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玉米不同时期氮素分配对总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氮素分次施用比集中施用效果好,可提高氮素利用率3.6~10.8%,提高玉米产量4.8—14.4%。氮素的分配与玉米生育进程密切相关,施足穗肥是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氮素分配以基肥25%,拔节肥25%,穗肥50%效果最好,氮素利用率达39.7%,玉米产量达单产538.1kg/667m^2。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玉米生产与肥料施用状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河南省21个县市的玉米生产与肥料施用状况进行农户抽样调查表明:河南省玉米产量以6000-7500kg/hm^2所占比例最大,占到调查农户的50%;4500—6000kg/hm^2产量范围的农户所占比例次之,为31.84%;而小于3500kg/hm^2和大于7500kg/hm^2所占比例分别为1.05%和8.16%.玉米氮肥用量变化为3.1~667.4kg/hm^2,平均为293.3kg/hm^2;磷肥用量变化为0~760.5kg/hm^2,平均97.9kg/hm^2;钾肥用量变化为3.4-50.9kg/hm^2,平均25.9kg/hm^2.玉米生产中氮肥施用量为90—270kg/hm^2占到调查样本的57.04%,其中基肥用量以小于45kg/hm^2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90—135kg/hm^2;追肥用量以135~180kg/hm^2最大,为20.10%.磷肥用量以45—90kg/hm^2所占比例最大,为28.27%;钾肥以不施钾所占比例最高,为39.73%.玉米产量与氮、磷、钾养分总量和氮肥、磷肥和钾肥用量之间关系不显著,氮肥偏生产力以10—20kg/kg所占比例最大,占到调查样本的38.50%,其次为20—30kg/kg,占到调查样本的27.27%;磷肥、钾肥偏生产力均以45—75kg/kg最大,分别占到调查样本的35.46%和26.87%.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威芋3号马铃薯氮钾肥施用技术,在贵州省威宁县进行氮钾肥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钾肥用量对马铃薯的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有所不同。分析表明,马铃薯施用氮钾肥要适宜,过高反而造成产量和效益的下降。该区施用氮钾肥用量为N15kg/667m2、K2O16kg/667m2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基肥和追肥对金槐槐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金槐产业化种植中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组合设计方法,在大田种植的条件下进行不同种类的基肥试验(鸭粪、牛粪、鸭粪+复合肥、鸭粪+钾肥、鸭粪+磷肥、鸭粪+复合肥+磷肥+钾肥),不同种类的追肥(鸭粪、牛粪、复合肥、磷肥、钾肥)试验,追肥量(鸭粪和牛粪各5kg/株;复合肥、磷肥和钾肥各1.5kg/株及三者混合各0.5kg/株)和追肥次数(1次、2次)对金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基肥以鸭粪+钾肥混合处理,施用量为每株15kg+1.5kg;追肥以施用钾肥1.5kg/株,追肥1次,槐米的产量和品质最高。【结论】在6种基肥试验中,鸭粪+钾肥的混合处理最优,鸭粪+复合肥+磷肥+钾肥混合处理最差;追肥以钾肥处理的产量最好,磷肥处理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5.
氮钾肥配施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氮钾肥配合施用的试验观察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450kg/hm^2纯氮肥、225~300kg/hm^2纯钾肥,马铃薯的增产效果最好,其中450kg/hm^2纯氮肥、225kg/hm^2纯钾肥的施肥组合为增产最佳组合。进一步试验表明,在较高氮肥水平下,增施钾肥可有效增加马铃薯产量。  相似文献   

6.
采取盆栽试方法,研究马铃薯马铃薯施含氯化肥及不同磷、钾肥效应,结果表明:在贵州生态条件下,施用K2SO4和KCl马铃薯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不能同时施用氯化铵与氯化钾;在氮钾肥为中量不变时,随着磷肥用量增加,马铃薯产量递增;在氮磷肥为中量不变时,随着钾肥用量增加,马铃薯产量也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7.
朱炫 《大理科技》2005,(1):32-39
研究了中双1号的种植密度、氮、磷、钾肥及氮肥施用期五个主要栽培因子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及其数学模型。试验获得3125套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优选出每667m^2产油菜籽220-280kg间三个产量档次的农艺措施为:每667m^2种植2.2-2.6万株、施尿素35—47k、普钙25—47k、硫酸钾10—12k,尿素施用期是底肥70%、苗肥30%。  相似文献   

8.
何朝荣 《遵义科技》2009,37(4):15-17
通过钾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县渗育型黄砂泥田中,施用硫酸钾18k/667m^2(N:P2O2:K2O=1:0.78:1.3),其产量最高,经济性状最好,充分体现了钾肥在水稻生产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了施用不同叶面肥对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营养素的处理产量最高,单产2875kg/667m^2,比不施叶面肥增产52.8%。  相似文献   

10.
通过百合的钾肥施用量和施用方法试验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钾肥的施用量以每666.7m~2施K_2O10~5kg为宜。钾肥施用过多反而降低其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钾肥施用方法在每666.7m~2施用K_2O 10kg条件下,以1/2钾肥作基肥,1/2钾肥作蕾肥为最好,其次是以1/2钾肥作基肥、1/2钾肥作苗肥。试验同时表明,增施有机肥料,以2500kg/666.7m~2猪厩肥作基肥,2500kg/666.7m~2人粪尿作追肥,不仅可完全替代钾化肥的施用,而且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黄瓜施用固氮活性肥和生物钾肥皆可提高早期产量和总产,分别施和联合施用的效果均较好。固氮菌肥可显著提高土壤中速效氮含量,而生物钾肥则可提高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这以培肥地力,减少化肥的施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采取“3414”试验,对稻田免耕马铃薯进行了平衡施肥研究。结果表明:缺素及N、P、K肥的不同用量配比均对其产量有较大影响。其中以施氮)6kg/667m^2,磷肥20kg/667m^2,钾肥11kg/667m^2用量配比产量最高,薯块商品性最好,可以较低的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投产比1:4.54。  相似文献   

13.
氮肥与磷钾肥配施对青花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青花菜施用氮、磷、钾肥试验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单施氮肥对青花菜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青花菜体内的硝态氮含量也明显增加.在施氮的基础上配施磷、钾肥,不仅能显著提高青花菜的产量,而且能明显减少施氮对青花菜品质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给有机粳稻栽培中有机肥料施用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开展农家肥(腐熟的人畜粪)施用技术研究。以高原粳稻楚粳28号为试验品种,采用盆钵种植,设置两个变量因子,即3种施肥量(100g/钵、200g/钵、300g/钵)和4种施肥方式,设施用复合肥料(颚中复合肥)和不施任何肥料两个对照,研究对高原粳稻的穗部性状、产量、收获指数和养分的利用率。结果表明:随农家肥施用量的增加,稻谷产量和收获指数也随着增加,当施肥量增加到4500kg/667m2时,其有效穗、实粒数、着粒密度、产量等方面都达到最优并且超过了施用复合肥料的穗部性状和产量,并能提高稻株对土壤中N的利用率;不同施肥方式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在大田生产上建议农家肥的施用量为4500kg/667m2左右,施肥方式可根据农家肥积存的速度、劳动力的多少和田间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5.
定位施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1992年到2000年,研究了13种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肥区小麦产量最低,占全肥区产量的50%左右,但历年产量稳定在1.3-1.4t/hm^2,并没有随试验的进行而逐年下降,说明中性紫色土基础地力产量稳定、持久,但是较低;缺N或缺P的各处理(PK,N,NK),随着试验的进行,产量逐年降低,从试验的第6年起,小麦产量接近无肥区产量,之后稳定在1.4-1.5t/hm^2;氮肥单施,其肥效逐年障低,由开始的9.4kg降至0.5kg;氮肥与磷钾肥配施,氮肥肥效则稳定在8kg左右;磷肥肥效呈逐年上升之势,由开始的3.5kg上升至16.8kg;在试验的前5年,钾肥对小麦没有增产作用,从第6年开始,钾肥对小麦增产效果明显,每千克K2O增产小麦7.4kg;不施氮肥处理,小麦茎叶和籽粒含氮量均较低,其茎叶含氮量比施氮处理平均值低43%,籽粒含氮量比施氮处理平均值低24%;不施氮肥处理粗蛋白含量比施氮处理低3个百分点;凡施用磷肥处理,籽粒中含磷量比不施磷处理高30%左右,茎叶中含磷量比不施磷处理高1倍.  相似文献   

16.
汪森富 《遵义科技》1999,27(4):29-31
研究表明:同一施肥水平在不同时期施用,能满足小麦各生育时期对营养的需求,明显改善小麦的经济性状,显著提高产量。采用基肥加苗肥加腊肥的施肥方式,小麦产量达267kg/667m^2,比基肥加苗肥加根外肥、基肥加苗肥、基肥三种施肥方式667m^2依次增加23kg、36kg、57kg,增产9.4%、15.6%、27.1%。  相似文献   

17.
在灌耕灰漠土上对棉花配合施用氮、磷肥,氮、钾肥和氮、磷、钾肥比不施肥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增产效果;由于土壤速效性钾含量丰富,配合施用氮、磷、钾肥与施用氟、磷肥相比,无明显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93—2020年河南省耕地面积和化肥施用相关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河南省化肥施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运用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对化肥施用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993—2020年河南省化肥施用量和施用强度均呈先升后降趋势,2015年后开始波动下降,阶段性特征明显;28年来河南省氮、磷、钾肥施用比例由1∶0.44∶0.15逐步调整为2020年的1∶0.67∶0.55,氮肥比例递减,磷肥和钾肥比例稳步增长;2020年河南省化肥施用强度为862.36 kg/hm2,属于高度过量水平,河南省不同地区化肥施用强度差异相对较大,豫北化肥施用强度最高,豫南最低;2020年河南省总肥的环境风险指数值为0.77,属于重度风险等级,豫北的风险指数最高,豫南风险指数最小.2015年后河南省化肥施用开始下降,化肥增长趋势得到扭转,但河南省化肥风险指数仍属重度风险等级,未来仍需采取措施以实现减施增效.  相似文献   

19.
钾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随机组合设计方法 ,研究了石灰性草甸土壤合理施用钾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结果表明 :钾肥主要是通过影响有效重穗、结实率而促进产量的形成 ,对水稻的效重穗、结实率表现出极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水稻的产量有 Y=6 973.5 7.388X- 0 .0 2 80 X2的模式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种衣剂不同配方及配比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施用氮、磷、钾营养的基础上,设置4个处理,即cK:不拌种空白对照;处理1:富坤牌种衣剂;处理2:恩地牌;处理3:中多福牌。通过试验对大豆出苗率、抗病性、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产量性状、形态性状以及产量和品质进行分析,用不同种衣剂做处理均可促进大豆植株生育,明显增加产量11.9%-13.0%;用不同种衣剂做处理可有效防治根腐病、孢囊线虫病的发生,防治效果72.4%-82.5%。综合防治效果以中多福牌最好,且可早熟2天左右。应用种衣剂可促进大豆生育,使大豆增产,地下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好,脂肪和蛋白质总合量增加,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