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使用交流磁化率、XED、NQR、NMR等实验手段通过加速反应研究YBa_2Cu_3Or超导相在水中的退化机制问题。研究表明,水对超导相有很强的腐蚀作用,使之分解为CuO、Ba(OH)_2和Y-Ba化合物,Ba(OH)_2又进一步和大气中的CO_2反应生成BaCO_3o.DW-3胶涂层和金属管帽封装能有效地保护超导样品防止水或大气中水汽的侵蚀。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运用量子化学方法和过渡态理论对羰基化合物(CH_3)_2C(OH)C(O)CH_3与Cl原子的大气反应进行研究。在CCSD(T)-F12A/VDZ-F12//BHand HLYP/6-311++G(d,p)能级沿着势能面找到了四条反应通道。研究表明来自于与(CH_3)_2C(OH)C(O)CH_3中—OH相邻两个甲基(—CH_3)的氢提取是主要反应通道,有最低的能垒-0.69 kcal/mol和-1.31 kcal/mol。因此,大气中Cl原子与(CH_3)_2C(OH)C(O)CH_3中H_2反应最容易进行。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Y—Ba—Cu—O系超导体的潮解特性。在湿热的条件下,Y—Ba—Cu—O系超导体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汽发生反应,逐渐失去原有的超导电性。由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此种体系超导体在湖解前为两相(简单正交相和体心四方相)化合物,经潮解后生成BaCO_3、CuO和Y(OH)_3等物质。  相似文献   

4.
不同铜、锌摩尔比(nCu/nZn)的前驱体和催化剂通过传统共沉淀法制取,利用XRD,FTIR,AAS,H2-TPR等手段对其进行微观性质的分析,重点探究Cu/Zn投料比对前驱体物相间的转变及催化剂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中Cu~(2+)和Zn~(2+)浓度不同,导致同晶取代反应推动力与物相形成能间有所差异,进而决定前驱体的物相组成。当nCu/nZn75/25时,Zn取代Cu的反应推动力大于(Cu1-x,Znx)2(OH)_2CO_3的形成能,得到纯(Cu1-x,Znx)2(OH)_2CO_3物相;当nCu/nZn≤40/60时,Cu取代Zn反应推动力大于(Zn1-x,Cux)5(CO3)_2(OH)_6的形成能,获得单一物相的(Zn1-x,Cux)5(CO3)2(OH)6;当40/60nCu/nZn≤75/25时,前驱体生成(Cu,Zn)_2(OH)_2CO_3和(Zn,Cu)5(CO_3)_2(OH)_6物相,经高温焙烧后,活性物种CuO被周围ZnO充分分散,因此分散性较好,还原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BaCO_3、Y_2O_3、CuO为原料制备了Y-Ba-Cu-O超导体(T_C=95K)。用热分析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这类超导体的稳定性和失超机制。认为超导体存放在空气中由于水蒸气和CO_2的作用而生成Ba(OH)_2和BaCO_3导致超导体组成及相结构的变化是造成失超的重要原因。故隔绝水蒸气和CO_2是阻止失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用高温X射线衍射、SEM-EDX分析、差热分析和目测法确定了Bi-Pb-Sr-Ca-Cu-O超导陶瓷烧结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的熔融反应,并考察了这种反应对超导陶瓷显微组织和临界电流密度(J_c)的影响。上述综合研究表明,中间产物[30A相与(Sr_(1-x)Ca_x)_2PbO_4相]的熔融反应产生(Sr_(1-x)Ca_x)_2CuO_3相粗粒,形成成分偏析的显微组织,这是高温反应烧结导致低J_c超导陶瓷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以Ba(OH)2和Ti(OC4H9)4作为Ba源和Ti源,利用超声化学法合成结晶良好的BaTiO3纳米粉体。用X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考察V(C2H5OH)∶V(H2O)和反应时间对合成产物的物相、形貌和粒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的加入对规则球形纳米BaTiO3颗粒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当V(C2H5OH)∶V(H2O)为3∶1,超声反应20 min即可得到一次颗粒尺寸约为35 nm的立方相球形BaTiO3粉体。  相似文献   

8.
Y—Ba—Cu—O超导体失超机制的热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 BaCO_3、Y_2O_3、CuO为原料制备了Y-Ba-Cu-O超导体(T_σ=95K)。用热分析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这类超导体的稳定性和失超机制。认为超导体存放在空气中由于水蒸气和 CO_2的作用而生成 Ba(OH)_2和 BaCO_3导致超导体组成及相结构的变化是造成失超的重要原因。故隔绝水蒸气和CO_2是阻止失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溶解度法和电子光谱研究了氧钒(Ⅳ)-碳酸氢根水溶液体系的配合反应。在15±2℃,恒定离子强度Ⅰ=1.0的条件下,测得溶液中[VO~(2 )]<0.012M时,钒(Ⅳ)仅以单核配离子VO(CO_3)(OH)~-存在;当[VO~(2 )]在0.014~0.035M之间时,以5核配离子(VO)_5(CO_3)_5(OH)_5~(5-)和(VO)_5(CO_3)_5(OH)_6~(6-)的混合物存在;当[VO~(2 )]>0.035M时,则存在6核配离子(VO)_6(CO_3)_4(OH)_9~(5-)。同时测定了有关反应的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金属冠醚[Fe_6~Ⅲ(C_(12)H_9N_2O_5)_6(H_2O)_2(CH_3OH)_4]和[Fe_6(C_(12)H_8N_2O_5Cl)_6(H_2O)_4(CH_3OH)_2]反应体系的分析,认为水杨酸基双酰肼羧酸的酯化是一种新型的由金属冠醚自身进行的内部酯化反应,并将这种酯化反应定义为内部自催化反应.对于18-MC-6金属冠醚[Fe_6(C_(12)H_9N_2O_5)_6(H_2O)_2(CH_3OH)_4],在其内部自催化反应中,反应物为[Fe_6(C_(10)H_6N_2O_3-COOH)_6(H_2O)_2(CH_3OH)_4],其中主要配体(Z)-H_4shcpa具有羧酸基团(—COOH).作为酯化反应的功能基团—COOH,通过与铁离子的配位,再与具有活性的配位甲醇结合,生成酯化合物(Z)—H_3mshcp,最终得到内部自催化反应产物[Fe_6~Ⅲ(C_(10)H_6N_2O_3—COOCH_3)_6(H_2O)_2(CH_3OH)_4].其中,内部自催化反应的催化中心应是铁离子.  相似文献   

11.
1 同一电流密度下的电阻特性YBa_2Cu_3O_(7-y)超导体(Φ10×2.5)采用四引线法测量电阻,电极间隔为1.5m,测量表明,对于名义成份为 YBa_2Cu_3O_(7-y),的样品,室温电阻约为5Ω,电阻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图1是恒流为20mA 的 R—T 曲线.温度在128k 以上样品呈金属行为;当温度降到128k 时,电  相似文献   

12.
用络合法制备出单相的YBa_2Cu_3O_(7-y)超导材料,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和化学分析法测定了超导样品的晶体结构及化学组成,研究了不同温度等条件下超导样品的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简单而又具有较高性能的功函数自动跟踪测量方法。利用低能电子枪作为阴极,样品作为阳极,组成真空二极管系统,用电子电路进行反馈控制,使样品电流恒定在拒斥场区,用X、Y记录仪跟踪监测阳极电压变化,从而获得样品功函数的变化。应用此系统于超导样品YBa_2Cu_3O_(7-x)的表面特性研究,获得了样品在Ar~+离子枪清洗后表面氧吸附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用熔融织构法生长YBa_2 Cu_3(CuTe)xOy 系列,实验结果表明,生长过程中(CuTe)O_3 的参与有助于YBa_2 Cu_3 Oy 织构的形成,Te 可能具有俘获O 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用测量电阻的方法,研究高温超导体YB_(a2)Cu_3 O_(7-x)的高温电阻率,正交一四方结构相变和氧在晶格内的扩散,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YBa_2Cu_3O_(7-δ)超导体的正电子寿命谱,利用两态捕获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与非超导的同类样品作了比较,研究了各寿命参数及电子结构和缺陷浓度的变化,观察到了样品内部PS及PS ̄(-)束缚态的形成现象.  相似文献   

17.
合成并表征了一个铜取代的多金属氧酸盐:[Cu5(OH)4(H2O)2(A-a-SiW9 O33)2]10-(化合物1),并首次将其用于电催化水氧化体系中进行催化产氧.化合物1不仅在pH值为4.2的酸性环境下具有产氧活性,而且展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同时利用循环伏安、恒电压电解、扫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谱等考察了化合物1在电...  相似文献   

18.
Y-Ba-Cu-O超导相结构己用单晶四园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晶体属正交晶系。Pmmm空间群,晶格参数是a=3.855(2),b=3.857(2),c=11.653(3)。超导相的实验式为YBa_2Cu_2.84O_6.85.  相似文献   

19.
在室温至77K 范围内,测量了 YBa_2Cu_3O_7高 T。超导体中 Cu 的核四极共振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磁化矢量的增长服从单指数规律,自旋晶格弛豫主要由于磁偶极相互作用。弛豫时间与温度的关系,在 T_o 以上可近似用 T_1T~(0.5)=常数拟合,在 T_o 以下,未观察到经典 BGS 超导体的弛豫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