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武汉市洪山区土地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界定了城乡边缘区的范围和涵义,指出了城乡边缘带的过渡性和动态性实质,探讨了城乡边缘带在城市系统中的主要功能,以武汉市洪山区为例,在对土地详查变更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土地利用的总体结构和地域结构,阐明了城乡边缘带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城乡边缘带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乡边缘带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应从综合考虑土地可持续利用价值,建立动态的土地利用机制和法律措施,整治环境污染等方面着手,切实做好土地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乡边缘带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应从综合考虑土地可持续利用价值,建立动态的土地利用机制和法律措施,整治环境污染等方面着手,切实做好土地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4.
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模式是解决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规划困境的有效途径。这种模式应以土地利用为主导,强化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注意村镇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衔接,并通过改革逐步完善一体化规划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杨曙霞 《科技资讯》2007,(21):157-157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化进程中影响城市有序发展的一个重要地区,这一地区的土地利用对城市的建设和农村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我国许多地方城市发展实践也表明了这一点。规划运行中自身存在的不足是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规划管理问题凸现的内在原因。规划决策中存在不足,影响规划执行。未能解决规划编制时遇到的技术障碍,导致我国现阶段所编制的土地利用规划不符合实际,不能顺利实施。规划的实施不力使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更混乱。而村镇规划与城市规划的不协调以及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不协调,直接导致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混乱局面。  相似文献   

6.
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分析了城乡交错带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特性,并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和未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用地需求的预测,提出了城乡交错带土地资源利用合理规划的思路,并设计了江北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7.
白利妮  陈瑞美 《科技资讯》2006,(31):122-123
在分析泉州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泉州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模式为“多核组团圈层式结构”,各圈层又由土地利用功能相近的几个乡镇组团而成,并将其空间布局划分为近郊带、中郊带和远郊带。  相似文献   

8.
城市自然载体是城市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基础,其安全承载力具有极限.城乡边缘带作为城乡连续地域实体中的过渡性和动态性的特殊地带,其自然载体面临特殊的安全问题,因而必须对其作特别的关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在评述城市自然载体安全的含义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城乡边缘带自然载体面临的安全问题和成因,提出要实行城乡边缘带自然载体的安全策略,采取兼顾城乡边缘带的城市发展和管理模式,降低人为干扰,提高自然载体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9.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调查情况,分析了大化县耕地整理潜力、城乡居民点整理潜力、城乡废弃地复垦潜力和未利用土地开发潜力,为编制大化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土地利用特征与问题是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研究的基础和起点.以南通市港闸区为例,分析港闸区土地在时空上的利用特征,为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政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结果:港闸区属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其土地利用具有明显的动态性、过渡性及非农化、非耕地化速度快等基本特征.研究结论:城乡结合部应坚持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相结合的土地利用政策,一方面严格控制耕地减少,加强区内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和保护;另一方面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特别是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的扩张速度,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1.
如何实现土地有效利用成为城市化加快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从对城市内部土地、城乡交接带土地、城市邻近农村土地这三个方面的认识入手,系统地、动态地分析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出现的问题,然后从城市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若干建议,希望对土地的合理利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结合部土地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森  韩玲  田晓 《科技资讯》2009,(19):130-130
城乡结合部土地可持续利用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城乡结合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对于缓解城市压力、改善城市地域结构、提高城市土地开发利用效益、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无疑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和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的开展,使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工作成为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和必要性,而后总结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体系,最后笔者根据工作经验,总结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对相关研究者有着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洪涛 《科技资讯》2009,(19):123-123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和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的开展,使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工作成为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和必要性,而后总结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体系,最后笔者根据工作经验,总结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对相关研究者有着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如何实现土地有效利用成为城市化加快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从对城市内部土地、城乡交接带土地、城市邻近农村土地这三个方面的认识入手,系统地、动态地分析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出现的问题,然后从城市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若干建议,希望对土地的合理利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绵阳市城市发展规划区为例,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方法在探讨城镇规划发展区土地利用生态景观的空间结构基础上,提出城镇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景观途径:编制科学适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土地用途管制体系;开展土地整理,实施综合开发;建立复合稳定的城郊土地生态系统;优化城乡土地配置,建立城镇地价体系;运用现代技术,建立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加强可持续的资源环境观念教育,完善土地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7.
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方法,研究从2000年至2018年惠州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及时空演变规律,并针对其景观生态发展突显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为惠州市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担当的绿色城市定位提供规划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经历19年景观格局时空演变,惠州市土地利用类型丰富,其中林草地占景观总面积达64.21%,占据土地利用景观结构主导地位;(2)2000—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转化面积:未利用地>林草地>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水域,未利用地主要转化为林草地、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而急剧减少,转化后三类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水域总体变化不明显;(3)惠州市2000—2018年各景观类型趋于均匀分布,存在多种优势种均衡发展。但与此同时城市化发展也导致其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城镇用地边缘离散化,地类之间连接紧密性下降等问题出现。建议通过构建城市三生空间规划体系、生态廊道网络体系及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等方式对惠州市景观格局进行生态优化。  相似文献   

18.
张静 《甘肃科技》2010,26(12):51-52,17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集是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利用规划成果采用统一的地理底图及系统性的内容设计、制图综合和整饰方法在地图上的表现。通过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的分类和方法研究,编制了31幅土地利用规划相关图件,完成了天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集的编制。  相似文献   

19.
协调好土地利用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是各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实需求,探究如何促进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对土地利用转型与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遵义市为研究区,构建土地利用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两个子系统的指标体系,利用熵值和耦合协调模型探究遵义市2008—2017年的"土地利用-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2008—2017年,遵义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耦合协调程度呈现出增长趋势,耦合协调关系经历两个阶段5个发展特征;协调发展类型由土地利用滞后型转变为社会经济滞后型。遵义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耦合协调关系较好,针对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强度低于土地利用强度的情况,建议合理地制定土地开发利用规划,注重经济转型、社会发展更好地提升土地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已初步确认175个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其中郑州市将分布14个产业集聚区。2008年12月2413召开的河南省土地利用城乡和产业集聚区规划工作会议上提出,河南省将全面启动产业集聚区规划编制和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