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融资平台债务结构中,融资平台是名义上的借款主体和偿债主体,地方政府是隐性的或有代偿主体。在融资平台存量债务的展期重构过程中,地方政府是否坐实或落实其或有担保责任将改变融资平台的偿债方式和银行的获偿预期,本文模型刻画了地方政府的隐性代偿预期对银企双方债务展期重构的模式选择及其福利影响。主要结论有:① 当预期展期债务难以获得清偿时,融资平台偏好自偿型债务展期,而银行偏好复合型债务展期(由融资平台和地方政府共同清偿),此时融资平台倾向于撇开地方政府的或有代偿责任,银行则渴望落实地方政府的担保责任。② 当预期展期债务能够获得充分清偿时,融资平台偏好复合型债务展期,而银行偏好自偿型债务展期。在偿债能力的提升途径中,银行更偏好融资平台自偿能力之增强,而非地方政府或有代偿之补充。③ 仅从银企双方的福利改善状况来看,复合型债务展期优于自偿型,但若将银企双方视为决策群体进行审视,它们同有“揩地方政府油水”的强烈动机。④ 尽管债务展期有助于缓释融资平台即期偿债压力,给其恢复偿债能力赢得时间或条件,但其仅能调节有关福利的分配结构,并不能增进全体参与者的总体福利。  相似文献   

2.
为定量分析存款保险机构的监管宽容政策和银行自身的债务清偿结构对存款保险费率的共同影响,在考虑监管宽容的前提下,引入资本展期,依据债务在清偿次序及其风险上的差异,通过构建两个跨期的熊市价差卖权组合得到存款保险的定价模型。运用数值方法分析不同监管宽容水平、宽容期限以及债务清偿结构下的存款保险费率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存款额度的增加和展期期限的延长,存款保险的单位实施成本都呈现出下降趋势;并且在存款保险和展期期限同向变化时,存款保险单位成本的变化趋势将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3.
针对展期贷款产品定价不妥所引致的展期市场趋于萎缩的现状,提出了基准展期贷款利率的定义,进一步基于无套利原理,对基准展期贷款利率的确定方法及其静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应用分析表明:当展期期限与原贷款期限不在同一期限档次时,基准展期贷款利率高于政策规定的标准,这从侧面反映了当前信贷资产的价值被低估。最后,给出政策建议:商业银行应在对历史成本和未来利润预期等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在同一期限档次基准展期利率区间内选定合适的基准展期贷款利率。  相似文献   

4.
在对地方政府与投融资平台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基于政府担保和激励视角构建地方政府与投融资平台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对投融资平台的最优激励力度、投融资平台高管人员付出的最优努力水平以及地方政府获得的预期效用水平与投融资平台项目投资规模、投融资平台高管人员的能力水平以及地方政府从投融资平台项目投资产出中获得的隐性额外收益正相关;与投融资平台项目投资周期和外部经营环境风险负相关。从理论上解释了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资产规模和银行贷款债务不断增加、省级政府投融资平台治理效率优于市县级政府投融资平台、地方政府参与投融资平台公司治理的力度普遍不大、投融资平台高管人员付出的努力水平普遍不高,以及投融资平台公司治理水平普遍较低的原因;以现有省级政府投融资平台为基础,整合市县级政府投融资平台、完善投融资平台高管人员市场选择机制、实施地方政府官员任期内的决策责任终身负责制、强化投融资平台的独立法人人格和市场经济主体地位,以及完善地方政府官员考核评价晋升激励机制是优化地方政府与投融资平台公司委托-代理关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对地方政府与投融资平台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基于政府担保和激励视角构建地方政府与投融资平台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对投融资平台的最优激励力度、投融资平台高管人员付出的最优努力水平以及地方政府获得的预期效用水平与投融资平台项目投资规模、投融资平台高管人员的能力水平以及地方政府从投融资平台项目投资产出中获得的隐性额外收益正相关;与投融资平台项目投资周期和外部经营环境风险负相关。从理论上解释了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资产规模和银行贷款债务不断增加、省级政府投融资平台治理效率优于市县级政府投融资平台、地方政府参与投融资平台公司治理的力度普遍不大、投融资平台高管人员付出的努力水平普遍不高,以及投融资平台公司治理水平普遍较低的原因;以现有省级政府投融资平台为基础,整合市县级政府投融资平台、完善投融资平台高管人员市场选择机制、实施地方政府官员任期内的决策责任终身负责制、强化投融资平台的独立法人人格和市场经济主体地位,以及完善地方政府官员考核评价晋升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地方政府与投融资平台公司委托-代理关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3-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会显著影响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即增加长期有息债务、降低短期有息债务占比.此外,相比于建筑、房地产等高负债行业的企业,低负债行业的企业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投资会显著提高自身债务率;从债务期限来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会增加高负债行业企业的长期有息债务.进一步研究表明,资产流动性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影响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作用渠道.  相似文献   

7.
基于债务展期的担保复合定价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顾海峰 《系统工程》2007,25(6):41-44
针对单期定价的不足, 结合担保实践中债务展期的优势, 把存款保险风险定价思路引入信用担保风险定价, 从准债权与准股权复合设置角度, 提出了类似于优先股模式的债务追索权, 构建了债务展期的担保复合定价模型, 给出了模型的定价方法, 并作了模型的假设适用性实证分析, 深化了信用担保的风险定价理论.  相似文献   

8.
从风险反馈视角,研究跨银行与企业部门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与传染效应.基于债务排序方法构建了银企系统性风险测度模型,并基于2018年中国银企间借贷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节点在银行层的债务等级小于在企业层的债务等级,而企业节点在企业层的债务等级小于在银行层的债务等级;银企信贷系统中存在少数系统重要性银行和企业,其系统性风险贡献度高;随着银行或企业的信贷规模增大,所对应的总债务等级越高,而且总债务等级与信贷规模呈现非线性特征;随着信贷宽松程度变大,银行与企业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呈现下降特征;在不同信贷宽松政策下,由企业所引发的总信贷损失始终大于银行,而且造成的银企信贷系统崩溃的阈值始终小于银行;信贷政策宽松程度对维持银企信贷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积极影响,特别对银行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从流动性风险的角度研究了债务期限结构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由于缩短债务期限结构增加了企业的流动性风险,而流动性风险的增加会遏制企业投资,债务期限结构与企业投资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不是简单的负相关关系。本文还发现,具有增长机会的企业往往倾向于先缩短债务期限结构,当缩短债务期限结构带来的流动性风险成本高于投资带来的收益时,管理者会转而通过降低杠杆促进企业投资。这意味着在缓解企业投资不足方面,债务期限结构与杠杆之间即非替代的关系也非互补的关系,两者的关系存在动态的转移。  相似文献   

10.
债务悬空会使公司陷入财务困境,进而阻滞其开展正常的投融资活动。为此,提出一种以股权和现金进行混合偿付的谈判式债务悬空应对方法,使用常数相对风险厌恶(CRRA)效用函数刻画债权人效用,并利用HJB(Hamilton-Jacobi-Bellman)方程,给出了谈判过程中债权人的最优资产配置。引入资产变现成本,对现有债务再谈判理论中的讨价还价博弈过程进行改进,解决了谈判中的权益分配问题,进一步使用结构化信用衍生产品定价方法,得到了公司资产、债务、股权价值与内生性债务再谈判边界的显式解。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关于波动率的“微笑型”信用价差曲线和关于债务期限的“驼峰型”信用价差曲线。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本文提出的混合偿付式应对方法有望显著降低企业的发债成本,并可有效控制其信用风险和财务杠杆;特别地,企业经营风险越高,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在公路BOT (build-operate-transfer)项目的运营过程中,交通量需求可能偏离预期,动态调整项目收费价格和特许期有助于保证政府、项目公司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以达到项目的预期合理收益为目标,根据前n年已实现收益,构建出项目公司在特许期剩余的(T-n)年内预期收益函数. 在交通量需求曲线发生右移或左移的情况下,为了避免项目公司获取超额收益或无法实现预期收益,讨论了对项目的收费价格和特许期进行单一调整和联动调整的决策分析方法. 最后,结合一个算例进行应用验证,以期为政府和项目公司在公路BOT项目运营过程中调整收费价格和特许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存在拖欠还款概率影响的信贷风险决策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讨论了拖欠还款概率的存在对银行期望收益的影响以及项目成功概率的大小对企业期望收益的影响,阐述了抵押品和配给量在防范信贷风险尤其是道德风险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考虑拖欠还款概率存在的影响下,建立了信贷风险决策模型,给出了相应的信贷风险决策机制.并在该机制的作用下,分析了信贷配给与无需配给的贷款申请条件,得出了在拖欠还款概率影响下企业只能申请有抵质押贷款的重要结论.此外,还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进一步讨论了银行与贷款企业之间的激励问题.通过设计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揭示了拖欠还款概率与项目成功概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求解私人资本投资于创业投资基金的最优投资策略,对公共资本对私人资本的四种补偿机制的激励强度进行了比较.主要结论包括:只有当创业投资基金的期望收益/风险特征不足以吸引足够的私人资本投入时,公共资本对私人资本的补偿才是必然的;承诺对私人资本的亏损进行补偿可以激励更多的私人资本投入,但承诺对私人资本的收益进行补偿则极易产生相反的效果;让私人资本独自承担创业投资基金的亏损和收益会减少其对基金的投入;当预期激励成本相同时,若创业投资基金的预期风险较高(低),则亏损补偿机制的激励强度要高(低)于亏损保底.  相似文献   

14.
以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385次并购投资事件为样本,放松传统资本结构理论中的同质信念假设,首次运用并购前后的累积超额收益来构建意见分歧的替代变量。分析管理者和投资者对于并购投资的未来收益存在意见分歧是否会导致企业采取激进的债务融资方式。结果表明意见分歧程度与公司总负债率正相关,即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的意见分歧会导致企业的激进负债行为。此外,意见分歧越大的公司越倾向于采取短期债务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不足,以及近年来只发行或有可转债一种损失吸收型债券的银行出现的额外风险问题,在借鉴《巴塞尔协议III》和《TLAC原则及清单》建议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含分层损失吸收型债务的新型银行资本结构.首先,对资本结构的基本设定和损失吸收机制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银行资产、各项债务以及原股东股权的定价模型.数值模拟分析表明,一般情况下含有分层损失吸收型债务的银行资本结构,要比含有单一损失吸收型债务的资本结构具有更强的损失吸收能力,并且存在最优的损失吸收型债务结构.对价差进行灵敏度分析表明,只有在波动率极端大水平上发行单一的损失吸收型债务才会有利于银行发行成本的节省,而在通常的波动率率水平下,银行为了节约成本都可以选择发行更短期限的TLAC债券.  相似文献   

16.
引入信用违约互换(CDS)产品和债务协商,建立了非完备信息下企业动态投资模型.采用滤波理论、博弈理论以及动态规划方法解析地得到了企业的股权价值、债务价值以及企业投资阈值和策略性破产阈值,继而探究了CDS对企业金融决策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与无CDS的企业相比, CDS降低了企业破产风险和债券信用风险溢价,提高了公司总价值,缓解了企业债务积压问题.其次,短期流动性冲击、股东谈判能力的增加及债务期限的减少加剧了企业债务积压问题;而企业债务积压程度与长期偿还能力冲击呈倒“U”型关系.最后, CDS减弱了股东谈判能力对企业债务积压问题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7.
控制权转移激励是委托代理激励契约的重要元素,但目前对动态学习机制下委托代理激励契约机制设计还缺乏深入研究.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考虑到风险项目收益风险与职业经理人道德风险之间交互作用,融合控制权转移激励和职业经理人风险规避行为,建立了包含资本和风险规避型职业经理人劳动投入的委托代理激励契约的两阶段优化与学习模型,探究风险投资者的学习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挖掘控制权转移激励、风险规避型职业经理人道德风险行为及项目收益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了风险投资者学习效应下控制权转移激励与项目收益风险正相关关系和规模报酬效应.此外,通过计算实验也发现了在职消费及风险项目战略收益对风险规避型职业经理人劳动效用具有显著的增强效应,而风险项目战略收益仅对风险投资者投资收益具有显著的增强效应.将控制权转移激励、风险规避型职业经理人道德风险及项目收益风险融合到风险投资委托代理契约设计中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同时对风险投资者和职业经理人来说都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与银企间信贷相比,批发银行与零售银行之间的贷款契约存在独特性质.在建立基本激励模型时,针对银行间信贷契约的特点增加了新的约束条件,求解后发现根据贷款期望收益的高低,批发银行需要支付两种高低不同的代理人租金.进而,通过分析批发银行实现盈亏平衡时的贷款利率,研究了信用危机对批发银行的影响:在低租金水平下和融资购贷时,批发银行受信用危机影响较大.通过实例测试验证了上述观点.结果表明,在预期到信用危机时,批发银行应尽量使用自有资金收购高代理人租金的贷款.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银行绿色信贷引入到政府促进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中,通过建立政府与银行之间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两方参与主体的进化稳定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当政府的"审查"成本大于对银行"不实施"绿色信贷的罚款时,政府最终都会选择"不审查";当银行"实施"所获得的收益大于"不实施"所获得的收益时,银行最终都会选择"实施";当银行"不实施"所获得的收益与"实施"所获得的收益之差大于银行"实施"所获得补贴与"不实施"所获得的罚款之差时,银行最终都会选择"不实施".  相似文献   

20.
针对服务外包合作创新项目的契约设计和选择问题,考虑项目持续时间的影响,构建了基准情形、绩效型契约和收益共享型契约三种情形下的博弈模型,求解并对比分析了各情形下的最优服务质量、最优项目持续时间和最优客户收益。在绩效型契约和收益共享型契约下,服务供应商的创新投入成本系数和时间成本系数越高,客户所提供契约中的质量激励系数和收益共享系数越大。当客户和服务供应商订立收益共享型契约时,可实现社会收益最大化。当客户希望通过服务创新获得更高的服务质量时,应选择绩效型契约;而当客户希望合作创新项目尽早完成或通过合作创新获得更大收益时,应选择收益共享型契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