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泵汽蚀曲线的特殊性,曲线形状直接影响NPSH3的取值。取值不同,影响对泵性能的判断。汽蚀曲线绘制方法有传统的手工绘法、多项式拟合法、非线性拟合法、三次样条插值法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水泵汽蚀曲线拟合的方法,为了提高拟合曲线的精度,提出了一种泵汽蚀曲线分段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并将该方法与非线性拟合和全部数据多项式拟合进行了比较,用该方法拟合的曲线不但光滑而且求出的NPSH3值较小。该方法较适合于泵汽蚀性能曲线的拟合。  相似文献   

2.
根据泵的汽蚀原理,结合给水泵的实际性能曲线建立了给水泵的汽蚀诊断模型.使用给水泵运行的过程参数(泵的转速、进口压力、出口压力等),该汽蚀模型可以实时计算泵的工作流量和汽蚀临界流量.以这两个量为基础.汽蚀诊断模型能实时预报给水泵的汽蚀状态.报警信号指导给水泵的过程控制系统进行相应处理以防止汽蚀故障的发生.诊断模型可以共享给水泵过程控制系统已经采集的过程参数,系统实现不改变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的硬软件配置,可以在已有的DCS环境下实现.该汽蚀诊断模型结构比较简单.易于在DCS上实现,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阐述了多项式回归分析在气垫带式输送机实验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实验点的回归方程,绘制出拟合曲线.由这些拟合曲线可方便地得到盘槽上任意一点的气垫压力,在所绘制曲线上可得到指定气垫厚度下所需的空气流量,可供设计计算气垫带式输送机主参数时参考,也可用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同时,还给出计算机程序框图和计算实例.该框图也适用于其它实验研究中的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化分析仪,采用角度扫描与强度调制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对糖蛋白的实时监测.在糖蛋白的检测实验中,对不同pH的再生液进行对比,pH=3的再生能力达到97%,选择该pH的溶液作为再生液;对同一浓度的糖蛋白进行5次测量,得出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3%;通过非糖蛋白与糖蛋白的对比实验,说明本实验方法可以对糖蛋白进行特异性检测;最后对浓度在0.01~1mg/mL的糖蛋白进行检测,并进行了线性拟合和多项式拟合,通过残差分析和相关系数的比较得出RNase B的浓度与归一化光强的关系更符合多项式拟合,因此以多项式拟合曲线作为其标准曲线.实验结果表明该SPR谱仪可以对糖蛋白进行特异性检测,该技术将会在医学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用声学法判别卧式分段多级离心泵的初生汽蚀实验,获得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规律,并对声学法判别初生汽蚀的机理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对引黄工程某泵站抽送含沙水时对叶轮产生的汽蚀与泥沙磨损破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汽蚀伴有泥沙 ,会使破坏程度成倍增加 .在无法减少泥沙的情况下 ,可改进叶轮形状 ,以避免诱发汽蚀 ,也可采用耐汽蚀材料等方法提高叶轮使用寿命 .一实验叶轮在修改了叶片形状后增加寿命 1倍 ;另一用钢板制成的叶轮其寿命提高了 4倍以上 .  相似文献   

7.
陈久旺  李晓青 《科技资讯》2010,(11):135-135
本文主要介绍了水轮机运行当中的汽蚀的现状及类型,以及翼型(叶型)汽蚀、间隙汽蚀、局部汽蚀、空腔汽蚀的概念和汽蚀发生时的主要表现。汽蚀产生的原因分析。另外从改善水轮机转轮的水力,材料及加工工艺方面,改善运行条件并采用适当的运行措施,检修工艺与方法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抵抗汽蚀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测试了苯纳米气体传感器的灵敏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在所得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应用Matlab软件对苯纳米气体传感器的灵敏度-温度特性曲线进行了拟合.对最小二乘法的分段多项式与三次样条曲线两种方法在传感器特性曲线拟合中的特点进行了理论分析及比较,发现两种方法的拟合精度虽然均为10-3,但分段多项式的拟合相对误差为±1.5%,各段拟合曲线连接点处出现断点现象;而三次样条函数的拟合相对误差仅为±0.5%,各段拟合曲线连续性好,整条曲线光滑.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在实验数据处理、统计数据分析等场合使用的一种基于MATLAB的通用数据拟合方法.首先设计了通用的多项式数据拟合方法,并揭示了多项式数据拟合方法的拟合准则为最小二乘法、理论依据是函数逼近论.最后通过两个具体实例验证了所提拟合方法能获得满足拟合精度的多项式函数.  相似文献   

10.
为使板料的成形性分析更符合实际,以Marciniak-Kuczynski(M-K)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采用应力-应变测量数据预测铝合金板料成形极限的方法.分别采用应力-应变测量数据、幂指数以及多项式拟合曲线三种应力-应变形式对6016-T4和7075-T6铝合金板料的成形极限进行研究.通过单向拉伸实验得到材料的应力-应变数据,构建了不同形式的曲线模型,计算了相应的极限应变,并绘制了板料成形极限曲线.将理论上预测的FLC与胀形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应力-应变测量数据对板料成形极限的预测最好,而常用的幂指数拟合曲线得到的预测结果与实验存在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