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中国统计年鉴》最新数据,运用稀疏主成分方法及聚类分析方法,对2017年和2018年我国各地区城市建设水平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稀疏主成分分析在降维的同时,通过惩罚函数方法,对载荷矩阵进行稀疏化处理,其分析结果相较于主成分分析具有较强的可解释性;此外,对我国各地区进行了聚类分析,聚类结果验证了稀疏主成分法排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环境污染状况十分严重,其中大气污染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主要污染物有工业二氧化硫、工业氮氧化物、工业烟尘、生活二氧化硫、生活氮氧化物以及生活烟尘等。本文用SPSS软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我国31个主要城市的空气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总体比较和评价,分析结果较好地体现了空气污染的两个主要因素,并通过计算得出各个城市的空气得分情况。  相似文献   

3.
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地震的主要灾情指标,运用SPSS软件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对汶川地震时,四川省各受灾地区按系统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地区灾情综合分类.所得结果与原文给出结果基本一致,进而验证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聚类分析方法在灾情综合分类中应用的合理性.并且,提供了一种正确进行灾情评价和物资分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运用主成分分析,通过统计软件SPSS对2009年北京市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处理,将反映城市工业特征的12个指标综合成两个主成分,并构造系统评价模型,对北京市28个工业企业进行排序和分类,得到发展较快、盈利较高的企业.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气污染区域分布及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2000-2005年北京市8个国控点PM10、SO2、CO、NO2和NOX等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了北京各区域大气污染分布与季节变化特征,以及近几年大气污染变化趋势.方法以主成分分析为主,辅以时间序列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大气污染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第一、二主分量可以很好地表征城市大气污染属性,所有污染物对第一主分量贡献都为正值,能够清楚区分大气污染程度,以及城市与区域背景的异同,第二主分量可以区分城市污染的源排放特征.基于此标准,全市范围内大气污染划分为燃煤型、机动车排放型、过渡型以及环境背景等四种污染类型.  相似文献   

6.
基于城市汽车实际道路行驶采集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和K-means聚类分析,对汽车行驶工况进行构建并分析误差.首先,对5种类型的原始数据,依次进行时间不连续数据、尖点数据、毛刺噪声数据以及怠速异常数据等预处理;其次基于预处理后的数据,对运动学片段进行划分,同时引入14个相关的运动特征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降维处理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5个主成分,基于K-means聚类分析算法将其运动学片段按照拥堵路况、一般拥堵路况和通畅路况分为3类,再根据聚类结果选取最优工况片段,从而得到最终的工况曲线.最后,对汽车行驶工况与所采集数据源的各运动特征值进行误差分析,验证了所构建的汽车行驶工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深入研究泰安市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以泰安市6个县域为研究对象,选取9项主要农业经济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其分为三种类型,来研究影响其县域农业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广西市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14个地市为研究单元,通过确立相应的分析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广西各地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排序,并且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将发展层次相似的地市归类.分析结果表明了广西区域旅游经济呈现出较强的不均衡态势,各地在主成分上的差异十分显著且与现状较为一致,并探讨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先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城市设施水平做主成分分析,给出各省市自治区的城市设施水平的综合排名,进一步以主成分得分为依据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城市设施水平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聚类分析指出了各地区在城市设施建设中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宜居城市的评价,选择影响城市宜居性的主要显著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等方法,分别建立主成分分析和模糊C均值聚类模型,运用SPPS、Excel、Matlab等软件编程求解,得出结论:影响指标之间的相互承载关系并抽取其中主要影响成分;查阅统计年鉴获得宿迁、连云港、宿州、商丘、济宁、枣庄、徐州、淮北这八个城市的各项指标数据,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将其划归为三种宜居城市类型并做Friedman检验;最终建立一套完整的宜居城市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