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系统自组织理论分析和论证了系统结构在整体上的非完美性、序的非逻辑性和相对保守性;功能的可变性与目的的非完全一致性、非协调性;信息的不稳定性、可干扰性、可湮灭性;环境的多变性。并对自然巨系统从宇观到基因各具有关节点意义的层次进行了非优的考察。其结论是:非优也是世界上一切系统的普遍存在,认识此点,有利于促进非优向优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突破了以二元论的客观存在和原子本原为基础的西方现代科学框架,提出以主、客观相融合的广义信息为本原,构建起一套全新的科学体系。现代科学通过分割、还原的方法认识世界,只局限于表面的物质、能量关系,形成了主、客分离的二元的世界观和机械的、冷冰冰的世界图景。而实际上,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正是无穷无尽的联系和耦合生成了世界,广义信息就是对联系和耦合的衡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世界的本原必须能够体现主体对客体的观察或感知,即只有一元论意义下的广义信息本原,物质、意识以及宇宙万物都由信息而生。本文提出了信息本原的数学表达式,即广义信息熵ρJ,并指出正是表达式中的高阶项(高阶的联系和耦合)体现了信息本原对万事万物的包含,代表了主体、客体的融合,形成了完整的世界图景。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分析和推导了信息本原创生万物的法则:主体对客体不断进行认识、区分、重构,形成广义信息流的最大化流动和蔓延,进而产生世界万象,物质、意识、生命、生态、社会等都由此而生。广义信息流及其最大化原理是大自然的根本法则,能较好解决现代科学无法攻克的生命、意识、复杂系统等难题,暗示了一个全新的科学体系的诞生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教育活动系统的复杂性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复杂性科学,主要是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它强调的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和把握研究对象,复杂系统一般具有非线性,混沌和分形、涨落和突变,随机性和偶然性,组织和自组织,约束和紧致性、适应性、动态性等特征。教育活动系统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系统,具有非线性,不可还原性,自组织性,偶然性等特征。教育作为有组织的人物为事物,其自身应该是充满意活力的“软件”;组织教育活动着眼于“软件”,而不是“硬件”。组织教育活动的规则不是越多越多,而是越简洁越好,在教育活动中可确立规则、期待“涌现”,也可以修改规则甚至重建规则,促成“涌现”。面和杂的教育活动系统,必须克服简单、抽象和静止地认识教育问题的思维方法,提倡哲学、科学和艺术方法的具体综合。  相似文献   

4.
论系统自组织思维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系统自组织思维是在当代人类实践基础上,在系统科学尤其是系统自组织理论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在整体地否定单质点思维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系统自组织思维以揭示客观世界中各类系统的自组织性及其在不同方面的存在方式与重要作用为主要特征。其对于人类的实践与认识活动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批判性思维与系统辩证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批判性思维在系统辩证思维中起着重要作用。从系统辩证思维形成的前提看,批判性思维是系统辩证思维形成的必要条件;从系统辩证思维形成的过程看,批判性思维是系统辩证思维形成的必经环节;从系统辩证思维的实质看,批判性思维是系统辩证思维的推理进程,是对事物矛盾的分析和综合,是推理和“推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系统辩证论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辩证论在科技革命中,在批判还原论和机械斗争中诞生和发展。其基本内涵是:系统存在(整体性);系统演化(自组织);系统变革(创新)。它发现了系统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普遍形式;每一系统包含的诸多矛盾都形成一个立体交叉的网络;系统思维与系统变革是网络时代最重要的认识方式和实践方式;从而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建议加强对社会复杂系统和社会系统工程及其哲学概括的研究,为实现“五个统筹”而努力。  相似文献   

7.
"匀速论"是一切系统客观存在的共同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纳揆 《系统科学学报》2006,14(4):54-59,69
“匀速论”简而言之是系统匀速进化发展论。作为一个新概念,有其内涵和相应的结论。“匀速论”的提出有其理论依据——世界及其平衡理论、现代系统论原理、优秀传统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学和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理论;有其实践依据——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发展观大反省和对我国经验教训的反思。“匀速论”的提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这种意义将在实践中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试图以“匀速论”概括可持续发展观暨科学发展观,或以此为其基本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子系统-系统-超系统’的方式形成的事物间的包容序列关系称为‘等级层次’,它是一种系统所特有的联系方式”。人类对等级层次的认识,形成了等级层次观,等级层次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宇宙演化的等级层次性,物体的等级层次性,认识的等级层次性,等级层次间的相互作用,等级层次的有序性,等级层次对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科学中基于原子论的力学规律被认为是极其成功的自然法则,解释了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但现代科学中的二元论造成了主体与客体的分离,形成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世界观,在哪怕一点点偏离简单机械物理系统的情形时就顿时失去了效用,这严重阻碍了其成功走向生物、人文、社会等领域,有失其作为宇宙第一法则的地位。本文首先分析了力学法则引起的对自然不可逆现象和熵的主客观之争。提出了一个新的生成性的实在,这样非局域性、不可积、不可逆、熵和信息特征自然地一开始就出现在微观动力学中,而可逆微观动力学仅是简化的特例,熵原理可取代基于原子论的力学规律作为宇宙的第一法则。不可逆性(熵)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这两种观点可以统一起来。被认为是认识论"幻象"和"主观性"的宏观不可逆世界也具有本体论的地位。以熵原理为宇宙的第一法则的科学可形成主客体统一的自洽世界观,构建起一个统一两个世界、两种文化的新框架。  相似文献   

10.
系统辩证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和新的理论成就发展形成的哲学的科学,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当今宇宙论的诸多论题中,时空有限还是无限、世界完美还是残缺以及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是最重要也最困难的。以系统辩证学为思想和方法,尝试对以上三大宇宙论问题进行初步的系统辩证观的解读。  相似文献   

11.
系统自组织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宋伦 《系统科学学报》2007,15(1):7-9,26
物质世界中不同层次上各类系统都是其内在的诸种演化因素自组织过程的产物,都是物质世界普遍存在的自组织性征的标志和体现。从这个实际出发,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建构系统自组织观,并运用它来科学地认识物质世界及其演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复杂性科学,整体规律与定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研究复杂系统要探索整体规律。本文指出:为此,需要对定性研究予以适当重视。文中给出一个表达式(E):S(∑i=1^n 1i)=E(n)。即自聚集、自组织,演化发展到新层次。此式用以描述复杂系统的结构形成及动态行为。还对其中“自聚集”的概念给以着重阐述。又分析了聚集的量对系统功能的影响,并给出表达式(C):11+12+…+1n〉en^2。然后,从生物、自然界、社会、工程等不同领域,解释可用(E)式概括的一些规律性现象;还从复杂系统的观点并借助(E)式讨论了对“从量变到质变”的进一步认识。最后,将复杂系统的自相似结构与分形自相似结构对比,指出一类复杂系统其结构的形成实质是由简单规则多次重复而来,即复杂寓于简单,且聚集、组织,再聚集、再组织……即(E)式多次重复,是形成一类复杂系统结构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13.
依据耗散结构理论,社会系统作为耗散结构系统,必须不断地从自然中获得“负熵流”实现其不断有序化。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熵”的流动形成了两者“共序”及“偏序”的发展状态.人类社会与自然经历了“低度偏序”——“低度共序”——“高度偏序”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社会走向不可持续的发展历程。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应是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高度共序”,真正发挥社会系统耗散结构的特点,在与自然的互惠互利共同有序中实现良性循环,使社会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系统策划及其元方法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提出用“系统策划”比“策划”为好。系统策划连同系统分析和系统实施构成系统工程的总体内容,可形成系统工程的一个施进式三角循环(俗称“金三角”)。文中提出方法论概念。即指能科学地产生方法论的方法论。在系统策划中,可以采用两种元方法论,即自组织系统方法论和旋进式系统方法论,借以科学地产生出新 方法论,从而提高系统策划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世界本原这一根本问题出发,寻找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探寻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认为,信息是世界的本原,万事万物都是信息所展示出来的"象",并提出其数学表达式,以及信息生成世界的第一法则——最大流原理,由此得到关于整体态势的演化方程。西方现代科学体系以物质、能量为主要研究对象,是对事物本质的简化的认识,导致了人与自然的隔离,环境问题也由此而生。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对更加全面和根本的世界图景的认识,与本文的信息本原整体认识论不谋而合。因此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来转换西方现代科学范式,建立起一套以信息本原及最大流原理为基础、以整体为对象的新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这是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升华,是迈向现代化的中国对发展路径的坚定抉择。我们必须系统辩证地认识和理解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涵和意义;提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依据;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要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共同爱护地球这个人类唯一的家园。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复杂性和系统辩证学的关系。首先论述了“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对人们认识世界的自然观的影响和作用,继而讨论了“复杂性科学”和“系统性科学”的特征,并综合地论述了它们对“辩证法”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把“辩证法”深化并上升为“辩证学”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创建。  相似文献   

18.
分析系统定义、系统构成论与生成论的关系,从辩证的角度可发现:系统是一个既固定又变化的聚合体;立足一般辩证法核心,进一步研究,提出系统的基本辩证特性是:“定聚陆”与“变聚性”的对立统一性;并分析其与系统辩证法的关系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相似系统工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基于相似学和相似系统理论,本文研究了相似系统工程的概念及其含义。相似系统工程主要研究一切与系统相似性有关的科学技术和组织管理实践问题。认为相似系统工程的主要特点是:1.将自然系统优化原理应用于工程实践,在人造系统中实现与自然系统中存在的某些相似特性;2.运用已知相似规律和一定系统已知优秀特性及经验或技术方法,成功应用于另一系统中,设计、组建和管理新的相似系统。结合工程实践,探讨了相似系统工程实践应用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向相似工程学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系统辩证论的提出和阐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兴趣和重视。它与唯物辩证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既坚持了唯物主义,又是立意更高的唯物辩证论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它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科学两个理论来源,出自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是哲学“走出书斋”的重大理论成果,用它来认识事物已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它不是对唯物辩证论的否定,而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系统科学的超越,是哲学领域思想解放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