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模拟生活废水处理方式,考察了几种常见的生化法处理工艺对生活废水的处理效果并加以比较和分析.分别采用曝气生物滤池、A2/O处理工艺、SBR处理工艺和MBR处理工艺对采自学校中水处理站的生活污水进行模拟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几种方法均可以较好地处理生活污水.其中,A2/O处理工艺的COD去除率可达95.2%;MBR工艺的COD去除率可达93.3%,氨氮去除率可达65.9%;SBR工艺的COD去除率可达88.2%,氨氮去除率可达68.3%;曝气生物滤池的COD去除率可达86.7%,氨氮去除率达83.9%.实验结果表明,A2/O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最好,而其他几种方法各具优点.  相似文献   

2.
徐志林  鲍东杰 《科技信息》2013,(2):34+36-34,36
根据邢台市污水处理二厂进出水质数据进行了水质特性分析与生物池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并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从粗格栅间及进水泵房、细格栅间及曝气沉砂池、初沉池、初沉池排泥泵房及配水井、改良A/A/O生物池、鼓风机房及变配电间、二沉池配水井、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泵站九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工程设计,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pH值、碱度对化工污水脱氮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宁 《甘肃科技》2011,27(1):27-31,142
目前,兰州石化污水处理厂采用"水解+A/O"生物脱氮处理工艺进行有机物的降解,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并进行了脱氮处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pH值,碱度对脱氮的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污水脱氮处理方法,以及pH值、碱度在硝化,反硝化过程中的变化关系来说明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并研究如何控制合适的pH值、碱度的方法,以确保脱氮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电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为降低水污染,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实施深度处理是必要的。文章以某电站污水处理厂的水处理为例,分析了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工艺、机械搅拌澄清池处理工艺。事实证明,经过深度处理后的污水可以满足回用需求,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降低了污染,因此可以说曝气生物滤池在电厂水深度处理中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克亮 《科技信息》2010,(34):341-341
本文介绍了城市污水生物处理几种主要工艺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和进展,有助于预建污水处理厂的城市更加科学直观地选择合适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某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近期为8000m~3/d,远期处理规模为16000m~3/d,工程设计确定生物处理采用CASS工艺,通过对进水水质、海拔等因素进行分析调整设计参数,改良优化CASS生物处理工艺,并详细介绍了工艺流程及设计参数,最终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7.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工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介绍了某污水处理厂应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对在我国寒冷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取得较好应用效果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低温对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影响,对寒冷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进一步研究应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柴同志  谢小龙 《科技资讯》2015,13(1):104-105
生物活性炭滤池是将活性炭吸附和生物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工艺,该文综述了生物活性炭滤池在给水、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以及换炭方式、反冲洗和无脊椎动物防治的措施,以期为生物活性炭滤池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动力型污水集成式处理工艺是一种针对农村污水水质、基于太阳能动力-生物处理方法的集成式处理工艺。它操作简单方便、治污效果持久,在减少农村面源污染、节约能源上前景广阔,在我国农村有较大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煤化工污水水质复杂,处理困难.重点阐述了煤焦、煤制油和煤制气污水的主要处理工艺.着重通过物化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处理阶段阐述了国内外煤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工程应用,并着重分析各技术的优缺点.其中,结合青海某项目煤制气污水处理的实际工程案例,详细阐述了煤制气污水的最新处理技术.最后,对煤化工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进行展望,提出强化预处理技术按照用水多元化、污水资源化强化生物处理和后处理技术,实现煤化工污水的近零排放.  相似文献   

12.
环境微生物技术在处理医院污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每年产生大量医院污水,其中包含病原体等多种污染物,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隐患.目前对医院污水的处理主要包括污水的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消毒三部分.通过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膜生物反应器、曝气生物滤池法等环境微生物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从而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破坏病原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消毒效果.不同的处理工艺各有优缺,适合于不同规模的医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最优方案,进而解决河南省某市西部城区排放的工业废水和县城排放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方法从污水处理效果、技术经济等方面对比分析厌氧滤池联合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和A~2/O工艺,通过对污水原水水质指标的检测、水量的确定,结合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制定最优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结果二级处理采用厌氧滤池联合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深度处理工艺采用混凝沉淀+生物活性炭滤池更好,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到一级A标准.从技术经济角度上,设计工艺推荐采用厌氧滤池联合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方案.经二级和深度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结论使用该工艺处理废水,可有效解决排放的污水,使得出水中BOD、COD、SS等指标均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徐志林 《科技信息》2013,(18):67-67,81
本文根据邢台市污水处理二厂进出水质数据和污水处理要求,进行了水质特性分析,分析比选了生物处理方案和深度处理工艺,形成了系统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5.
该文主要研究溶解氧对低碳源污水一体化处理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经研究结果显示,当溶解氧的平均值为0.18 mg/L时,系统的实际出水可以达到国家低碳源污水一体化处理标准A级,如果进行污水工艺处理时,使用的溶解氧含量过高或者是过低均会对相关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造成影响。当系统中的相关溶解氧平均值在0.18 mg/L时,低碳源污水一体化处理系统中将会出现反硝化吸磷现象,同时还会出现硝化反硝化脱氮现象以及全程反硝化脱氮现象。与此同时,经过反硝化吸磷反应和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化学反应,极大程度上去除了污水中的氮总含量,有效降低低碳源污水一体化处理工艺脱氮除磷中所耗费的碳源量与耗氧量,进一步提高了低碳源污水一体化处理工艺脱氮除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1原生化污水处理系统 我厂生化工段原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生产污水,生产污水处理前用生活污水进行稀释。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环保要求的提高,该法不仅处理能力已显不足(原设计为25吨/小时),而且无法使外排水中的COD_(Cr)和NH_3-N达标。为此必须进行改造。2A/O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系统 A/O生物膜法是由普通曝气法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处理工艺,它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缺氧段;第二阶段为好氧段。在好氧硝化阶段,硝化细菌在有氧条件下,将废水中的氨氮氧  相似文献   

17.
王建永  万金保 《江西科学》2007,25(2):217-219
人工湿地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操作简单等特点,在国外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目前国内也有不少典型工程实例,采用生物滤池作为前处理工艺,运用自由表面流和水平潜流两级人工湿地处理江南某城市的生活污水设计表明,其出水水质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每吨水投资为286元,处理费用为0.15元/m3,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介绍了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各处理构筑物的作用及功效,经山西天星焦化废水处理站运营证实,本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阶段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形势比较严峻,管理难度较大.本文概述了农村生活污水特征和处理模式,分析了化粪池、人工湿地、稳定塘、膜生物处理、人工快速渗滤及生态组合处理工艺等主要处理技术,并对新材料应用于工艺改良及优化技术组合进行了展望.最后通过借鉴智慧城市排水系统,提出了基于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技术的农村生活污水智慧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等学校污水再生利用的可行性。方法以陕西某高校为例,采用类比分析法和效益分析方法。结果某高校除去部分较难处理污水,如冲厕所产生污水、厨房污水等,可用污水为2 528 m3/d,占总污水量的67%,经处理后得到可用水约2 000 m3/d,完全满足该校区1 658 m3/d杂用水量的预算。该校区如果实施污水再生利用,每年可以节省绿化、洗车等杂水费用约52.2万元,20年收益为1 044万元。其污水再生处理工艺适合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结论在高等学校实施污水再生利用是必要的,而且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