪污贿赂犯罪死刑的适用,并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提出惩处和预防贪污贿赂犯罪在立法和司法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黄传英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6)
分析中国法律法规中有关明令禁止商业贿赂行为方面存在的局限并找出解决的对策:认为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当前有效治理商业贿赂的根本保障就是要制定专门的《反商业贿赂法》,同时抓住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对突出的商业贿赂现象依法进行专项重点治理。 相似文献
17.
香港政府在打击贿赂犯罪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手段与方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通过介绍两地的立法情况,比较分析贿赂犯罪的构成,并提出完善内地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建议,以使反腐工作更深入地开展。 相似文献
18.
受贿罪是我国目前多发而且社会危害性最大的几种犯罪之一,笔者从受贿罪的主体、数额等方面入手,结合法学界对受贿罪的研究成果和我国现行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分析我国对受贿罪研究的疏漏之处,并对我国关于受贿罪的刑事立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行贿罪中“不正当利益”之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志慧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93-94,96
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关于行贿罪中“不正当利益”的认定有四种观点:手段不正当说、非法利益说、不应当得到的利益说和受贿人是否违背职务说。由于受贿人是否违背职务说认定“不正当利益”的范围大小比较恰当,而且操作性较好,又得到了司法解释的支持,因此笔者赞同受贿人是否违背职务说,并提出了“不正当利益”认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