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水泥土搅拌桩短桩和塑料排水板联合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是两种类型不同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组合应用,最大限度的克服了上述两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缺点。本文分析了水泥土搅拌桩短桩和塑料排水板联合处理软土地基的机理,并对承载力、桩底平面上的平均附加应力、固结层和未加固层的固结度、地基的沉降量一一进行计算,最后阐明联合处理方案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深层搅拌桩软土地基加固机理的介绍,从膨胀挤密、脱水固结、胶结凝固等深层搅拌桩软土地基加固机理方面和深层搅拌桩适用的范围、水泥标号与掺入比、设计桩长与桩的置换率、搅拌桩的承载力与沉降等设计方面及深层搅拌桩施工机械类型比较、操作程序、外掺剂种类等施工工艺方面,提出既经济又能保证深层搅拌桩施工质量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钉形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效果,通过现场试验介绍了钉形搅拌桩在某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并在一定简化的基础上,推导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和桩端下刺的钉形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广义承台法.结果表明:在工程地质条件、处理面积、桩身质量、填土高度相近的情况下,钉形搅拌桩试验区的水泥用量少于等截面双向搅拌桩试验区,地表沉降小于等截面双向搅拌桩复合地基,说明钉形搅拌桩比等截面双向搅拌桩取得了更好的加固效果和经济效益.计算实例表明,广义承台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4.
软土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分析软土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通过现场载荷试验,对软土单桩和四桩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荷载等级,单桩和四桩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可分为快速沉降和缓慢沉降2个阶段;在快速沉降阶段,沉降量可达到本级荷载下复合地基沉降量的90%左右,而在缓慢沉降阶段,沉降量只占本级荷载下的10%;在不同荷载水平下,单桩沉降量比与时间的关系和四桩复合地基的沉降量比与时间的关系相似;其复合地基沉降量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Hill模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5.
路堤荷载下长板-短桩工法复合地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长板-短桩工法复合地基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将水泥土搅拌桩法与塑排板排水固结法结合起来,用短的搅拌桩加固上部软土地基,用长的塑料排水板插入深层软土地基,填土预压联合处置深厚软土地基,形成新的联合处理工法.在江苏省淮盐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试验段的监测与测试结果表明:长板-短桩工法复合地基对短桩以下软土的加固效果较好,且有利于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在长板-短桩工法处理段落,短桩有一定的向下刺入,桩土应力比较小,桩土变形相对协调.通过改变短桩的桩长和桩间距,可以调整地基的总沉降.  相似文献   

6.
气泡混合轻质土控制软土路堤桥头沉降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验证气泡混合轻质土在控制软土路堤与结构物差异沉降方面的处理效果,对在建的沿海高速公路T6合同选择试验段开展了原位试验研究。分别选择146+957中桥0号台和3号台台背做为试验段,3号台台背直接采用预压-气泡混合轻质土回填处理,0号台台背采用预压-深层搅拌桩处理。在试验段布置了沉降板,跟踪测试处理后的软土路堤沉降随时间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气泡混合轻质土减轻了填土自重,在加载预压完成后填筑气泡混合轻质土,地基土处于超固结状态,路基工后沉降小,能有效防治软土路基桥头跳车。气泡混合轻质土和深层搅拌桩处理的对比表明,前者不仅处理效果好,而且施工方便,施工进度快,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软土路堤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林少丰 《广东科技》2009,(14):139-140
深层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软土,处理效果显著,处理后可很快投入使用.如何有效地控制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成桩质量,确保软基处理的效果是我们在工程实践中探索的一个课题.本文结合某基坑支护工程实例,谈谈深层水泥搅拌桩在地下室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林 《科技信息》2011,(35):I0303-I0303,I0342
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路基,采用深层搅拌法打穿软弱土层、通过变桩距设计形成沉降过渡段,经过超载预压后大大降低了桥台与引道之间的工后沉降差.对于预防桥头跳车有良好的效果。本文以某高速公路段水泥搅拌桩处理桥头软土路基为工程背景,在简要介绍了水泥土搅拌桩的基本理论后,对加固技术和试验检测方法等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深层搅拌法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上问题,通过对新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有关深层搅拌法复合地基处理有关规定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执行规范应注意的问题;同时结合大石桥地区的具体工程实际,进行了不同水泥掺入量、不同龄期以及现场搅拌水泥土的强度试验,并进行了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试验结果得出了深层搅拌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有关技术参数,为本地区地基处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长短桩复合地基在湖区软土地基处理中的适用性,针对湖区某高速公路软土地基采用的长短桩复合地基进行了现场试验测试研究,并与多组短桩、长桩及多桩复合地基的现场静载荷试验和对路基沉降量监测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单桩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约为240kPa,大于设计值的127kPa;路基工后最大沉降量约1.31cm,说明处治效果良好,用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湖区软土地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邓崴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18):271-275
文章依托广州地铁二号线洛溪—南浦区间盾构隧道工程,选取其中处于砂粘复合地层的六个监测断面对其横向沉降进行研究;选择能反映沉降槽偏移的高斯峰值函数拟合实测的沉降数据,得到沉降槽宽度系数、最大沉降量等横向沉降特征的重要参数,并对监测断面的沉降槽对称性进行分析;根据现有的沉降槽宽度系数预测理论,提出了更适合砂粘复合地层沉降槽沉降系数的计算方法,并与拟合值进行了比较; 与软土地层,砂砾土地层的沉降槽宽度系数对比,结论表明在等效洞泾比相近的情况下沉降槽宽度:软土地层>砂粘复合地层>砂砾土地层。  相似文献   

12.
城市热力供水工程逐渐由近地层明挖向深地层暗挖转移,通过对北京市两个典型地质热力隧道的现场原位的监测,分析浅埋暗挖热力隧道在非降水施工过程中对于砂卵石地质和粉质黏土地质条件下的初支结构内力、围岩性状、水文特征的变化及对地层的影响.试验监测结果表明,隧道围岩的土压力分布不同,水压力分布相同,初衬钢筋内力分布不同,砂卵石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初衬受力情况较好,隧道开挖对地表沉降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在开挖城市供热、供水及供气等小断面隧道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塑料排水板在处理海域公路深厚软基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在采用塑料排水板处理海域公路深厚软基的断面埋设试验仪器,对路基打设塑料排水板前后的沉降进行对比,得出塑料排水板处理海域软基初期3月内沉降达1 252 mm,约占设计沉降量50%。同时从地表沉降、孔隙水压力、深层水平位移及分层沉降四个方面的监测数据分析,得出长期内最大超静孔隙水压力分布在20~28 m处,深层水平向及竖向最大位移均在距地表1~7 m内。最后提出塑料排水板处理海域软基的相关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14.
钉形搅拌桩复合地基荷载试验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新型水泥土搅拌桩(钉形搅拌桩),并在现场荷载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桩体本构模型、不同桩数、不同桩土界面处理的钉形搅拌桩复合地基荷载试验的数值模拟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了合理的模拟方法.结果表明:对于可能发生桩身屈服的数值模拟,桩体采用线弹性模型是不合适的;只设一根加载单桩不能反映现场荷载试验的群桩工作状态;对于该工况,采用加接触面、加过渡层和无接触面等不同桩土界面处理的结果差别不大.利用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钉形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和变形特性:钉形搅拌桩桩身荷载主要集中在扩大头部分,且衰减较快,变截面处桩身轴力有较大衰减,扩大头桩侧摩阻力较大,下部桩体侧摩阻力较小;桩身变形集中在扩大头,桩间土变形则集中在变截面以下较短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垃圾填埋场是一种特定类型的地下水污染源,成分复杂与高浓度的有机污染是填埋场渗滤液的典型特征之一.李坑垃圾填埋场是广州市主要的4大生活垃圾填埋场之一,由于采用普通填埋方式、天然土层防渗,因此,研究渗滤液下渗对地下水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择李坑填埋场渗滤液中COD为特征污染物,通过包气带土层的静态吸附、静态降解、动态土柱弥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包气带土层对污染物的吸附过程服从线性规律,降解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弥散过程符合对流—弥散迁移转化模型.进一步建立了污染物迁移数学模型,并通过模型预测渗滤池中渗滤液的COD下渗最大距离约为10 m,渗滤液的下渗将会对地下水产生污染.  相似文献   

16.
工后沉降是软土地区修建高速公路面临的主要问题。依据现场实测典型沉降-时间关系特性,基于Taylor展开原理提出软基沉降预测分析的幂多项式模型;通过相关公式推导获得参数求解方法,并对实测数据点数目的合理取值进行分析。结合广东省某高速公路软基现场监测结果,运用幂多项式模型对实测数据予以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幂多项式模型可充分利用观测样本求解参数,采用较低阶数即可获得较高精度,从而更准确地反映软基工后沉降特征。  相似文献   

17.
大连地铁车站基坑变形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大连地铁车站基坑变形特征以及基坑变形与开挖深度的关系,采用统计分析、数值拟合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基坑实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大连地区基坑墙后地表沉降最大值约为基坑深度的0.154%,基坑围护结构最大侧向位移值约为基坑深度的0.159%;最大地表沉降值与围护结构最大侧向位移值比为0.97,近于相等.研究结果可对后续地铁车站建设的设计提供一定依据,初步经济有效地控制由于车站深基坑变形引起的周围地层的移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高水位红砂岩地层基坑降水开挖引起的变形规律,以兰州东方红广场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对基坑降水开挖过程中桩体水平位移以及坑周地表沉降进行现场监测.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基坑降水开挖过程中的位移进行模拟计算.监测结果表明: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桩体最大水平位移的位置逐渐下移,最终靠近基坑底部,大约在坑底以上1~2 m;地表最大沉降值出现在距离基坑边5~7 m处,大约0.29~0.41倍的基坑开挖深度;桩间水土流失是造成地表沉降过大的主要原因.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得出:地表沉降模拟值与监测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桩体在距地面小于12 m部分其水平位移模拟值与实测值非常接近,大于12 m部分实测值明显大于模拟值.  相似文献   

19.
深水环境中,大型桥梁的群桩基础沉降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其中包括有利的和不利的。通过实测数据分析潮位对桩基础受力的影响,借助数值分析的方法对潮位引起的群桩基础沉降进行定量。采用Duncan-Chang非线性模型与Biot固结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群桩基础有限元模型模拟潮位对群桩基础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潮位有加速桩基土体固结的作用,潮差越大这种作用越明显,沉降也就越小,对群桩基础的受力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20.
以软土地区盾构穿越既有隧道的几种典型工况为背景,借助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分析了既有隧道存在对盾构掘进引起深层位移场的影响规律。由计算结果可知,既有隧道的存在使得盾构掘进引起地面横向沉降影响范围明显增大,但沉降量则减少;从保护既有隧道的正常运营的角度来看,穿越既有隧道的净间距应大于1.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