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餐桌礼仪在人们的生活秩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由于地域差异的原因,其餐桌礼仪和风俗习惯也千差万别。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餐桌礼仪,对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有很大帮助。从座次安排、餐具使用、就餐氛围、餐桌话语等四个方面对俄汉民族餐桌礼仪进行比较,旨在正确把握与不同民族的人际交往尺度,尊重彼此的民族习惯,克服文化差异所产生的障碍,使之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
经济的发展使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际愈发频繁,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之一。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饮食观念、饮食对象、饮食方式与餐桌礼仪等方面。了解产生差异的原因,可以促进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发生冲突与障碍。  相似文献   

3.
曹俊 《科技咨询导报》2010,(22):255-256
握手是社交活动中重要的礼仪规范。在社交活动中,握手礼仪体现的是优良的文化传统和高尚的道德风貌。然而,由于中西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体系,握手礼仪在中西文化中有着不同的细节和禁忌。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增进了解,避免文化休克和不必要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4.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定势”是影响交际效果及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定势的分析和讨论概括总结了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进而总结出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教授不同文化知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浅析文化背景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丹 《科技资讯》2012,(2):230-230,232
跨文化交际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开的交流和交际活动。语言障碍一直被看作是跨文化交际的最大难题,随着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地位的逐步确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能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交流,因此语言的障碍正在逐渐消除。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尴尬、沮丧、和失败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因此,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的习俗规范和价值观念是进行有效交流与合作的前提条件。文化因素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从词汇,礼仪习俗方面,表达方式方面,宗教信仰方面,禁忌与委婉方面等方面探讨了学习和了解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背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非语言交际的跨文化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晓 《科技信息》2008,(4):276-276
非语言交际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它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表达的含义因文化而异。本文通过对非语言交际的手势语、目光语、沉默、体距行为的跨文化对比,揭示中西文化背景下非语言交际之间的差异,突出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周蒲芳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26(4):104-104,107
本文分析研究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提出在跨文化交际视闽下,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社会文化因素的敏感性,克服文化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既涉及文化的规约也涉及语言的规约。这两类规约在不同文化里的差异是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根本原因。在跨文化交际时, 谈话双方难于自觉地发现谈话方式上的差异, 应主动采取弥补措施以防发生交际失误和冲突  相似文献   

9.
英语教学中非语言文化的移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中包括非语言交际的能力。本文阐述了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非语言文化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旨在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帮助学生理解非语言文化差异,学会正确运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王峻 《科技信息》2010,(29):I0287-I0287,I0321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社会礼仪的差异;社会习俗的差异等。本文分析了文化差异对日常交际的影响。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避免出现文化休克。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日趋重要地,必不可少。因此,让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知识,跨越文化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搞好英语教学,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跨文化交际以及跨文化知识的导入方式与英语教学关系密切。大学英语教学就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语言,文化,交际的相互关系,说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密切相关,提出将跨文化交际知识融入外语教学的各个环节,直至实现外语教学最终目标——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  相似文献   

13.
由于壮族与中国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在传统文化上有较大的不同,"中英"跨文化交际研究并不能完全解决"壮英"跨文化交际存在的问题。为了促进由中国—东盟博览会迎来的越来越多的壮英人民之间交往的顺利进行,文章以饮食文化为例,从壮英的饮食观念、饮食内容及饮食方式和待客礼仪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壮英人民之间文化的异同,从现象探讨其文化成因,对比异同,同时提出改善一些陋习、避免壮英文化冲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口译质量评估的一项重要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口译交际中跨文化性因素主要包括社会语言行为、文化模式、价值概念、表达方式等,而口译跨文化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层面的技术性转换,更主要包括文化意蕴与交际效果层面的功能性调整。因此,口译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应该成为口译质量评估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的成功“入世”,对外交往日趋频繁。在此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融入文化因素,进行中英文化对比,以帮助学生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跨文化交际(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失败的实例以及对这些实例的分析,阐述了造成跨文化交际失败的根本原因:中西方深层文化的差异。强调在目前外语学习、教学及跨文化交际中系统、全面地学习、研究和掌握中西方深层文化知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王昆 《科技信息》2012,(1):455-455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频频出现。外语教师应转变观念,将文化知识、语用知识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改变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以培养能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学生。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语用失误的内涵和种类,并介绍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文化定型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认知经济化、教育和社会化以及个人经验都会形成对陌生文化中交际对象的社会群体的文化定型,它会影响到交际效果,影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理解和沟通,甚至引起冲突。要克服这些障碍,在外语文化教学中,就必须正确认识文化定型,掌握有效途径,消除文化定型在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魏婷 《科技信息》2010,(8):I0140-I0140
在跨文化交际与合作中常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障碍,使得交际失败。这大多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所造成,包括不同的世界观、价值取向、文化传统以及交际过程中具体的交际场合和交际关系等。了解到以上各方面的差异有助于减少跨文化交际中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使交际更为顺利:  相似文献   

20.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会发生交际故障,这就是所谓的“语用失误”,而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是克服语用失误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合理、有效地教授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使学生掌握所学语言的正确语用规则,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