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行星轨道量子化分布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清香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5(2):83-87
太阳系行星的轨道分布具有类似于氢原子中电子的量子化分布特性,许多研究者将量子力学中的玻尔轨道理论和薛定谔尔方程推广应用来类比研究这一宇观现象。如果用量子力学的数学方法来描述原行星星云中的微观粒子的混沌行为,则星云中最的粒子的径向分布率密度峰与行星的位置很好地对应。给出了这些密度戏向位置的数学表示式。 相似文献
2.
用类量子力学的观点和方法,计及行星和太阳的二体效应,进一步探讨了太阳系角动量分布的规律性。所得各种理论结果均与天文观测值相符合。特别是对天文学中著名的疑难问题:质量超过太阳系总质量99.8%的太阳的角动量竟不到太阳系总角动量的0.6%,在某种程度上做出了定量的说明。就理论的自洽性而言,本文有二点改进:一是在类Planck常数η中包含的常数λ已可统一地取值;二是在一定的主量子数n下,总角量子数j的取值已找到了一定的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3.
4.
应用Hamilton原理,找到引力场中自由粒子的拉格朗日函数,同时考虑史瓦西度规和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方程。 相似文献
5.
叶更新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6(5):667-673
通过计算和分析发现太阳系8大行星质量分布具有内在规律:行星质量取值不是任意的,而是一些特定的数值,每个行星质量由1个或2个基本质量之和构成,基本质量取值符合233律.利用前期提出的理论对此进行了解释,认为该规律与万有引力和质量的起源有关.因为万有引力起源于大尺度微子微团的运动,其引力质量等于微子微团最大速度与广义粒子半径的乘积,在最大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微团在向内逐级嵌套过程中,相邻层次的半径具有2倍或3倍的关系,在半屏蔽的情况下形成了行星质量分布的233律.利用233律估算得到行星质量与实测符合得很好,但也存在小量误差,原因在于行星周围微子微团存在密度和压力,所产生的斥力削弱了万有引力,使得测量值略小于估算值.金星和天王星存在较大相对误差的原因就在于其周围微子微团的密度过大,也是行星存在逆向自转和金星转速极慢的原因.通过分析提出了行星形成的分裂说,认为所有行星都起源于同一母行星,该行星分裂成母木星和母土星,之后2颗行星进一步分裂,形成了4颗土系行星和4颗木系行星. 相似文献
6.
7.
根据施瓦茨希德度规 ,直接求解关于r,φ ,t的三个短程线方程 ,导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方程。整个推导过程与朗道、韦伯等人的推导方法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9.
随着太阳质量变小 ,即随着太阳引力场变弱 ,行星椭圆轨道变大 ,轨道形状变得越来越扁平 .离太阳越远 ,行星椭圆轨道变化越显著 .太阳系正在非常缓慢均匀地膨胀 ,行星机械能增大 相似文献
10.
推广了Agnese和Festa的工作,引入一个跟中心天体质量有关的无量纲化的引力结构常数αg,讨论了太阳系中行星系统和木星、土星、天王星的卫星系统轨道规律.根据行星和卫星的轨道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赵丽云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6(3):110-111
对于光滑水平面上小球与均质自由杆的碰撞系统,选取碰撞时细杆的质心以及细杆和小球的质心作为两个不同的参考点,分别写出应用角动量守恒定律得到的结果,证明两个结果是等价的,因而系统对任意参考点的角动量都守恒。 相似文献
12.
刘玉清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6(2):166-168
从能量和角动量角度对均匀磁场中旋转运动的中性导体进行研究,具体论证了中性导体在均匀磁场中旋转时,其电磁场的能量和角动量是守恒的,认为能流密度s=c^2g在守恒中起着传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从牛顿运动定律出发,论述了刚体绕固定转动轴的转动定律与质点系角动量定理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普通物理教材中普遍存在的逻辑错误。 相似文献
18.
应用动静法证明了质点系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证明过程简单,物理概念明确,拓展了动静法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